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新闻频道 >> 专栏

一村民自掏400万为乡亲建美丽乡村

来源: 燕赵都市报 作者: 2013-05-30 09:49:16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从4月起,宁晋县贾家口乡尧台村街道上就是一片繁忙的景象,村中8条街道进行集中改造,所需资金全部由村民刘士彦个人出资,除此之外,刘士彦还将对村里街道两侧绿化、污水排放设施按城市标准进行改造,并出资打井解决村中的吃水问题,总投资400多万元。

  义举:个人出资改变村里环境

  5月22日,记者来到尧台村,入村处的公路已经铺上了水泥路面,有工程人员正在往路面上洒水,防止路面因为过速凝聚而干裂。再往里走,还有一段路正在铺设路基,道路两边有村民在清理门口施工留下的土堆。“这条路十来年前铺过水泥路面,但是这么长时间没人护理,路面坑坑洼洼,尤其下雨、下雪,路面积水根本不能走。”正在路边清理路面浮土的村民告诉记者,这次修路都是村民刘士彦个人出资。

  在修路现场,记者见到了刘士彦,他正在检查路面修建的进度和用料情况。“我们这条路厚度18厘米、宽6米,用的全是商品混凝土标号C30(修建路面的最高标准),我们要做就做好。”刘士彦告诉记者,这次修路包括村中南北两条,东西六条,共计8条路,总长2.2公里。记者了解到,尧台村总计6000多人口,从解放初期就分为三个大队,如今的尧台村依然沿袭过去的制度分为三个村,现在修路的是尧台三村。

  按照刘士彦的计划,不但要修路,还要为村里修建污水排放管道、水管,以及对路两边进行绿化。“这里将来要铺上彩砖,留下一平方米的树坑,道路两边都要绿化,完全按照城市的标准改造。”刘士彦说,为了解决村里的根本问题,在修路的同时修建了排水管道,用的是直径一米的管道,即使到汛期,也能满足排水的需要。

  感恩:要造福乡亲

  谈到修路的初衷,刘士彦告诉记者,作为村民经常在村里出入,原来村里还有一条水泥路,但是年久失修,村里人出行都是问题,而他经营着一家驾校,这些年也有一些收入。“我15岁就出外当瓦工,后来挖海河,之后做运输行业。”刘士彦介绍,自己的事业和汽车分不开,而创业的最初也是在村里,1987年开了宁晋县第一家驾校,他的成功离不开乡亲们的支持,现在自己有了能力,要回报当初帮助过他的乡亲们。“我们村有人钱比他多,但是别人没干的,他干了。”村民贾风虎道出了许多村民的心声。对于刘士彦为村民修路的义举,很多村民都异口同声表示了感谢。不但要修路,刘士彦还出资为村里打了深水井,解决村民的吃水问题,现在打井工程基本完工,因为马上面临麦收,修路分为两期。“一期工程快完了,雨季来临隧道施工肯定受影响,另外马上就过麦收了,二期工程过了麦收再开工,整个工程完工得到年底了。”刘士彦说,包括修路、上下水改造、打井和绿化,预计投资400多万元。“如果按低标准修,肯定花不了这么多钱,但是要做就做好,现在修路的标准是最高的。”

  传承:把感恩传下去

  刘沼朋是刘士彦的二儿子,同时也是宁晋华燕驾校的副校长,几乎每隔一段时间,他就要跟父亲到村里看看修路的进程。“我们家里人对这个事是完全赞同的,因为父亲经常跟我们说,从村里长大,就不能忘了村里的乡亲。”刘沼朋告诉记者,早在多年前父亲就经常帮扶村里人,只要是乡亲们有事找到门上,能办到的肯定不会推辞,所以此次一下拿出400多万元改善村里的环境,对于他来说并不意外。

  刘沼朋表示,父亲是一个个人主义非常强的人,只要是他认定的事,别人都改变不了。现在自己能做的是替父亲跑跑腿,把修路的工程落实到位,更重要的是把父亲不忘本的理念传承下去。

  尧台三村党支部书记张建锁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刘士彦还对村里的孤寡老人和老党员以及一些苦难户出钱买东西进行慰问,对于他修路的善举,村里准备立碑,让子孙后代学习。

  图:刘士彦(右二)和儿子(左二)查看修路工程进度。

关键词:美丽乡村,感恩,帮扶

责任编辑:邢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