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等奖]一字一句总关情

来源: 长城网 作者: 赵莎 2014-06-26 11:08:47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省社科院  赵莎

  “感人心者,莫先于情”。齐庆三,一个在新闻宣传战线上奋斗了一生的共产党员,以其最美丽的姿态,画上了自己年轻生命的人生句点。44岁,他的人生篇章或许篇幅不够长,但是这篇倾注了自己满腔热情与毕生情怀的文章却是字字珠玑,令人读后久久不能忘怀。他从事宣传工作17年,亲手撰写发表新闻稿件1360多篇,这些新闻稿件或许已在当时发挥作用后被人们淡忘,但他用生命谱写的这一篇颂歌,将久久被人民传唱。

  清人袁枚曾说:“作者情生文,斯读者文生情。”新闻作品在客观记录的同时,也同文学作品一样,鲜明地打上了作者的情感烙印,真实反映出群众的喜怒哀乐,在以情动人中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中国新闻史上,多少名篇“字夹风雷,声成金石”,一字一句总关情。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飞扬着摧枯拉朽、锐不可当的激情;穆青在采访焦裕禄事迹的过程中,眼泪抹了一把又一把,写不成字,吃不下饭,多年后他的采访日记上还依稀可见斑斑泪痕……?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那些带着泥土气息和真情实感的新闻作品,往往令人一见钟情,过目难忘。新闻“易碎品”的属性难易,但情感的力量可以穿越时空;新闻的形式在推陈出新,但“笔下带情”的要求永不过时。齐庆三便是以这样的“情”,书写下了这一篇生命之文。

  一、故乡情

  齐庆三的老家烟堡村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革命战争时期,这里召开了中央华北局、华北军区成立筹备会议。齐庆三是听着红色故事长大的,对平山大地上的革命故事如数家珍,深受影响。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西柏坡精神赋予他坚韧不拔的品质,每年一次甚至多次的西柏坡之行也在一次又一次的让他的这种品质永葆青春,使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卓越业绩,在清贫的生活中艰苦奋斗,在忘我的工作中无私奉献,在群众路线上坚守信念。

  二、百姓情

  如果失去“情”的利器,无论是妙笔生花,还是闭门苦思,都难以赢得受众欢迎。情感贫血的作品,感染力和影响力不可能有坚实的基础。?

  邹韬奋先生上世纪30年代办《生活》周刊时,着意以普通人为服务对象,“简直随他们的歌泣为歌泣,随他们的喜怒为喜怒,恍若与无数至诚的挚友握手言欢,或共诉衷曲似的”。齐庆三也说:“脚上不沾泥能抓住活鱼?”只有深入到实践一线、基层岗位和生活甘苦中,才能心相连,情相通,酝酿出生动感人的作品。?

  齐庆三深深懂得,新闻工作在本质上就是群众工作,需要新闻工作者以深厚的感情对待群众,以务实的作风服务群众,以清新的文风感染群众。17年的宣传工作,齐庆三把基层作为彰显人生价值的舞台,用手中的笔,准确反映着老区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帮助百姓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一定要眼睛向下,把更多的笔墨留给普普通通的工人、农民,留给‘小人物’……”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无论是冒着危险深入暴雨重灾区采访,发挥宣传作用解决百姓土豆滞销问题,还是运用自己敏锐的目光,让更多的人关注平山关注老区,引导家乡发展,都反映出他为民、敬业的精神和情怀。他乐与基层群众交朋友,把善于发现平凡中的闪光点与自己的本职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经常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采写新闻稿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不懈追求和为民情怀。他与人民同忧,所以秉笔直书;他与人民同乐,所以且行且歌。

  三、事业情

  齐庆三爱读书、爱学习,因为各类书籍和报纸是他办公室中的主要物品,一本本笔记在他办公桌上占据着醒目的位置。如果与齐庆三交流,会很容易被他的学习热情所感染,他博览群书,知识渊博,让人感受到他是一个快乐的学习者,也正是这些积累造就了他的满腹才情。

  齐庆三深知及时有效是宣传工作的生命,所以他总是加班加点、笔耕不辍,为的就是能在第一时间将新闻事件宣传出去。只有这样,农民的土豆才不会烂在地里,遭受暴雨的百姓才能第一时间接受援助,暴雪袭击后的大棚农户才能得到科技人员现场指导抗灾救助。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真正做到了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对于每一项撰写重要文件的任务,他始终认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把完成每一项工作都当作攀登高峰的过程,到达顶峰就是他的目标。一份按惯例半天就可完成的文件,他可以三天不出办公室,反复修改了8遍写出1万多字实实在在的内容,极大地推动了文件所涉及到的工作。

  齐庆三把对家乡、对百姓、对事业的感情书写得洋洋洒洒,却唯独牺牲了自己的亲情,母亲有病不能陪同在侧成为他心中最大的遗憾,儿子年幼自己却不能陪伴他成长或许也是他已然说不出口的痛楚,但是作为儿子,他一心为民又岂不是老母的骄傲?作为父亲,他的言行品德,又怎么能不在儿子的心中烙下永恒的印记? “文生于情,情生于身所历。”齐庆三的心中情、笔端情,不是一己之悲欢,而是家国情怀、时代担当,是“乐为人民鼓与呼”的赤子之心。这种情感,躲在高楼大厦不接地气培养不出来,坐在车上隔着玻璃浮光掠影感受不出来,泡在网上、会上远离生活挖掘不出来。作为新时代的宣传工作者,更需要树立大众情怀,走近群众、融入群众,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才能不断书写出饱含深情、富于启迪的崭新篇章。

关键词:齐庆三

责任编辑:林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