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爷爷辈传下来一盏矿灯
几十年前,写作业、照明都靠它;现如今成了珍宝 家住中基礼域的孙女士家有一盏矿灯,这盏灯是从爷爷辈传下来的,距今约有六七十年了。这盏灯不仅帮煤矿工照亮了脚下的路,也曾为家中照明带来了方便。如今,这盏灯已经退出历史,但出于怀旧情结,该灯仍被完好地收藏着。 昨日(11月15日)上午,孙女士的爱人冯先生拎出了这盏矿灯,灯高约30余厘米,顶端有一钩状把手供人拎着,灯的主体部位上方是一圈瓦楞状的铁皮,下半部分则是透明的玻璃罩,最下方是底座。 孙女士说,在儿时的记忆中,家中就有这盏灯。听父亲说,是从爷爷辈传下来的。当时,老家附近有煤矿,许多人家里都有这种灯。印象中,父母辈的人没有在矿上工作过,那盏矿灯也就一直闲了下来。 “我在上学前,家中点的是洋油灯,也就是人们说的煤油灯,这种灯燃烧时,冒着浓浓的黑烟,经常将周围的墙壁熏得黑黑的,屋里也飘着难闻的气味。有时洋油灯中的油用完了,来不及买油时,父母就会将这盏矿灯拿出来临时照明。我就在这盏灯下写作业,母亲则在这盏灯下纳鞋底。”孙女士说,乡村的夜很黑,不像现在马路平坦,还有路灯。那时,村里的路多是坑坑洼洼的,夜间出行不拿着灯照明就容易摔倒,所以家人只要出门,就用这盏矿灯照路。后来室内照明有了蜡烛,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接上了电灯,这盏灯彻底从家人的日常生活中退出。 如今,这盏灯被她从农村老家拿到了城市,且珍藏起来。孙女士说,这盏灯曾给了全家人光明,给了全家人温暖。虽然这盏灯早已过时,但它能令全家人想起几十年前的情景。一盏灯,几多回忆;一盏灯,温暖生活。
|
关键词:矿灯,珍宝,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