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频道 >> 渤海潮评

消除突破制度约束的特权现象

来源: 燕赵都市报 作者: 2013-10-15 10:33:46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公共权力沦落为某些领导干部的身份象征。

  一些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级别不高,排场不小,非得处处特立独行,才觉得有“面子”、显“身份”。有的交通通行特权化,挂特殊号牌、用特别通行证、免交道路通行费,以彰显身份特殊。有的在辖区消费不付款,如参观景点不买门票、不付讲解费等,觉得付钱就掉了架子、跌了份子、失了面子,没有了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有的讲究级别排场、强调接待规格,非常在意主席台甚至餐桌的位置、接待方的身份是否对等,皮包要人代提、车门要人代开、茶水要人代续、电梯要人代按,领导之“架”端得很足,领导之“谱”摆得很大,唯恐别人不知他的级别、地位和权势,特权思想作祟到极致。

  职务消费演变为某些领导干部的职务享受。国家公职人员在履行职务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不可避免的消费开支,如公务用车、接待、出差、会务、办公等费用,这既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工作必需的。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职务消费出现了过度现象,逐渐演变为某些领导干部的职务享受,“三公”消费已成为群众最为诟病的干部特权之一。一是公车违规配备、超标及私用现象严重。根据中央规定,正部级以上干部一人配一辆专车,副部级干部保证工作用车,不配专车。但目前的状况是,专车“遍地开花”,不仅厅级干部、处级干部,甚至县直部门和乡镇的科级干部都有专车。而且屡屡爆出“贫困县县委书记配百万豪车”、公车扫墓、公车送学甚至公车“跨国执法”的新闻,乡镇党委书记配20多万的专车司空见惯。二是公务接待奢侈浪费屡禁不止。当前,公务接待的标准既不是党委政府规定的,也不是财政规定的,而是宾馆、酒店规定的“多少钱一客”。进高档酒店、品高档菜肴、享高档烟酒,一顿饭轻松吃掉几千甚至几万、几十万。同时,公款吃喝随意性极大,只要有上级单位的人员参加,就可以算是公务接待,甚至领导的私人宴请也可以算作公务接待。在中央提出“八项规定”要求厉行勤俭节约的情况下,个别领导干部仍然顶风违纪。

  公共权力蜕变为某些领导干部的圈利工具。共产党人的一切权力都来自于人民,应该用来为人民服务,但某些领导干部却把手中的公共权力演绎为圈利工具。一是利用职权封妻荫子。思想上充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封建观念,把政府机关视为个人的“自留地”,不择手段安排子女就业、晋升,限定报考条件的“萝卜招聘”、领导子女交换进入对方部门的“互助招聘”、官二代的“火箭晋升”等“拼爹成果”屡见报端。二是利用职权为子女经商谋利。如深圳市原副市长王炬,滥用职权为其女儿、女婿经营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温莎广场”办理地价减免手续,少交土地出让金1.2亿多元。三是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取经济利益。如某些地区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向领导干部定向销售位置、配套俱佳的商品房,一套房就可轻松获利数十万元甚至数百万元。正如《人民日报》评论所说:“辛辛苦苦几十年,不如单位一套房。”(摘编自《学习时报》作者葛平)

关键词:特权,职务消费,职务享受,领导干部

责任编辑:杨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