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十八大我们在现场
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了。7天时间里,河北日报十八大北京报道组15名记者走进人民大会堂、参加新闻发布会、深入我省代表讨论现场进行了全方位采访报道,见证了开启崭新征程的庄严时刻。今天,我们撷取本报记者会间点滴感受,将“新闻背后的新闻”呈现给读者们。 开幕恰逢记者节 记者苏励、郭昭、王玉亮: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开幕当天恰逢中国第13个记者节。作为党报记者,带着一份自豪、一份责任,我们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见证了十八大开幕这一庄严时刻。 十八大报告历时1小时40分钟,热烈的掌声38次在我们周围响起。我们用文字认真记下了报告中那些崭新的论述,用镜头记录下我省代表振奋的笑容和自信的表情。在开幕大会结束的一刻,中、英、法、俄等各个语种的十八大报告文本,被到场的各国记者一抢而空…… 在我们眼中,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且终生难忘的记者节。 代表“有备而来” 记者史文通、胡博理:“关于这个问题,我可以给你一份调研材料。”“除了你们说的这个问题,我还想谈谈……”这是记者在河北省代表团采访时经常听到的话。可以明显感觉到,几乎每位代表来参会之前,都结合自身岗位,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思考。有的带来了基层的好做法、好经验,有的提出了值得关注的新情况、新问题。“有备而来”体现了代表们认真履职、一心为民的情怀。 青年代表很“抢手” 记者薛惠娟、吴艳荣:80后青年代表很“抢手”,这是我们采访中的深切感受。 在我省代表团里,有三位80后青年代表,他们是郭娜、赵红和陈丽。他们来自生产和工作一线,很珍惜参加党代会的机会,不仅会上认真学习、讨论,会下还经常交流体会,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捕捉到他们在一起讨论“青年的成长”这一话题,感到十分兴奋,随即进行了采访。可是,这次采访却几次被其他媒体同行的电话打断。 对于牺牲休息时间接受各家媒体的采访,三位青年代表并不介意。他们表示,愿意通过媒体,把党对青年的关注、关心、关爱,以及自己如何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传递给更多青年,引导更多青年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来。 |
关键词:十八大,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