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频道 >> 专栏 >> 劳模风采

[劳模风采]河北农业大学李保国:“山乡巨变”引路人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 2014-04-24 14:58:2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我只得过省部级奖,还是个二等。”3月17日,狭小的办公室里,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说到激动处,挥动手臂,“我凭啥能拿全省科技最高奖?”

  这俨然是李保国在果园里向农民传授整枝技术的架势,根本摆不开两把椅子的办公室因为这个姿势更显拥挤。好在这间办公室对于李保国而言更像旅居之所。1981年2月26日李保国大学毕业,3月8日他就下乡进山开展工作。此后30多年来,他平均每年在山上“务农”的时间超过200天。

  前南峪村、岗底村,富岗苹果、绿岭核桃……从太行山到燕山,李保国用自己的30多年,点亮了这一串闪光的名字。

  30多年间,李保国示范推广36项林业技术,粗略统计,累计增加农业产值超过35亿元,实现纯增收超过28亿元。平均一年创富近亿元,许多世世代代在荒山上“刨食”的农民因他而一甩穷帽。

  由此,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李保国,当之无愧。

  荒山披绿,乱石窝里拓良田

  “旱、薄、蚀、穷、低”。李保国用这么几个字眼描述太行山。

  土层有多薄?“最薄的只有5厘米,深的也不过15厘米,再下面就是石头。”土层薄,自然存不住水,怎能不旱?土壤贫瘠,植被难生,形成水土流失的恶循环,怎能不“蚀”?这样的山,又怎能不穷?

  山里人的穷根,就在这“土”上。

  “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厚土层。”上世纪80年代起,在易县望隆村,在邢台县前南峪村,李保国和同事们展开对山区整地技术的摸索。

  根据李保国他们的设计,待整治的山坡上,要每隔几米开一条沟,把石头翻出来做外沿,把8米见方坡面上的土集中到一米见方的山地上来,经过改造,这些沟既能聚集水土,也能聚集径流。

  改造大山的每一个设想落地,都艰辛异常。

  开沟需要爆破。不是“山区专业”出身的李保国更不是爆破专家。“当时条件很有限,为了省钱,我们自己炒制爆破所需的‘土炸药’。”硝铵、锯末……李保国对配方记忆犹新,“杀猪用的大锅里,我们每个人都上手翻炒。”

  “土炸药”用量多少,关系开沟深浅是否适宜,每放一炮,李保国都要端详仔细,记录在册。比起炒“土炸药”,更大的危险,来自那些“点了没炸”的“雷管”。“我们叫它‘哑炮’。别看点了1小时还没炸,真要凑到跟前,可能就被轰个正着。”多少次,突然爆炸的“哑炮”掀起土石,劈头盖脸而来。耳鸣未绝,口里含沙,李保国总要先跑过去看,这一炮效果怎么样。

  “怎么着,也得有几万炮的实验。”李保国的沟状梯田整治技术在炮声隆隆中渐成体系。

  这是当时李保国进行的“太行山聚续生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最振奋人心的一项突破,以小流域为单元,以各条沟谷为基点,山坡滩川立体开发之路得到明确。

  石头屋里、煤油灯下,李保国的研究成果梳理成集;沟壑之间、乱石岗上,行行新绿接连成片。

  山在变。经过土地改造,树木栽植成活率从原来的10%一跃达到了90%。

  1963年,一场特大暴雨曾让前南峪村400亩保命田荡然无存。

  1996年,50年罕见的暴雨重创太行,独前南峪村青葱依旧。

  当年的荒山乱岭,喜获“全球生态环境建设五百佳”提名。

  李保国创造的聚集土壤、聚集径流的“两聚”造林理论,使石质山地的造林技术发生了一次革命。循此模式,太行山140万亩荒山由秃转绿。

  穷岭生金,果树栽成“流水线”

  山盼绿,人盼富。

  “你知道山里穷到啥样儿?”李保国闭上眼,就能想起当年的前南峪:一年最多有三个月有粮食吃,其余时间只能吃草根、树皮。全村900多人,40岁以上找不到老婆的光棍汉就100多个……

  要在荒山上拓出良田,还要给荒山留下“摇钱树”,李保国暗下决心。

  板栗在太行山种植历史悠久,但前南峪村的板栗由于管理滞后,产量很低。

  “症结在于板栗结果部位连年外移。”对照、改进、嫁接、示范……李保国用三年时间研究出“双枝更新修剪法”,通过更新修剪,集中养分,既保证了产量,也提高了质量。邢台县、沙河市、内丘县,许多板栗集中产区的农民,都接受过李保国手把手的指导。

  采用新修剪技术的第二年,前南峪村的板栗产值翻了两番。

  “要让农民把技术落实到位,必须先做给他们看,再带着他们干。”在内丘县岗底村,李保国在全省第一个给苹果套上袋子。

  “袋子还得花钱买,把苹果捂烂了咋办?”质疑者众。

  李保国自己垫上几万元科研经费,买来纸袋,手把手教农民使用。待到秋天,袋子一撕,几天后苹果红艳夺目,每公斤卖到30多元,农民这才对新技术真心信服。

  毕竟,李保国分身乏术,没办法同时站在每一棵果树下。“农业生产不能只靠师傅带徒弟,必须走现代化、标准化的路子。”李保国觉得,果园应该像工业流水线一样,在标准流程下生产标准果实。

  从套袋、去袋、转果,到摘叶、铺反光膜、施肥……最终,李保国独创了128道苹果生产管理工序。

  人们至今仍津津乐道的是,2000年,这“工业化流程”打造的苹果卖上100元一个的高价。富岗苹果,自此名噪大江南北。岗底村民人均收入从不足80元变为2.5万元。

  科技之手“点石成金”的奇迹不断被复制。在乱石丛生,草木皆无的临城县凤凰岭,李保国用10年时间形成了配套的优质薄皮核桃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如今,以“绿岭”为品牌的薄皮核桃,已种植20万亩,核桃产业年产值超过20亿元。

  山乡巨变,脱贫技术全覆盖

  一亩山地效益不低于一亩良田。这是个奇迹,但李保国仍嫌不够。

  “下一步,山地效益将是良田的1.4倍以上。”为此,李保国开发了干旱山区的高效循环利用技术,瞄准太行山区干旱阳坡充足的光热资源和自然阶梯优势,将平原区日光温室错季栽培技术转移到山区,使山地的土地利用率达到90%以上。

  李保国的脚步从未停歇。

  记者见到李保国的前一天,他还率领团队在宽城满族自治县为两个村的果农讲课。“这里苹果发展了100多亩,但技术水平基本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重新开沟、施有机肥……李保国向乡亲们保证:“至少节省三年进入丰果期。”不仅仅是讲一堂课,“我们要建一个20亩左右的示范园,这样才能确保技术落地和推广效果。”李保国把自己一个科研项目的5万元经费也留在了宽城。

  “做公益事业就不要去讲什么市场规律,我的事业是公益事业,与挣钱没关系。”出乎意料,无论是为绿岭核桃还是富岗苹果,李保国既不拿工资,也没有股份,也都贴上了科研经费。“不为钱来,农民才信你,才跟随你。”

  “要说我的收获,那可大得很。”李保国说:“科研成果出来了,山绿了,人富了。”

  一次乘车去前南峪路上,遭遇交通阻塞,路旁一户村民见是“李老师”,当场拆掉了自家的篱笆院墙,为“李老师”辟出道路。“村里乡亲娶媳妇、嫁女儿,都要点名让我去,娘家人当了多少回。”

  山亲、树亲、人更亲。这才是李保国30多年开山不辍的动力。“河北的山山岭岭都富起来,我的事业才算成功。”山区开发综合治理标准化基础工程技术体系、山地特色优势资源产业化技术体系……李保国完成的山区开发研究成果已有28项。

  2月27日,临城核桃示范基地,100多位技术人员参加现场培训。“我现在的重点工作是在所有适宜地区都建立老百姓看得见、学得会的示范基地,最终实现山区开发技术在全省的全覆盖。”李保国说:“这100多位技术人员,将在各自地区成长为新的‘李保国’。”

  青山犹在,怎敢言老?盘点过去的30多年,登上河北科技奖最高领奖台的李保国说,“算是画上了个逗号。”

关键词:河北农业大学,李保国,引路人

责任编辑:纪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