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专题库>>专题新闻

塞罕坝机械林场先进群体:为京津筑起绿色屏障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 2014-04-16 15:58:34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将个人选择与国家需要、个人追求与人民利益紧密结合起来,选择林业就是选择了奉献

  在塞罕坝的制高点,海拔1940米的大光顶子山上,有一座孤零零的望火楼,远离人烟,无电、无水、无路。从1984年到1996年,护林员陈瑞军、初景梅夫妇一直坚守在这里,每天窝头就咸菜,夏天喝从几公里外背上来的沟塘水,冬天大雪封山后就喝雪水。一部电话、一副望远镜、一个记录本,昼夜重复着单调枯燥的防火瞭望工作。由于远离人群缺乏交流,儿子8岁时说话还不清楚。

  在塞罕坝,这样的“夫妻望火楼”还有很多,它们默默诠释着护林员的无私奉献和真情付出。

  “他们的坚守,源于‘为首都阻沙源’的神圣使命。”3月13日,站在吐力根河南岸,二道河口营林区护林员张彦秋说,塞罕坝几代人把个人理想与林业事业、个人选择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他们有的牺牲在荒原,有的落下终身残疾。第一批建设者去世时平均寿命只有52岁。

  人们不会忘记,首任党委书记王尚海身先士卒,把爱人和五个孩子从承德市区带到坝上,与作业工人同甘共苦,在任13年,守成造林54万亩。1989年底,在承德市这座塞外山城的市医院里,老书记王尚海多想再看一眼这个美好的世界,特别是让他魂牵梦绕的塞罕坝林海!他在亲人的焦急和悲恸中,把手指向北方,艰难地说:“塞……罕……坝……”这是他在弥留之际留给亲人的最后一句话。病重期间,他不止一次地说:“我这一生没有什么业绩,所欣慰的是和许多同志共同创建了塞罕坝机械林场,这也是我一生的最大光荣!”

  人们不会忘记,第一任技术副场长张启恩,是林业部造林司的工程师,当领导点将派他来塞罕坝的时候,他没有丝毫犹豫,和爱人一道,放弃北京优越的生活条件,带着3个孩子举家迁到塞罕坝。从北京到坝上,工作和生活环境实在是天壤之别。在一家五口人挤住一间房的情况下,张启恩在昏黄的煤油灯下,写出《塞罕坝机械造林的技术要点与规程》、《塞罕坝人工造林的技术与规程》两本书,从地理、气候、植物学和各个细节方面进行了详尽的技术总结。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选择林业就是选择了奉献。”记者见到母子沟营林区主任邓宝珠时,他正在进行中幼林抚育。邓宝珠已经在塞罕坝工作了40多年,明年即将退休。在担任营林区主任近30年里,他摸索出了每隔十行造一行、每穴双株以备雨季补植等造林方法。“我16岁就来了,42年忠于职守,干得还不够好,就怕对不住子孙后代。”

  斗转星移,薪火相传。今天的塞罕坝林场,每年都有本科生、研究生志愿来到这里。

  尹海龙,1982年出生在塞罕坝。2005年,大学一毕业他就主动回到林场干起了技术员。

  于士涛,1980年生,保定人。上初中时,他被塞罕坝林海所震撼。2005年河北农大毕业,他毅然决然选择了塞罕坝,冬与西北风为伴,夏与紫外线为伍,脸黑了,手肿了。同学们来到坝上看到这些情景,劝他“你总不能一辈子就在这里吧”!他却说:“我的专业在这里,离开这儿,就像树没了根儿!”

  ……

  一个又一个尹海龙、于士涛,在这片祖辈、父辈艰苦卓绝植就的浩瀚林海里,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续写着壮丽篇章。

  如今,生态文明的步伐正在美丽中国的旷世画卷上铿锵前行。塞罕坝正弘扬“赶考”精神,凝聚圆梦力量,大力实施“生态立场、营林强场、产业富场、人才兴场、文化靓场”五大发展战略,开辟了以建设现代林场为目标的二次创业的新战场,再次融入“再造三个塞罕坝”的伟大征程。

关键词:塞罕坝,机械林场,先进群体

责任编辑: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