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频道 >> 头条新闻

治理污染 河北6000万吨钢铁产能怎样压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 2013-09-18 09:37:34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6000万吨!

  今年以来,关于我省压减钢铁产能的这一目标,早就作为坊间“传言”被人知晓。在业界,不管是钢企高管,还是行业协会负责人,都曾质疑这一数字的真实性,很多人认为这是个“难以完成的任务”。“5年削减6000万吨”,意味着我省要在不增加1吨钢铁产量的前提下,砍掉至少20%的产能。

  而今,《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出台,让“靴子”终于落地,对于心怀侥幸的落后产能企业来说,不亚于一颗重磅炸弹。

  “拒绝一切理由!”来自省领导的表态,让河北钢铁业的“瘦身”计划没有丝毫退让的余地。因为,这已经不单单是压产能调结构的问题,更关乎我们每个人头顶上的那方天空是否蔚蓝。

  污染大户:全省26.6%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出自钢铁

  “世界钢铁看中国,中国钢铁看河北。我省粗钢产量已连续12年保持全国之首了。”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我省粗钢产量1.8亿吨,产能、产量都已超过全国总量的1/4。

  庞大的钢铁战队,不仅需要大量的能耗支撑,也是名副其实的耗能和排污大户。相关数据显示,我省钢铁产业每年综合能耗接近1亿吨标准煤,电耗超过900亿千瓦时,均占全省能耗总量的1/3。目前全省二氧化硫的排放量,26.6%出自钢铁产业。烟粉尘排放量中,来自钢铁的占比更是高达四成。

  然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并没有换来产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由于产能过剩,产品附加值不高,我省钢企经济效益每况愈下。“上半年,全国重点钢企的平均吨钢利润最低时只有0.43元,两吨加起来赚的钱也不够买一支冰棍。”业内人士表示,河北钢企效益虽然好些,但也已连续多年成为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最低的行业。

  数据显示,全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7000多亿元的资产,消耗掉全省近1/3的能源总量和大量的其他资源,去年却只创造了9.1%的GDP和5.36%的财政收入。两相对比,值与不值,一目了然。

  河北钢铁产业产能,已经到了不压不可、慢压不行的时候了。

  毋庸置疑,压减产能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即便在当下惨淡的市场形势下,我省钢铁业也鲜有停产案例。对于企业来说,减产意味着为竞争对手让出空间,银行贷款也要告停,甚至追要前期贷款。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减产意味着税收减少,下岗人员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我省环保利剑出鞘,明确‘压钢’目标,可见政府的决心之大。”业内人士分析。

  减量调整:严格淘汰落后产能,严控新增产能

  “压钢的任务虽然艰巨,但从经济规律角度看,有市场倒逼;从科学发展角度看,有资源、环境的强力约束,因此,现在应该是调整的最好时机。”专家表示,只要我省思路对头、措施得力、工作到位,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目的。

  记者从省有关部门获悉,尽管《河北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还未获批,但其中提及的“通过强制淘汰、优化布局、联合重组和置换调整等方式,压减钢铁产能”的一些设想,已经取得各相关部门的共识。

  “压减产能,首先要向落后产能开刀。”我省将严格淘汰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全部落后炼钢能力,同时,对那些受水资源、环境容量及物流运输等支撑条件制约,不适宜继续生产的区域,适当提高淘汰标准。据了解,钢铁产能压减指标将分解到各市。

  “压减产能的同时,我省将进一步推动整个行业工艺技术装备的升级换代。”有关专家认为,我省钢铁工业主体装备的总体水平应当瞄准“国内先进”,特大型企业集团应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此外,通过重组搬迁,也将压减部分产能。

  未来几年,河北钢铁行业将迎来大刀阔斧的联合重组,有冶炼能力的钢铁企业个数将减少到目前的60%左右。联合重组后,我省重点钢铁企业集团的平均产能将达到1000万吨以上。

  伴随着企业的联合重组,钢铁产业的生产力布局也将悄然生变。按照规划,我省沿海临港和有资源优势的地区,钢铁产能比重将由目前的40%提高到70%。同时,对用钢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适度保留部分钢铁产能,鼓励钢材深加工能力向消费集中地集聚。

  要淘汰落后,更要控制新增产能。我省将严把项目准入关,坚决做到非超量置换项目和重大生产力布局项目原则上不再审批、核准、备案,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对违规项目,将加强监管和处置,切实做到无合法审批手续,建设部门不发放开工许可证,国土资源部门不提供土地,商务部门不办理技术设备进口许可证,环保部门不办理环评手续,水务、电力单位不予供水、供电,金融单位不提供融资支持。对违规擅自建设的项目,将坚决依法依规进行处置,切实解决目前存在的“光说不让干,干了没法办”的问题。

  图变谋新: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条,拓展发展新空间

  有堵还要有疏。大刀阔斧地“压钢”,将会催生众多的“瘦身”钢企,这些钢企的出路在哪里?

  河北钢铁集团经营策略的转向,值得“瘦身”钢企借鉴。近年来,该集团图变谋新,依托钢铁主业核心业务优势延伸产业链条,加速向非钢产业转移。

  这是另一个版本的“钢厂搬迁”。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河北钢铁集团唐钢公司每年有5000多名职工,逐步离开总部厂区。目前,唐钢转移到非钢产业的人员已达1.6万人。该公司总经理王兰玉介绍,2015年之前唐钢将有2.2万人告别钢铁主业,3年后,唐钢的非钢收入将超过钢铁主业。

  按照规划,我省将推动钢企瞄准全部产业链,上游抓原燃料基地建设,增强资源保障能力,下游抓产业链条延伸,通过发展钢材深加工产业、钢铁配套产业和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不断拓展发展领域。我省还将支持大型钢铁企业构建投融资平台,增强资本运营能力,鼓励钢铁企业参与港口、铁路、海运等产业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采访中,一些钢铁企业负责人建议,有关部门能否对“退市”钢企在职工安置及再就业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同时制定企业损失资产及债务处理的补偿办法。对于向其他行业转型的钢企,能够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及税收优惠,提高企业转型的积极性。

  对于这样的期盼,相关部门已有考虑。

  为促进既有钢铁产能退出,我省将根据需要制定相关配套措施,比如,根据企业实际压减的产能规模给予适当奖励,多退早退多奖、少退迟退少奖,鼓励企业在规定的淘汰期限前多淘汰、早淘汰。再比如,对新建项目没有既有产能压减指标的,将探索建立产能淘汰指标交易机制等等。“要让钢铁产能的压减,换来更多的蓝天白云。”对于压减后保留的钢铁产能,我省将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推进钢铁企业清洁生产,构建钢铁与电力、石化、建材等行业的循环经济产业网络,使全省钢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达到或优于全国重点钢铁企业平均水平,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双达标。

  严格准入,控住新增的;加强监管,逼退落后的;政策激励,扶持转型的;补贴奖励,帮助退出的……我省压减钢铁产能的攻坚战正在展开。

关键词:钢铁,产能,大气污染,治理,河北

责任编辑:王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