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泞山路上 一位乡村医生艰难前行
时间:10月14日14时-18时 地点:赞皇县许亭乡军营村 天气:小雨转中雨 人物:乡村医生张立锋 图为张立锋走在崎岖的山路上。 阴雨天气,山上笼罩着一层浓浓的雾气。在狭长的山脊上,一个背着药箱的人正在泥泞的山路上蹒跚而行。他叫张立锋,是附近两个山村中唯一的一位乡村医生。每天,他都会翻山越岭,去看望自己的病人,寒来暑往,不觉已过去了13年。 今年35岁的张立锋,是赞皇县许亭乡军营村人,这个村子位于群山包围之中,村容村貌近乎原始状态。记者在这里看到,卫生所并不大,只有几间平房,里面干干净净。张立锋告诉记者,若没有人来看病,这里只有他一个人。 说话间,一位中年妇女走进了卫生所,她说这几天她一直都感觉不大舒服,今天发起了高烧。“大姐,既然不舒服怎么还自己过来了,打电话我去家里就行了。”得知妇女的情况后,张立锋赶紧将她带到了诊疗室。“没事,住的也不远,哪好意思老麻烦你啊。”言语中,两人似乎非常熟悉。 经过诊断,张立锋判断妇女是感冒引起了发烧,并开出了药方,又仔细嘱咐了几句后,才将她送出了门。他告诉记者,这位妇女平时身体不好,每次赶上季节变换就会生病,已经是老病号了,“村里一共就这么些人,几乎每个人的情况我都摸清了。” 妇女刚走不久,一位抱着小孩的年轻妈妈风风火火地跑了进来:“张大夫,你赶紧给看看吧,孩子都哭一天了!”“没事,孩子发烧了,打一针就行了。”看完体温计后,张立锋做出了判断。可是孩子还小,一听说要打针,哭得更厉害了。“宝宝乖,听话,叔叔这有糖吃。”似乎是早就习惯了这样的场面,张立锋“变”了一块糖出来。看到孩子安静了下来,这位妈妈很是欣慰,她说:“别看张大夫年轻,为人可好了,村里的人这些年都是他一手照顾,平时谁有个不舒服,可全都得指着他!” 黄昏时分,张立锋背起药箱走出卫生所,每天这个时候,他都会去看望一位病人。那是一位因脑出血多年来一直瘫痪在床的老人,由于家里没人,平时只有老伴看护,生活非常艰难,只要一有空,张立锋就会前去帮忙。“老爷子累了一辈子,落下了这个毛病,我能帮点是点吧。”此时雨越来越急,泥泞的山路崎岖难行,稍不注意就是一个趔趄。 一处破旧的农家院,一位老人正躺在屋里的床上,看到张立锋进来,他浑浊的双眼中似乎有了一丝精神。一旁的老伴赶紧迎了上来:“哎呀,这下雨天你咋还过来了!”“没事,天冷,我来给老爷子量量血压。”说着,张立锋拿出了血压计。一番检查过后,张立锋并没有离开,而是又掀开被子开始帮助老人翻身子,动作格外细致。“老人天天离不开床,不经常活动会得褥疮,老太太翻不动,所以每次过来我就顺手干了。” “要不是张大夫,老伴可撑不到现在。不管刮风下雨,张大夫从来都是随叫随到,他就是我们家的恩人啊!”递上两杯热水,老太太哽咽着对记者说道。 天黑了,张立锋回到了卫生所,他脱下雨衣,擦了擦脸,讲起了自己的故事。他的父亲以前就是这个村里的医生,干了30年,由于没有医师资格,所以像他父亲这样的人以前被称为赤脚医生。张立锋最初的医术就是从父亲那里学来的。1998年,初中毕业的张立锋到石家庄一所医科学校学习,毕业后就四处闯荡,虽然也小有成就,但是他心里却一直惦记着家乡。2000年,年迈的父亲因为身体原因逐渐干不动了,问张立锋愿不愿意继承他的事业,那时张立锋正在县医院工作,经过考虑,他毅然回到了家乡,子承父业,代替父亲成为了附近唯一的一位医生。 “山里的条件不比城里,作为村医,担子重啊!”回忆起这些年的经历,张立锋百感交集。由于只有他一个人,所以乡亲们有病只能找他。有时深夜他已经睡下了,可是一个电话,他就得爬起来往病人家里赶,要是病人家里远,他还得摸黑翻山越岭。不久前,他就在深夜走了十几里山路为一位病人看病,那晚,他一刻都没有合眼,回来的时候,迷迷糊糊的还差点掉进山沟。 35岁的年龄不算大,张立锋能在这里坚守多久呢?问起张立锋今后的打算,他说:“山里条件不好,很多人不愿意来这儿当村医,但我的根儿就在这里,无论如何也不能眼看着乡亲们受罪啊。而且我父亲在这里当了一辈子的医生,我觉得我有义务担起这个责任!”
采访手记 离开军营村,雨越下越大,天也完全黑了下来,走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记者脑海中浮现出的一个场景挥之不去:一位身着白大褂儿的年轻人,肩头背着药箱,在泥泞的山路上艰难跋涉,风吹乱了他的头发,雨水打湿了他的衣服,可是他依然执著前行。因为山的那边,有一个正在急切盼望着他的病人…… 据了解,像张立锋这样的乡村医生还为数不少,他们没有尖端的医术,也没有光鲜的外表和丰厚的收入,但是他们却默默无闻坚守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所。他们不图回报,乡亲们的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他们就觉得生活很充实。奉献一词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在祖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他们功不可没!(记者赵元君)
|
关键词:张立锋,乡村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