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全景河北>>全景河北

胶卷时代渐成追忆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 王 博 2014-06-06 10:48:02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刚刚过去的儿童节一度引发网友们晒童年照的热情,浓浓的怀旧氛围里,人们珍视与怀念的,是那一张张封存多年的老照片记录的悠悠岁月。

  仔细考虑后才摁动快门时的小心翼翼,拿着胶卷去彩扩店冲洗照片时的满心期待,捧着照片细细品味时的意犹未尽……面对来势汹汹的数码技术,胶卷时代的记忆显得格外珍贵。正如著名导演冯小刚所说:“一个时代翻篇了,挥之不去的是胶片留在心里的味道。”

  如今,褪去了昔日的郑重感,拍照,已经简单地成为人们随时、随意的一个动作。以2003年至2004年为界,之前,是传统胶卷的天下;之后,数码照相则渐渐变身为主宰。

  胶卷渐行渐远,带走的还有街头曾经遍布的彩扩冲印店。

  1

  胶卷隐退彩扩店骤减

  年近五旬的彩扩店老板魏玉志闲暇时习惯坐在厅堂里观察来往的顾客,入行30年来,这个老彩扩人亲历着彩扩冲印行业的变迁。

  “老贾,有段时间没见到你了!”“小吕,来啦!”……

  6月3日上午,魏老板和每一名进来的顾客打着招呼。他告诉记者,近年来,顾客中已鲜有新面孔出现了。

  魏玉志经营的柯海摄影图片社开业于1996年,算是石家庄彩扩店里的“老字号”,也是目前石家庄经营规模较大的门店之一。

  小吕是一名摄影发烧友,端午节假期,他带着老婆孩子和一群驴友到桂林玩,就在前一天晚上,他刚刚用微信把照片传给了驴友们,打算冲印的5张照片里都有女儿快乐的笑脸。

  “上岁数的人还是喜欢看纸质的。”小吕说,“父母在老家,想孩子了,这几张是专门挑选出来要寄回去的。”

  十分钟后,小吕看着鲜亮亮的照片,露出了满意的笑。

  “现在洗照片的无非有三种人:老年人,照了婚纱照的小两口,给孩子照相的父母。”老魏说,近年来,冲洗照片的顾客越来越少了。

  1996年,魏老板斥资34万元购进了一台彩色扩印机,由此开启了“淘金”之路。“记得第一个黄金周,每天冲300个胶卷,平均一天能挣到4000元呐,那一个月我一天也没歇过。”

  而当时,石家庄市区大大小小的扩印店达上百家,拥有彩色扩印设备的扩印店就达34家。

  然而,这样的好光景只延续到2003年至2004年间。

  “2003年后的两年间,一些彩扩店陆续引入数码冲印设备,它们成为数码扩印高利润的第一批受益者。”在魏老板看来,这是彩扩冲印行业的第一次洗牌。

  “当时,我狠了狠心,花了108万元购买了当时最先进的数码冲印设备,成为市区内第三家有数码冲印设备的彩扩店。”魏老板回忆说。

  人生的际遇往往就在于一两次的选择,就是这一次的“狠心”,让魏老板迎来了又一次的利润丰厚期。

  “2004年是数码冲洗最挣钱的一年,机器每天至少开到晚上10点,单张冲洗价格往往定在1元至1.5元,”魏老板说,与之相伴的是,没有及时上马数码设备的彩扩店陷入了数字化冲击带来的漩涡,“再买设备就找死,不买设备就等死”。

  形势变化之快出乎意料,到2006年,石家庄市区彩扩店骤减,有数码冲印设备的不到10家,而截至目前,仅5家具有数码冲印设备的彩扩店开展正常的冲印业务。

  两年前,魏老板终于将闲置多年的一台胶卷冲洗机处理掉,当初13万购进的进口设备被当作废品,换来900元的收购费。目前,我省石家庄、保定等地的彩扩店都已不再接收传统胶卷的冲印业务。

  与此同时,传统胶卷生产也画上了休止符。

  2009年底,拥有74年历史的柯达彩色胶片全部停产;尽管富士公司还在生产胶卷,但业务重心已完成了转移。三年之后,曾被视为国内感光行业骄傲的乐凯胶片也宣布停止彩色胶卷的生产。曾经的世界三大彩卷生产商均与胶卷一一道别。

  “‘我’在照相器材馆里沉睡了10年。10年前,我的零售价是200-700元之间,而10年后,当我再次重新回到柜台时,价格却变成了10元。10年前,我是人们争相购买的宠儿,10年后,我却成了这个时代的弃儿。”这是2010年在南京某商场里,一个傻瓜相机打出的“广告语”。

  胶卷、傻瓜相机、胶卷彩扩店……他们成为数码时代的一个个背影。

  “数码时代海量的存储设备、方便的检索系统和成熟的PS技术冲垮了传统胶片的产业链条。”业内人士分析说,“数码摄影技术不仅使拍照变得更加便宜、便捷,也迎合了人们在互联网时代追求个性、寻求主动权和操控欲的心理。”

 [1] [2] 下一页

关键词:胶卷,相机,老照片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责任编辑:王培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