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调整·巩固·提升 抓好四大任务促河北转型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 2014-01-09 15:36:02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阅读提示

  1月8日上午,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省长张庆伟在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现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必须全力以赴抓好“改革、调整、巩固、提升”四大任务。

  2014年的河北,已进入经济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相叠加的特殊阶段。在这一特定历史阶段,压力前所未有,潜力和机遇也进一步凸显。

  报告指出,“破解河北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首要的是转变发展的指导思想。”当不再以GDP增长率论英雄的时刻到来时,河北的新任务是“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攻坚克难打好产业结构调整这场硬仗”、“奋发有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沿着这样的路径,一份新蓝图已经徐徐展开——建设全面小康的河北、富裕殷实的河北、山清水秀的河北。

  改革:最大程度地激活市场主体、增强县乡活力、破解瓶颈制约

  改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省长张庆伟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列为具体工作部署中的首项,提出要以改革促创新、促发展、促转型、惠民生。

  “在深化改革这部分内容中,报告又把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列为首要任务,这充分反映了我们企业界,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心声。”省政协委员、河北凯隆达集团董事长张俊岩开门见山地表达了自己对于政府部门的期盼:“该管的一定要管起来,不该管的就不要插手。”

  “改革永无止境,政府在改革中的作为也永无止境。”省人大代表、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王书利认为,多年来,机关低效、政府干扰已成为河北发展大而不强的“金字塔底端”障碍,如能用先进的思维和攻坚的魄力,“釜底抽薪”解决这一问题,河北发展的比较优势、潜力和前景才能转化为现实。

  在王书利代表看来,改革的方向是发挥好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工作报告在清除市场壁垒、推进国企改革、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等方面的部署,说到底,是在为各市场主体提供真正优化的发展环境,而领会这些精神,要重点在理顺管理、精简审批、提高效率三个方面储备足够的与市场相匹配的运行条件。

  深化改革,政府工作报告不仅围绕政府与市场、国企与民企等多方面作出部署,而且提出要大力推进财税金融改革。

  “报告提出要合理划分省与市县事权和支出责任,对于县一级的行政区域来讲,我们期待这方面有突破性进展。”省人大代表、滦平县县委书记蔡福浩表示,新一轮改革很多都是顶层设计,对于地方来讲,如果想有所作为,突破点是放权,只有事权和财力匹配了,才能更大地激发基层的活力。

  已经尝到了改革甜头的省人大代表、辛集市市长巴利凯接受采访时,首先递给记者一张表格,从地区生产总值到财政收入,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到居民收入……表格所列9项指标中,辛集几乎都取得了超过10%的增速。巴利凯代表表示:“借助省直管体制优势,今年我们要勇于担当,积极探索,争取在多方面改革中取得突破。”

  调整:化解过剩产能、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改善生态环境

  爬坡过坎、转型升级——不久前召开的省委八届六次全会用这样八个字来描述河北正处在的攻坚时期。政府工作报告则进一步明确,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正是我省必过的一道坎。

  报告提出,要“以亮剑精神坚决化解过剩产能”。王书利代表认为,这样的亮剑,对河北而言,是壮士断腕,也是在追求凤凰涅槃。这不仅是挑战自我,也是治疗自我,更是在提升自我。

  亮剑,意味着交锋,但如何才能打好产业结构调整这场硬仗?报告中提出,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一主题主线,切实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化解过剩产能、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改善生态环境。

  王书利代表解读认为,按照生态红线的要求,用“无中生有”解决增量配置,用“有中生新”改良存量状态,这种调整带有战略的根本性,是解决河北产业结构问题的关键。

  “攻坚克难”——关注报告中这一关键词,巴利凯代表感觉压力巨大。“6643”工程中所要化解的过剩产能中包括6000万吨钢铁,把钢铁作为支柱产业的辛集市也分担了其中75万吨的化解任务。如何在调整中发展壮大,在压缩中提升质量,是当地正在深入探索的课题。

  王书利代表分析认为,产业结构调整最大的难点在于存量和增量之间,出现空档期的发展成本如何弥补,还有就是存量调整涉及利益主体较多,如何在调整过程中实现妥善处理等问题。

  “我们正在尝试着引进几个标准件项目,延伸钢铁产业链,同时搬迁了原有的化工集团,并落地了一个投资105亿元的乙二醇项目。”巴利凯代表表示,这样的措施契合了报告中提出的在调整中做到“有增有减、有上有下、有进有退”的要求。

  调整所带来的并不都是压力,蔡福浩代表认为其另一面表现为机遇,而且这样的机遇有很多,其中,报告中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河北形象”的高度来强调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恰恰说明,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成为区域发展新的资本,对于“山清、水秀、空气好”的滦平来说,完全可以把生态做成产业,在发展中进行保护。

  蔡福浩代表表示,滦平正在努力建设成京津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京津休闲旅游度假基地,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探索为更广阔的区域提供“要生态又要生财”的经验。

  巩固:有效发挥“三驾马车”拉动作用,防止经济换挡失速

  报告提出,发展仍是解决我省所有问题的关键。蔡福浩代表对此感受深刻,他说:“滦平在承德市是财政收入大县,但同时也是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这说明我们迫切需要‘牢牢把握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一中心任务’,促进发展的平衡。”

  在前所未有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会否导致“经济换挡失速”,成为两会上很多代表委员关心的话题。未雨绸缪,报告把“巩固”作为今年四大任务之一。

  “今年辛集确定第一批重点项目129个,总投资445亿元,开春后全部开工建设。”巴利凯代表表示,这样的动作就是对报告中所强调“巩固”任务的解读。

  奋发有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报告提出,河北要挖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动力,增创发展优势。

  解读这一思路,王书利代表注意到,河北偏重的产业结构多集中于大中型企业,因此他建议,在经济发展换挡期,要结合改革的推动,全面动员、全民创业,激发民营经济潜力、激活小微企业,用民间资本的力量弥补换挡可能带来的经济“减收”,一收一放间,追求“相对平衡”的境界,减少调整的震动和冲击。

  “河北的粮食生产已经实现了十连增,我看这就是巨大的潜力。”张俊岩委员对农业有着深入的了解,他建议,“河北农业要更多地从农产品生产变成农产品加工,这样才能更好地占领京津市场,而不只是单纯地提供初级产品,这样才能打造可持续的绿色经济。”

  着力构建经济发展的新高地,报告强调要深入实施四大攻坚战,统筹推进重点地区协调发展。就此,蔡福浩代表认为,这对于环京津各地而言,就是要下大力量把县域经济发展好,努力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寻找机遇,主动承接京津产业、科技的转移。

  筑牢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报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增强“三驾马车”的拉动力,准确把握经济运行调节的力度节奏。

  巴利凯代表则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了要“分类支持各市在重点领域实现突破”,他说,这充分体现了“分类指导、重点倾斜、上下互动、合力推进”的施政思路,这样的思路下,省级层面统筹资源要素,各市获得的支持将变得有选择、有侧重。

  提升:建立健全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报告把“提升”作为四大任务之一,接受采访的多位代表委员解读认为,此举直接指向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如服务业发展规模小、科技创新能力弱、经济外向度低等。

  在代表委员们眼中,“提升”就是要瞄准这些“短板”,化“短”为“长”,提质提效,激发新动力,实现新突破。

  “决定这一任务完成情况的重要因素,在于各级政府部门能不能转换工作理念、树立崭新思维。”王书利代表说,“提升”对于各级干部的深层次要求,是要学会促成现代市场的资源配置,把眼睛放在产业与金融的结合、存量与增量的结合、内外结合、长远结合的视角上来,把适应政策的经济发展良性趋势保持下去、放大开来,从而实现转型升级、加快发展。

  “报告已经明确,‘提升’就是牢牢把握创新驱动发展这一核心战略,一些地方要尽快地从依靠资源发展向依靠创新发展转变。”蔡福浩代表表示。

  结合报告提出的“大力创新机制体制,建立健全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巴利凯代表认为,这是对于各级政府部门提出的新要求,做到这些,必须开动脑筋,采取一些超常的措施。

  据他介绍,辛集选择了30家高成长型企业,由市领导分包,并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和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对这些企业的规模扩张、融资上市、科技创新、品牌运作等方面进行研究,制定企业赶超规划,推动企业超常规发展。(记者董立龙)

关键词:改革,调整,转型

责任编辑:赵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