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新闻频道 >> 专栏

王启夫妇赡养“半痴”老人14载

来源: 燕赵都市报 作者: 2013-01-05 11:51:38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相依为命的两个兄长先后病故,“半痴半呆”的王德本剩下孤身一人,生活没了着落。此时,和他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王启,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对这位老人的赡养责任,14年如一日,未曾有过丝毫放弃的想法,只为了让老人安享晚年。“他连个侄男半女都没有,无依无靠,我要赡养他一辈子;他没有劳动能力,自己无法生存,我要照顾他一辈子;他可怜之极,孤苦伶仃,我要孝敬他一辈子。”王启这么说了也这么做了。

  A

  “不是亲人,我要把他当作亲人”

  张家口市怀安县西南20多公里外的头百户镇青峰山麓,坐落着一个小山村———谢家窑村,在村北头一处破旧又显疮痍的院落中,我们见到了王德本和王启一家人。今年已至古稀的王德本老人,看上去精神矍铄,谈到现在的生活,老人溢满了幸福和真情:“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呀,王启两口子待我可好了,亲生儿女莫过如此,我脑子有毛病,不会说,就知道他们是天底下最好的人。”

  原来,出生在怀安县西沙城乡王龙庄村的王德本,在家排行最小,上有两个哥哥,在他六七岁时父亲病故,随母改嫁后到了张家口。数年后,母亲也撒手人寰。户口已迁至谢家窑村并都过着单身生活的大哥王德荣、二哥王德华便把他接到了家里。然而这种平静、单调的三人生活先后被打破。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哥去世后,王德本在二哥照顾下,日子还能过得去。可当时光的年轮定格在1998年3月的时候,他刚过六旬的二哥也溘然离世了。就在王德华弥留之际,他最大的牵挂就是患有痴呆症的弟弟王德本,他颤颤抖抖地握着王德本的手叨叨絮絮地说“我死后,就没有一个亲人管你了,你又不会劳动,可怎么生活下去呀。”时醒时呆的王德本,看着二哥无奈地离开人世,满脸迷惘。

  生于斯、长于斯的王启,祖祖辈辈在谢家窑村掘土而食,筑窑而居。时任村支委的王启对这个只有60多户、常住人口90多人的家乡山村是再熟悉不过了。当王启得知王德本的情况后,直奔王德本家,搀扶起时年56岁的王德本径直走向自己的家中,把他当作长者、父辈赡养起来。

  “老人太可怜了,没一个亲人,没一点生活来源,要是不管他,对于他而言就意味着等死。进了一家门,就是一家人,我的父亲王忠信20年前就过世了,在我心里,早已把老人视为自己的父母来看待了。”王启动情地说。

  “王启这孩子,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朴实、憨厚。他把王德本老汉当亲人赡养,说到根上,是这孩子有颗金子般的善心。”年过七旬的村民谢有富老人如是评价。

  非亲非故,又没有丝毫的连带关系,王启的行为诠释的便是中华民族最传统的美德———善心无界,善举无疆。

  B

  “没有血缘关系,我就把自己当干儿”

  “王启大哥能如愿以偿地把老人接到家里,赡养14年之久,也多亏王大哥娶了个好媳妇,这同我的好姐妹谢树花的倾力支持是分不开的。你们表扬王大哥的时候,可千万甭忘了嫂子谢树花啊。”谢树花的同龄人杨秀珍告诉记者,王启身后有个贤内助。

  是的,在这个海拔千余米的全县的贫困山村,1998年的时候,人们的收入还不过二三百元。王启家是个四口之家,女儿王爱金和儿子王学勇当时正在念小学,妻子谢树花从小又患有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等病,常年服药。就在1997年的时候,王启自己也因胃病还到张家口附属医院住院半月之久,婚后10年来的一点积蓄已花了个精光,在村里属最困难户。

  既然如此,王启为什么还要坚持把王德本老人接到家中赡养呢?

  谈到这些,男子汉王启带着哽咽道:“这些我心里很清楚,也比谁都更明白。我想说的是,人啊,就应该将心比心,我困难不假,但至少能靠双手活下去,可王德本老人呢,两个哥哥去世后,没有给他留下一点积蓄和任何财产,仅剩的一点粮食还不够他生活半年,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个大活人活不下去吧。我是党员,更应该做这件事。”

  在这个其乐融融的家庭中,王德本老人早已是王启和爱人眼中的父辈,孩子眼里的爷爷了。老人住着东屋,王启一家挤在西屋,每到冬季,便给他生着热烘烘的火炉。老人喜欢吃肉,时而也喝点酒,每隔一两周,王启夫妇即使举债也要给老人改善一下生活。老人有头疼的病,头疼类、治痛类的药给他常备着,平时有个感冒不适的,便及时请医诊治。每到晚上,唯恐老人寂寞,王启便陪他一起看他喜欢的电视节目,尽管老人看得不是很懂,一家人也就只图个老人心里乐罢了,哪怕老人看到深夜,哪怕自己干了一天的活很累很想早点睡觉,但一看到老人乐呵不舍的样子,王启也就顺着老人的心,心甘情愿地陪着老人……

  爱,就这样简单地重复着、积淀着。前年深秋,王启去山西办事,说是第二天下午就赶回来,不料堵了车。老人看到“儿子”未归,第三天便穿着棉衣,拄着拐杖,在村头东张西望地等了整整一个晌午,路过的村民谢占斌问老人:“天这么冷不在家里,您在等谁呀?”“等我儿‘三子’(王启的乳名)呀,出门都两天了,还没回来,我不放心呀。”老人焦虑地说。那情景真让人感动。

  此时又有谁能说老人是个痴呆症患者呢?尽管老人不善言辞,但他逢人便津津乐道,“我比谁都有福,爷爷活的都没我大,父亲死得更早,两个哥哥才活了60来岁,我现在是70岁的人了,身体又这么硬朗,再活10年也没问题。”

  C

  “最大的孝顺,就是让老人过好每一天”

  王启在接纳老人的时候,生活上正处在创业的艰辛时期,当时32岁的他血气方刚,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挣钱,他原本也有这个打算,可他不能丢下老人不管。他说:“如果我出去挣钱,一方面老人可能会误解,一方面妻子腿脚又不灵便,照顾不周老人,既然把老人接到了家,就要让他快快活活地活好每一天。”

  王启上有71岁需要照顾的老母亲,下有两个念书的孩子,尽管有孝敬老母亲的这份心思,但在王德本到来之后,因为家里地方太小,老母亲赵秀香便不得不搬到他的兄妹家去居住。岳父谢有余也75岁了,妻子谢树花同样不能把父亲接来,岳父也只好常年居住在妻妹谢桃花家中。双方的老人对他们的善举,既理解又有一些埋怨;既同情又有些许责备;既感叹又有满怀的无奈。

  一头是养育自己的母亲,一头是自愿认领的“父亲”,王启这样告诉记者:“对于母亲来说,我少管些,可以,因为还有兄妹们管着;对于王德本老人而言,我不管,不行,因为他再也没有人管了。”所以他心甘情愿地把“孝”的天平倾向了后者。妻子这样回忆,在2008年的冬天,老人那年的身体不太好,王启就形影不离地陪着他,什么也顾不上了。家里一间窑里的水管冻实了也不知道,直到第二年夏天水管爆裂窑洞被冲塌,祖宗留下来的那点家什被掩埋才知道。

  说起这件事,王启也深感惭愧,然而最让他难以忘怀的是去年的6月,儿子王学勇高考580分,仅差1分就达到一本的分数线,他很想再复读一年,争取来年考上一本。可当时为了给王德本老人看病和补充营养,他已欠下两万多元的外债,实在无力承担儿子的复读费了,心一横就让儿子上了二本的山东交通学院。由于持续的经济拮据,王启学会了打针、输液,给妻子打针,为老人输液,目的就是为了节省几个出诊费。在大学校园的儿子现在也不得不申请助学贷款。家里人好几年没添过一件新衣服了,爱抽烟的王启也有几年未尝过卷烟的味道了,二三元钱一斤的老烟根便成了他天天的嗜好……

  “这样做,你有过后悔吗?”看着王启艰难度日,记者不禁问他。

  “后悔这个词我倒没有想过,要说心中有愧是真的,可甘蔗没有两头甜啊,这一生我注定要照顾王德本老人一辈子,不离不弃。”王启淡定地说。

 

关键词:赡养,半痴,老人

责任编辑:赵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