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被山风吹得太久的原因,魏爱民的脸膛是黑红黑红的。如果不是一身警服,他和山里的汉子并无二致。

  2000年,在飞行部队担任机械师的魏爱民结束19年的部队生涯,转业到唐县石门乡派出所,当了一名片警,一干就是14年。石门乡位处唐县西部山区,10个行政村、23个自然庄,2100户人家19000人,散落在大山的褶皱之中。14年来,这里的每一道山每一条沟,每一户人家每一处房屋,都留下了老魏的足迹。因为对辖区民情了如指掌,老魏被山里的乡亲赠了个绰号:“石门通”。

  只要群众方便就行

  石门乡派出所辖区面积大,人口居住分散。多数村子都要从蜿蜒的山路深入,有的可以骑摩托车上去,但大部分都得靠一双脚板。如果只走村儿不串户,转一圈儿下来也得整整三天。每年,魏爱民都要一丝不苟地挨家挨户走上两三次。即便是只有一户村民两位老人的“袖珍村”,他也都要上门问问进家看看。

  这么多年来,在魏爱民的辖区,不管走到哪儿,都有群众主动向他打招呼,远远地喊他“老魏”,招呼他去家里吃饭。“大家伙的这份情谊,让我感觉心里暖和。”在魏爱民心里,老百姓的事就是自己的事,不管大小,只要百姓需要,自己就要尽心尽力办好。

  在派出所,魏爱民承担着户籍管理工作。集中办理二代身份证的时候,很多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久不出山,也不愿意办理二代证,但是新农合等惠民政策还需要二代证才能办理。老魏上门动员,老人们就一句话:“这么大岁数了,都要入土了,还花那个钱干嘛?”魏爱民看劝说无效,就带着工作人员上门照相。等证办好了,他就趁着回城休息的空当到县局取回身份证,然后再一家一家的给老人们送到手上。

  有些在外务工急需办理身份证的群众,魏爱民就千方百计与其务工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取得联系,让群众在外务工地照像,通过网络传回照片,他再一趟趟的往县局为大家办理身份证。农忙时节,群众多在午休时间来所里办理业务,他就每天中午不休息,守在户籍大厅,等着群众……

  不管分内分外,不管事大事小,魏爱民都想着,只要自己能做的,一定要做好,别辜负了群众的信任。2009年的一天,魏爱民在派出所门前的路上跑步锻炼,一位老大娘拿着一只断了的银手镯喊他:“老魏,你帮我看看,还能修不?跟了我好几十年了呢。”老魏看到大娘那期盼的眼神,张口就揽下来了,趁着周末回县城给修好了手镯。准备送去的时候,刚好在街口碰到老人,得知她还没吃饭,顺手买了十块钱的油条给了这位独居的老人。他心软,眼前的这位大娘让他想到了自己家中八十岁的老母亲。

  14年了,老魏已经成了石门乡的老少爷们离不开的人。群众到派出所办事,第一句问的就是:“老魏呢?”,有事就喜欢找老魏。打电话也是这样,先问老魏在不在。在所里实习工作的一位警院学生特别感慨:“我说我也是派出所的,有事给我说就行。结果没等我说完,人家说‘缓缓也行’,就挂了电话了,对魏大哥的那种信任度,真让我们年轻人羡慕!”

  只要群众没事就好

  大茂山上石头多,老魏也像石头一样质朴。说话实在,办事实在。2006年的一天晚上,魏爱民都躺下了,辖区一个小伙子跑来求助:媳妇儿要生孩子了,可找不到车。二话没说,魏爱民赶紧起身,黑灯瞎火地开着派出所的警车拉上孕妇直奔县城。

  有一次,魏爱民和一名协警到辖区大茂山下的王支村走访。在入户访查时,听村民说,山下河道里刚翻了一辆面包车,车上还有人。问清出事地点,魏爱民撒腿就往山下跑:“快救人啊!”

  到现场一看,是一辆面包车掉进了几十米的深沟。魏爱民出溜到沟底,看到车外有一个人躺在地上,又看看车里没有别人,他就弯腰背起已经不能言语的司机,连爬带抬,和协警一起将人送到了医院。幸亏抢救及时,司机捡了一条命回来。魏爱民的衣服沾满了泥土和汗水,手上也被划破了,但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

  大茂山万亩原始森林和松林区就在魏爱民的辖区,经常有“驴友”来这里登山旅游。2011年8月的一天,石门乡降下一场罕见暴雪,大茂山林场工作人员给魏爱民打来电话,说两位游客进入深山后失去了联系。魏爱民向所长汇报情况后立即带人去了现场。没有救援设备,他们兵分两路,一步步走向森林深处,用嗓子大声呼喊;听不到有人回声,继续向深处前进,继续呼喊……仔细寻找了一个多小时后,魏爱民总算听到了一声回音。当两位迷失方向的游客看到民警的时候,上前抱住警察就哭了:“我们走不出去了……幸亏你们来了,真是救了我们的命啊!”

  派出所日常工作,多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有了事,先想到的就是派出所,到了派出所,先找的就是老魏。前段时间,石门村的马家老爷子去世了,马家兄弟因经济纠纷闹腾起来,竟然将躺在棺材里的父亲搁置在一边不管不顾。后来,弟弟冲到派出所进门就喊:“老魏,老魏。”当魏爱民了解了事情的前前后后,毫不客气地对马家老二说:“村里人都知道你是孝子,咋能拿着老爹说事儿呢?赶紧回去下葬,让老人入土为安,完了再说。”黑着脸训了一顿后,魏爱民也跟着赶到村子里,和村干部、马家老辈儿坐在一起,帮着把兄弟俩的事儿给说开了。

  “小事儿不处理,搞不好就是大事儿。不管啥事,群众没事就好。”这是魏爱民时常念叨的一句话。有一天半夜两点,魏爱民被电话吵醒。打电话的是一个辖区群众,晚上管教儿子时,父子俩发生冲突,彼此动了手,当爹的报了警。老魏一骨碌爬起来,开上车,冒着大雾走了将近一个小时,找到那户人家,把那位正处在叛逆期的17岁少年带回所里,讲亲情伦理,讲法律知识,把道理掰开揉碎说了几个小时。等早上八点食堂开门,给少年打来饭,吃了才让他回去。很快,那当爹的给老魏打来电话:

  “老魏,你真有办法!孩子一进门就给我道歉,一夜之间好像长大了!”

  只要群众需要就上

  魏爱民常说:“警察就是代表着党和人民执法,遇到了事,再危险也不能怕,得挺身而出。”所里条件差,单警装备不到位,处理一些危险警情时,老魏知道必须保护自己,就在自己的执勤服胸前衣兜里塞进一本书,“不怕刀子扎”。

  2009年11月11日,石门乡降下一场暴雪,下午17时左右,正在值班的魏爱民接县局指挥中心指派:石门乡大石沟村有人劫持人质,马上出警。向所长报告情况后,所长和老魏带着协警冒雪迅速赶赴距离派出所30华里外的案发现场。

  到了现场后,看到有一60多岁的老汉已被扎伤,歹徒已挟持着一名妇女往山上走了。他们马上安排协警送受伤老汉到医院救治,叫上几个群众冒雪到山上寻找歹徒、营救人质。刚刚走到山半腰,就听见歹徒喊:“不要上来,赶紧走开,否则我就杀了她!”定睛一看,那个歹徒将刀架在人质脖子上,正准备下山。

  为不刺激歹徒,保护人质,魏爱民让跟着来的群众先行撤离,自己和所长跟着那名挟持着人质的歹徒向下走。一边走,一边做歹徒的思想工作。歹徒要求到山下找辆车安全带他和人质离开,警察说先放了人质,就找车让你离开。穷凶极恶的歹徒根本听不进去,见不马上答应他的要求,朝人质腿上扎了一刀……这还行?魏爱民和所长使了个眼色,两人一起向歹徒扑去。在搏斗过程中,所长的胳膊被歹徒用刀扎伤,魏爱民使出全身力气,死死拖住歹徒。其他群众一拥而上,最终将歹徒制服,成功解救了人质。

  事后,有人劝说魏爱民,“你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玩儿命干啥?”魏爱民说,“能眼看着乡亲被人欺负不管吗?我不冲上去,就是失职,良心上都过不去!”

  2011年,余家寨水库清淤,半李村的村民们与沙场关于树的赔偿问题闹得剑拔弩张,双方都叫了很多人,激动的村民还砸坏了沙场的一辆轿车。接到报警后魏爱民来到现场,他给大家讲道理,谈法律,掰扯乡里乡情。该赔偿的赔偿到位,该让步的也让点步。眼瞅着就要爆发的一桩群体性事件,就这样被他化解掉。事后,谁都说那件事他处理得漂亮。魏爱民却说:“这是老百姓给咱面子,买咱的账。”

  警察和群众就是人心换人心

  这些年来,魏爱民做的最多的事就是到辖区转悠。每天8点半出门,11点半返回,中午吃过饭后又扎进山里,回来时天都黑了。经常是到了饭点还不见他来,食堂师傅就打电话催他。

  “亲戚不走动就远了,朋友不来往就疏了。我们和群众的关系也一样,多走走,多转转,多说几句话就熟悉了。你和群众的心贴近了,他们自然也就把你当自家人了。”这就是魏爱民靠脚底板走出的爱民路,也是他在石门乡派出所坚守十几年积累出的经验。靠这样的“走动”,老魏拉近了和群众的感情,也摸透了当地的社情民意、治安信息。有一次,外县同行来查一个嫌疑人,他问了问基本情况,张口就判断:是哪个村的哪户人家。带着同行去了,果然逮个正着。

  在石门乡派出所,只有两名正式民警,一个是派出所长,一个就是魏爱民。所长换了三任,只有他一呆就是14年。目前他是全乡党委、政府机构中扎根石门乡年头最长的一位。石门是贫困山区,派出所经费缺乏,为了节省开支,魏爱民每年入冬时,都会买下些萝卜白菜雪里蕻腌制成咸菜,可以吃整整一个冬天。他已经把派出所当成自己的一个家了。

  这么多年,魏爱民的名字几乎天天都在那块值班民警告示牌上挂着。他没有请过一次病假,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身子骨是铁打的。可是有一次,到了可以回家休假的时候,他刚起床就觉得自己的双腿肿得厉害,一摁一个坑儿。“坐了两个小时的车,到家后和媳妇儿去医院检查。医生当时就喊:看看,你的血压都快没压差了,再不注意,命就快没了!”听完大夫的话,魏爱民只是憨憨一笑。

  多年在山里生活,年满五旬的魏爱民已经两鬓斑白,头发稀疏。他和妻子佘彩平结婚27年,两地分居23年。他在部队时,妻子先在老家,后来随军生活了3年;他转业回了唐县,以为一家人该团圆了,他又整日驻守在大茂山深处,半个月才能回次家,歇两天。在部队时收入还高,转业后老魏每月工资只有2000元。为补贴家用,佘彩萍卖过服装、当过保姆、清洁工。好不容易一个人将女儿拉扯大了送去上了大学,没想到近年婆婆患了老年痴呆症,大小便不能自理,三个弟兄轮流照顾,等轮到老魏时,只能靠佘彩平一人擦屎擦尿,日夜服侍。

  很多时候,魏爱民也想着调回县城,离家近点,陪陪80岁的老娘,让辛苦了半辈子的妻子歇一会儿。——但这些不过是想想而已。“我走了,谁来这里呢?”在他心里,石门乡虽然偏远,但是这里有他割舍不断的牵挂,有他和百姓之间扯不断剪不开的情义。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我们 | 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