一个人的邮局 村民们待他们像亲人
这是一个旧窑洞,或者说是一间废弃的房屋。不管怎样,你都很难将它与“邮局”关联起来。但是,对于45岁的卢建芳来说,这里是她的工作岗位——井陉县辛庄邮局。 每天早晨6点,卢建芳都会骑着摩托来到这里。她推开挂着牌子的绿木门,里面一个人也没有。她对房间简单进行了打扫,收拾邮包,关上门,开始了她一天的工作。在这里,她没有同事,只有她一个人在忙碌。 这是一个人的邮局。 卢建芳就是这个小邮局唯一的一名工作人员 乡村里唯一的女邮递员 卢建芳在枣林口接到了她的活儿,拿到了从小作送来的报纸、信件。然后,她原路返回。她需要把这些信件送回辛庄邮局,进行分拣后再开始运送。二十分钟后,卢建芳回到了辛庄邮局门口。 卢建芳是这里唯一的工作人员,也是石家庄井陉县邮政局50余名投递员中唯一一名工作在深山区的乡村女投递员。 邮局的办公设备非常简单——两把椅子、两张掉了橱门的桌子、一个分拣台。但它却承担着向周边22个自然村存储运送报纸、信件、包裹的责任。 分拣报纸和信件,卢建芳总是显得充满自信,她很快完成了这份工作,紧了紧邮袋,跨上摩托走了。 清晨的乡村小路上,行人稀少,她的摩托车总是那么显眼,这身影,和她的父亲是那么相像。 同样的活儿,同样的路,父亲卢考明走了30年。 卢考明是辛庄人,十几岁就开始干邮递员的工作,从徒步走山林到骑自行车走石子路,干到了50岁,最终因为风湿提前退休,2011年去世。 让卢建芳心酸的是,父亲一直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摩托车,但始终没能实现。相比之下,她觉得自己“幸运”得多,她的摩托车是单位2000年配的。和摩托一起发到她手里的还有每个月300块钱的油卡。她精打细算,把每天的油费花销控制在十元以内。 |
关键词:邮局,井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