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楼:将农技服务事业进行到底
说起广宗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王福楼的名字如雷贯耳。他创办的合作社覆盖广宗县八个乡镇、一百多个行政村,入社的农民近3万人,被省农业厅认定为“省级示范合作社”。 在合作社的组织下,近5万亩沙碱地被改造成绿色蔬菜大棚基地,全县30万亩棉田,近三分之二因获得技术指导每亩平均增产千元以上。 诚信经营赚来第一桶金 1996年,王福楼从县物资局下海做起农资经销。开张伊始,他的沙龙农资供应站经营策略就独树一帜:别人千方百计找便宜货,弄回来卖高价,他却访农家、找专家,把全国各地农业生产资料的品牌、质量、价格等弄得一清二楚,每次进货都留出样本,请工商、质监、农业等部门检验无误后才上架销售。这样做,成本自然居高不下,销量又小,他卖得越多,赔得越多。最艰难的日子里,这个冀南汉子卖掉了自家的房子硬是坚持着。 一年下来,买了他的化肥、农药的人们发现,自己的庄稼长势喜人,沙龙农资供应站名声大振。一传十、十传百,口碑给王福楼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流。适当提高价格后,他的店终于有了利润,加上营业额直线上升,可以向厂家批量订货,成本又降了一大截,生意开始日益红火。尝到了诚信经营甜头的王福楼,坚定了开拓农业技术服务事业的信心。 2002年,沙龙农资供应站变更登记为沙龙农业技术服务合作社,王福楼聘请高级农艺师做技术指导,又招聘多名大学生组成棉花种植专业服务队,为棉农提供技术服务。他们开办的棉花技术培训班培养出了大批农业技术人员,“接受了技术指导的棉田,每亩增产75公斤以上。”王福楼粗略计算,每年为棉农增收超过1亿元。 把农民组织起来大家挣钱 几年前的一个深秋,棉花采摘已近尾声,采购商却踪影不见,好容易请来的一家棉纺厂采购员在棉田转了一圈后说:“你们的棉花质量高低不一,只能按最低等级计价!”王福楼十分难过,但他深知症结所在,多年来,广宗县棉花种植户分散,每家种植规模小,管理水平不同,棉花质量不均,卖不上价。 2008年10月,中央下发文件,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王福楼立即从中看到了规模种植的希望,他奔走于几十个村庄,同村干部和农民反复磋商,决定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
|
关键词:农技服务,王福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