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南皮影戏三起三落后寻求复兴
记者近日在河北省肥乡县东马寨村见到37岁的张迎风时,他正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他家的一间屋子里练习皮影,在板胡、二胡、鼓、锣等的伴奏下,张迎风舞动着手中的皮影,扯开嗓子唱着,时而高亢、时而婉转…… “我19岁开始学习皮影,天冷时为了能暖和一些曾在地窖里练习,能一直热衷到现在,主要是精神力量在支撑。”张迎风说:“周边人对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皮影不值钱’,都叫我出去打工,但我就是放不下皮影。” 记者在现场看到,与皮影练习热火朝天的氛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场地简陋、道具落后、人员老化。张迎风说,我们这十五个人给自己的皮影剧团起名“复兴皮影团”,张迎风是团长,意在把冀南皮影复兴起来。这个剧团的生存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皮影的现状。 皮影戏被誉为中国影视艺术的鼻祖。它起源于西汉时期的陕西地区,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一带,至清代河北最盛。冀南皮影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肥乡县是冀南皮影的发祥地,肥乡皮影是冀南皮影的代表。而肥乡皮影主要就在东马寨村,这个村皮影戏已有上百年历史,有着三落三起的经历。 据介绍,其第一代传人是清末民初定居这个村的一位河南人,此人满腹经纶,先后收本村多人为徒传授皮影戏,成立了皮影戏班子。经过十几年勤学苦练,这个皮影戏班子在当地赫赫有名。正当皮影戏走红时,日本侵华,影人乐器被抢劫一空,影戏中断。 新中国成立后,各种民间艺术空前活跃,一些皮影老艺人恢复起戏班子,皮影戏重新开始上演,培养了新人,皮影戏队伍逐渐强大起来,常到全国各地巡演。每到农历春节,都在本村给乡亲们演出一个月左右,深受乡亲们的喜爱。这个阶段可以说是皮影戏的鼎盛时期。但“文革”中,皮影戏又一次中断。 改革开放后,乡亲们吃饱了肚子,开始着手恢复皮影戏。村里买了两头牛,把牛肉卖掉,把牛皮刻成了影人,一位民间艺人对原来的影稿整理提高加大尺寸,再次刻箱。皮影戏又一次红火起来。 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视的普及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以及一批老艺人相继去世,皮影戏再一次衰落。 张迎风说,正因为我们有这段历史,为了把这一传统民间艺术发扬光大,我们成立了复兴皮影团,大家有的出钱,有的出物,修好了过去的旧道具,经常利用农闲时节集中排练,并设计制作了一个拆装方便、可流动演出的木制戏台,走村串户,在红白事和庙会上为乡亲演出。 肥乡皮影戏剧目丰富,演唱没有文本,没有演出角本,唱词及对白只是靠前辈艺人口传心授,剧本都装在演员的心里,对白以地方口语和乡俗俚语为主,幽默风趣,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剧目以《西游记》《封神榜》《三国演义》《包公案》《隋唐演义》《杨家将》等为主,演出时以板胡、二胡、闷笛、三弦、唢呐、笙等乐器伴奏,武场另配有鼓、锣、镲、号、梆子等。 据介绍,复兴皮影团除在当地演出外,还经常到河北的中南部及山东、山西、河南等地演出。他们雕刻的皮影人作为河北南部皮影艺术的代表作多次在国外展出,备受推崇。 81岁的老人张俊才是复兴皮影团的成员之一。“过去演皮影是为了糊口,现在是为了精神追求,否则剧团早散了。”张俊才说,让人担忧的是,剧团缺乏资金支持,剧团里年轻人太少了。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全国近万名皮影艺人中,中青年艺人寥寥无几,皮影戏面临失传的危机。要解决皮影戏传承的问题,首先要解决人才缺乏、资金短缺、社会重视度不够的问题。 复兴皮影团所在乡的乡长李继彬表示,复兴皮影团在传承民间艺术的同时,给村民送去了欢乐,并弘扬了社会正气。相关部门将进一步为他们争取一些支持,给他们安排排练场地,配备演出车、设备等。 |
关键词:皮影戏,冀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