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全景河北>>社会法制

张家口一景观河道河深水急 十余村庄出行更难了

http://www.hebei.com.cn 2013-09-11 09:11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近日,张家口市重点工程洋河综合治理工程经过近5年的建设,宣布主体工程完工,为张家口增添了一道靓丽的城市景观。但是,这道景观却给河道两岸的西前所村等十几个村庄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因为25公里长的河道竟然没有修桥,村民出行要绕行20公里走明湖大桥或绕行30公里走洋河大桥。无奈的村民为了节省时间,只能从河底的施工道路涉险通过。

  燕赵都市报9月5日报道了此事,受到村民及有关部门的强烈关注,9月9日,记者再次赶到洋河治理工程现场,此时河水更深,但村民依然从河底通过,不时有车辆抛锚被困,情况更加危险。针对此事,张家口市水务部门表示,已经向张家口市政府上报情况,申请在此段河道新建3座桥梁,但目前还没有得到张家口市政府的批复。

  现场/

  河深水急,过河更加危险

  9月9日,记者再次来到洋河综合治理工程现场,从明湖桥到洋河大桥,采访车里程表显示为25公里。西前所村位于明湖桥和洋河大桥之间,记者注意到,从明湖桥到西前所村的距离为9.5公里,西前所村到洋河大桥的距离为15.5公里。也就是说,西前所村村民去河对面的农田,绕行明湖桥需要多走19公里,绕行洋河大桥需要多走31公里。对于村民来说,这已经算是长途跋涉了,无怪乎村民冒险也要涉水过河。

  10时30分,记者再次找到了村民过河的河底临时道路。几天前的河底施工道路已经被堵上,在该路几米远的地方,又开辟出一条新的河底道路,这时的河水明显比前几天要深许多,水流也更加湍急,此时仍然有很多车辆冒险涉水过河。河道水深坡陡,在记者采访的一个小时之内,就有数辆车抛锚被困,记者也加入了帮助老乡推车上坡的行列,有的车辆来回要冲刺数回,才能冲过河道南岸较陡的大坡,有的车辆在尝试几次失败后,只能掉头折返选择绕行。而那些骑摩托车的村民更是凶险,河水几乎漫过了整个车轮,村民们抬起双腿,紧握车把,哗哗地从水中冲过来,不禁让人捏了一把汗。

  影响/

  十几个村庄几乎成了孤岛

  一位路过的村民告诉记者,他是塔村的村民,这里没有桥影响的不只是河边的几个村子,往南边的塔村、窑子头村、辛窑子村等十几个村子的村民出行全都受到了影响。

  据村民介绍,河南边的这些村庄属于宣化县,地理位置偏远,距离县城几十公里并且交通不便,平时村民赶集或者出门都是从西前所村边过河到对岸的沙岭子镇,再从沙岭子镇去张家口市,沙岭子镇距离张家口市区10公里左右,并且紧挨张宣公路,交通非常方便。“现在治理了洋河,加深了河底,加高了河堤,有的车辆根本无法出行,甚至有发生翻车的危险,如果绕行成本太高,村民也就买几十元钱的东西,或者卖点地里种的蔬菜、西瓜,赚不了几个钱,绕行还不够功夫钱和油钱呢!现在只好把自家种的菜自己吃了,吃不了的送人,送不完的扔了,没有办法!”村民说。

  记者了解到,虽然以前村民从河里走的是土路,也不是正规道路,但多年以来这条不正规的道路已经实际上成了村民出行的主要通道,并且河南边十几个村子的村民都要通过这里出去。如今,这条路不通了,十几个村子村民的出行、村庄发展都受到了影响,“我们这十几个村现在几乎相当于孤岛,村庄的发展没有出路,距离城镇化越来越远,长期下去,我们的村子必将出现衰败。”采访中,一位村民直言不讳。

  回应/

  此段河道有望新建3座桥

  9月9日,张家口市水务局工作人员表示,村民的实际困难他们早就了解,但修桥需要投入巨资,不是说修就能修的,本报对此事报道后,引起了张家口市有关部门的重视,相关部门相继召开了几次协调会研究修桥的事。目前,根据村民的呼吁及本报报道的实际情况,张家口市水务部门已经向张家口市政府上报了情况,建议在明湖到洋河之间这25公里河道范围内新建3座大桥,方便洋河两岸村民的生产生活,但报告目前还没有得到张家口市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复。

  特写

  再不修桥,馒头张就要改行了

  张师傅今年30多岁,是洋河北岸沙岭村人,经营馒头坊已经多年。以前,他每天蒸好馒头,装上三轮摩托车,从家里出发,几分钟就可以通过洋河到达河南岸的西前所村,然后开始向南沿村售卖,差不多中午时分就能卖完,挣上100多元钱,然后从原路回家。几年下来,河南岸的几个村已经成了他家馒头的主要销路。

  9月9日10时多,张师傅又像往常一样出发,来到洋河边时一看蒙了,头一天走的路被土挡住了,虽然旁边开了一条新路直通河底,但河底的水明显深了、急了,过河难度大增。查看地形后,张师傅驾着三轮摩托车冲进了河里,但是在上河南岸的陡坡时车辆抛锚熄火,他赶紧跳下车用石头挡住车轮,以防溜车,随后他又发动了几次车子,但始终无法爬上坡。记者听到三轮摩托车的轰鸣声赶紧跑了过去,试图帮助张师傅把车推上来,但试了几次之后,始终没能成功。

  20分钟后,张师傅将车退到河里,试图从河中心加速再往坡上冲,谁知等他退到河里之后,由于河水太深,几乎漫过车轮,导致摩托车熄火无法发动,张师傅只好跳进河水中,来回推车,利用惯性发动摩托车,经过数次努力,车子终于重新发动起来。张师傅调整车头,准备再次冲坡,但此时一辆面包车在泥泞的坡道中间也抛锚了。看到这种情况,张师傅从河底跑上去,和旁边的一位好心司机帮着面包车推车,面包车终于爬上了陡坡。

  随后,张师傅又开始了自己的冲坡,但是,由于坡道实在太陡,并且雨后泥泞,试了几次还是没有成功,时间一点点过去,已经过了11时。在折腾了多次之后,无奈的张师傅决定放弃,“再过不去馒头都凉了,中午以后没法卖了,只好多走20公里绕行吧”,张师傅苦笑着说,这条路要是还不修桥,每天过去一趟就要多走19公里,来回就是38公里,每天增加时间成本和油费成本最少也得50元,实在承担不起,以后河对岸卖馒头的生意是没法做了,他只好改行了。张师傅返回河北岸,向记者挥了挥手,不知道他是在向记者告别,还是在向这条难走的过河路告别。(记者张岩文/图)

关键词:景观河道,河深,水急,出行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杨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