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专栏>>劳模风采

[劳模风采]韩醒田:车刀上书写的“青春之歌”

来源: 河北新闻网 作者: 2014-04-24 15:26:04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2006年10月,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河北省预赛在石家庄举行,一个来自宣化工程机械股份公司的小伙子,先后通过了软件编程、理论基础、实践操作等考试,最终获得河北省数控车工第一名,并以唯一的职工身份代表河北到北京参加了全国总决赛。在10月底的总决赛中,他又在过关斩将,取得了全国第七名的优异成绩。他就是——韩醒田,宣工齿轮箱分厂的一名工人。

  他,没有因为活苦、活累,而有所退却,却是一步步地迎了上去

  1992年,韩醒田刚刚18岁,从技校毕业被分配到了河北宣工齿轮箱分厂,当上了一名车工。初到车间,整个车间弥漫着浓重的机油味,呛得韩醒田喘不过气来。直到现在,韩醒田都对跨进大门的第一步记忆忧新。但是,他没有退缩,而是毅然绝然地迈进了车间的大门。只不过是,现在他已经习惯了这种在外人感觉难闻的味道,而且更加离不开这种味道了。

  韩醒田在厂长的引领下,来到了一台笨重的机器前,当时,他知道这叫C385六角车床,干的活是零件粗加工。那时,因为车床效率较低的原因,在C385六角车床上生产的零部件很多,工人们每天有干不完的活,这对于一个刚刚毕业的学生来说,显得有些吃力。同时,他也深深地感受到,老工人们的工作是何等的辛苦。

  从那时起,他就深深地埋下一个心愿——通过自己的学习、创新,要不断地降低工人们的劳动强度。在记者对他的采访过程中,他的口中,更确切地说,是他的心中,仍旧是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工人们的劳动强度。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了。

  粗加工上有一个“粗”字,意味着C385六角车床只不过是提供零部件的雏形。可韩醒田不这么看,他没有因为“粗”而忽视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他说,人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对于工人,他的责任感就是对产品的要求。虽然他当时的年龄很小,参加工作时间又短,可他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却很高,只要是他认为不合格的产品,该报废就报废。废品率高意味着奖金的降低,可在韩醒田看来,个人奖金的多少与公司产品质量的高低比起来,个人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

  遇到问题时,他总是虚心向老师傅请教,哪怕是再多问上几遍,他也要把问题搞清楚。实在搞不懂了,他就反复看图识图,认真修磨刀具,搞更精细的加工,直到把自己满意、产品质量绝对合格的零部件生产出来。这后来养成了他的一个工作习惯,那就是——产品质量始终是排在工作第一位的。

  由于他的出色表现,1996年,年仅22岁的他,担任了齿轮箱分厂车一组组长,他不仅丝毫没有轻松感,而是感到身上的胆子更重了......

  在获得公司双文明竞赛特等奖3个月之后,他被调到了车一组当组长,成为当时全公司最年轻的组长。

  这时,他也离开了C385六角车床,来到了担负分厂车工精加工工序的CD6150车床前。当时,这台车是分厂加工精度最好的一台普通车床,除了担负分厂零件精加工任务外,还担负了许多新产品的试制工作。

  现在已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SD7高驱动推土机就是在那时试制的新产品。当时,试制这种推土机,国内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完全只是凭借提供给生产车间的一张图纸。韩醒田明白,这是组织上的信任,也是对自己能力的考验,更是锻炼自己提高操作水平的一个机会。

  于是,韩醒田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每天早来晚走,苦练技术。妻子跟他在一个分厂,每天等他回家的时候,被一再地推后,就是在这“等一等”的话语中,妻子一个人默默地回家了。

  为了更好地完成公司交给的这个艰巨任务,他不断地摸索适合的新工艺,双刀装夹、不转刀位的加工等十余种操作法就是在那时创新出来的。所谓“双刀装夹”就是把原来分两次安装的刀具改成一次安装好两个刀具,工作效率提高了50%,比如原来一个班组8小时只能出10个活,而改造后同样条件下可以干出15个活来。所谓不转刀位,是因为原来刀位的不断变化影响了生产效率,于是专门设计出一种专用刀台,这个革新,不仅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大大提高了加工精度。

  在CD6150车床工作的三年,使韩醒田的车工技术日益娴熟。用当时的分厂书记,现在的党群工作部刘晓明副部长的话说,分厂的难活、急活小韩都能从容面对,因为他对质量的要求比谁都严,他干活,谁都放心。

  因为对产品质量的苛求,他连续两年被评为公司质量标兵。

  他不敢停止前进的脚步,而是不断挑战新技术,在工作中发现更多的创新,用自己的创新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2000年初,韩醒田一直在他的CD6150车床前,手工完成着一件件机械零部件。

  直到有一天,韩醒田来到了当时的分厂厂长、现任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安少玉的办公室。开门见山地对安厂长说,我们的CD6150车床每天有干不完的活,而数控车床CK7815开工不足,我们能不能把CD6150上的一些活挪到CK7815上干呢?

  安厂长问了一句话,你觉得能行吗?韩醒田肯定地点了点头。

  其实,在这之前,韩醒田在CD6150车床上干活空闲时经常会到数控车床CK7815那头去看看,每天晚上还要利用休息时间,潜心研究数控车床,遇到搞不清的地方,他就回家利用自己稍显生疏的电脑,从网络上一遍遍地寻找答案。经过好长一段时间,直到他从道理上想通了,这时,韩醒田才向厂长提出了他的想法。

  就在韩醒田提出想法的几天后,他被调到了全功能数控车床CK7815。当时的数控车床对机械加工来说,还是一种新东西。对于从技校毕业的韩醒田来说,更是之前所没有接触过的。“但是,数控车床是将来机械加工的主导技术。所以,必须能够运用好这个技术。”韩醒田这样说。

  于是,他开始系统学习数控车床的工作原理、编程技巧、对刀方法、刀具选择、切削用量等专业知识。学习是苦差事,韩醒田克服夫妻倒班,孩子幼小等家庭困难,白天边干边琢磨,晚上翻阅技术资料,有时为了搞清一个问题,来来去去多次往返于车间和家里。

  记得有一次,为了搞懂数控车床“8字油线”的设计,韩醒田从下午下班后开始琢磨这个问题,突然发现有一个数据需要prole软件来计算,于是他跑回家打开电脑,用自己学到的不太深厚的电脑技术来解答这个问题。算出来后,又到车间去实践,实践后发现还是有一些不对的地方,于是又跑回家中,就这样,来来回回,韩醒田一直跑到了凌晨1点多。

  在韩醒田的工作中,有多少个日子,当别人进入梦乡的时候,他还在单位与车间的路上。

  推土机高精度零件变速箱主动轮、被动轮等加工原来在CD6150普通车床上加工,难度大,效率低,韩醒田用学到的知识将此工序开发到数控车床上,编制了3万余字节程序,并自制了十余套工装,保证了这些零件加工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于是,在调到数控车床后的仅仅两个月,他将十余种原来在CD6150加工的工序挪到了CK7815数控车床上,接着他又成为了数控车床组组长。

  韩醒田的学习精神在分厂是有目共睹的,只要有不懂或不会的问题他都不放过。在调到数控组后,他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学习了数控加工理论、数控机床维护与维修、加工中心操作、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Prole软件、CAXA软件等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技术理论水平。

  2005年,分厂接到一批外协加工任务,要求精度高,时间紧。而现有的数控机床没有刀尖半径补偿功能,如果厂家来开通此功能,需支付上万元技术服务费。韩醒田利用自学的CAM软件知识,算入刀尖圆弧编程,编制成全新程序,并进行试制加工,结果合格率达到了百分之百。

  随后,韩醒田不满足于初试成功的工作效率,不断改换刀具、调整程序,将原来一道工序需要时间1分20秒,缩短到该道工序只需50秒即可完成。就这样,仅仅10个月的时间,通过韩醒田等人的技术革新,就为分厂带来400万的产值。

  创新是他的不懈追求,仅靠创新每年他可为公司带来几十万元的成本节约

  2003年,韩醒田担任了分厂车工段段长,负责车工段生产组织、技术指导、数控刀具管理和使用。

  这时的韩醒田,可以充分发挥自己技术优势,在生产组织中合理调配设备资源、调整工艺路线、优化刀具管理,有力地提高了车工段的加工能力和工作质量。他大胆改进刀具的使用,将原来的CNMQ16068刀片改型为WNMQ080408刀片,仅此一项,为公司节约成本4万元。

  内孔磨工工序一直是分厂生产瓶颈,韩醒田首先提出了以“车”代“磨”的思路,他认为只要刀具选用合理、切削量合适,再配以专用工装,就能实现部分零件以车代磨工的工艺改进。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将变速箱的三种轴承座零件调整到了数控车上加工,不但产品质量能够得到充分保证,而且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在此基础上,他又利用陶瓷刀片完成了支臂球体的以车代磨、轴套内孔的以车代磨、挡油环以车代磨和工序合并,工作效率至少提高了150%。

  针对有些工装不适宜现代生产节奏,工人劳动强度大,韩醒田还设计了0A31062球体精车球工装,由原来的手动夹紧改为液压尾座夹紧;设计了0A10026精车工装,由原来的手动夹紧改为液压拉杆夹紧,仅这两项改革,生产辅助时间就由原来的5分钟减少到现在的1分钟。

  2006年,在公司开展的节能增效活动中,韩醒田提出了《关于利用C型数控刀片另两个切削刃的改进方案》,并积极摸索实践,改进刀具,使刀片使用率提高了一倍,每年可节约成本4万余元。

  新时期的工人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我们的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在工人的岗位上,需要的是复合型、学习型人才,韩醒田正是走了这样一条道路......

  “上进、好学、细心、实干”,这是一进厂就跟韩醒田在一起的工友裴元兵对他的评价。 “对产品质量的精益求精,特别是能够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新”,这是韩醒田刚刚进厂的师傅翁劲松对他的认可。现任齿轮箱分厂厂长、党支部书记罗永红这样评价韩醒田:这个同志爱学、爱钻、是个人才。

  当记者问起韩醒田这些年来的工作感触时,他抬头看了看车间屋顶上的那句话:“积累点滴改进,迈向完美品质”。韩醒田自己说,我现在每天晚上是带着问题去睡觉的,这已成为了我的一个习惯。

  每个人都有激情蓬勃的青春岁月,都怀着远大美好的人生理想。然而,唯有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孜孜不倦的学习实践,才能一步一步走向成功。韩醒田---河北宣工一位普通的青年工人,正是在风华正茂的青春岁月中,坚持不断学习和创新,在平凡的岗位上放飞着梦想,收获着希望。

关键词:青春之歌,车刀,数控技能大赛

责任编辑:纪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