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曹妃甸着力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
大潮起兮云飞扬 —曹妃甸着力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
图为曹妃甸港区矿石码头。李克东摄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这是京唐合作的新纪元; 这是唐山转型发展的新机遇—— 2014年6月28日至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安顺率领北京市代表团来到曹妃甸,走湿地、进车间、看码头……在匆匆的步履中,一个洪亮的声音在曹妃甸辽阔的土地上响起—— “要进一步发挥曹妃甸的区域优势,以首钢、北控等企业现有项目为基础,合力解决资源、交通、公共服务配套等问题,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向曹妃甸聚集,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共同把曹妃甸打造成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打造成协同发展的示范区”。 这是对曹妃甸在区域发展中的高度定位,是对曹妃甸未来发展的科学引领! 曾几何时,曹妃甸区委、区政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在“三个努力建成”的道路上奋力开拓,开创了曹妃甸开发建设、跨越发展的崭新局面。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为曹妃甸实现“三个努力建成”提供了新的支点、新的机遇…… 澎湃的潮声,又一次在渤海湾拍岸而起! 曹妃甸,大潮起兮云飞扬! 机遇,青睐有备之人 -“曹妃甸产业基础雄厚,区位优势突出,生态环境独特,进入了腾飞的时候,发展前途无量!” 经济发展偏爱海洋。 纵观人类文明前行的历史,不难发现,哪里临海,哪里往往成为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 曹妃甸临海:69.5公里的深水岸线,常年不淤不冻的30万吨天然钻石级港址,可供临港产业和城市发展的1000多平方公里浅滩、荒地——曹妃甸,一块蕴含着“经济发展最快”的“黄金宝地”。 “从1993年到2003年,曹妃甸经过十年论证,已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建设阶段。作为河北省的‘一号工程’,曹妃甸承载着河北省、唐山市依托内陆、走向海洋的希望。” 10年,当机械的轰鸣替代了荒岛的沉寂,当林立的门机成为海边的风景,曹妃甸“长”大了50倍: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河北省首家综合保税区、循环经济示范区……一块块金字招牌,高高地矗立在曹妃甸这块新崛起的沿海开发区的土地上! 然而,在曹妃甸“长大”的道路上荆棘丛丛、风雨交加——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曹妃甸的开发建设突遇“梗阻”; 2013年初,当世界经济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市场持续乏力,国内发展提振调整,个别媒体开始“唱衰”曹妃甸…… 在重重的困难与挑战面前,曹妃甸人挺直脊梁。市委副书记,曹妃甸区委书记郭竞坤说:“要发展,就会有困难。在困难面前,我们唯有把自己做得更好,才能为赢得未来奠定基础。”于是,全区上下戮力同心,进一步扩大开放招商,加快产业集聚;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功能…… 在努力“做好自己”的同时,曹妃甸已经把目光投向了北京—— 2013年5月22日,在石家庄举行的京、冀工作交流座谈会暨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上,市委书记姜德果,市委副书记、曹妃甸区委书记郭竞坤就向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北京市长王安顺汇报了曹妃甸的开发建设情况,邀请他们有时间到曹妃甸走一走、看一看; 2013年6月10日,曹妃甸在北京召开招商推介会,又一次向北京袒露出真诚合作的愿望…… 上下求索、矢志不渝,曹妃甸期待着与北京的“深化合作、共谋发展”! 历史,终于在关键时刻作出战略抉择——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要着力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理顺三地产业发展链条,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 一石激起千层浪。 4月11日,市委书记姜德果在全市经济形势分析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会议上说:“我们要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做足放大沿海优势这篇文章,把曹妃甸打造成对接京津产业转移的第一平台。” 三天后,曹妃甸区委、区政府召开会议贯彻落实全市经济形势分析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会议精神,郭竞坤强调:“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全面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带动曹妃甸经济更好更快发展,让曹妃甸成为全市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战场。” 之后,市、区委政府利用各种资源和途径,多次与北京市联系对接。希望,在脚下延伸—— 4月18日,北京市长王安顺带领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到曹妃甸进行考察; 6月28日,80余人的北京市考察团莅临曹妃甸。面对着曹妃甸日新月异的变化,郭金龙有感而发,他明确指出:“曹妃甸产业基础雄厚,区位优势突出,生态环境独特,进入了腾飞的时候,发展前途无量。”他又说:“北京产业转移主要是聚焦曹妃甸,这个方向可以定了。”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转移,首都产业外迁最大的承载地 -曹妃甸,成为迄今为止首都产业外迁最大的承载地。目前已有19家央企和北京企业落户曹妃甸,总投资达1446亿元 曹妃甸,迄今为止首都产业外迁最大的承载地。 2003年,伴随着曹妃甸开发建设拉开帷幕,首钢搬迁曹妃甸的工作随即启动,并于2005年开始实施,2007年,首钢京唐钢铁公司开始生产。 作为中国第一个临海靠港的千万吨级钢铁企业,首钢京唐公司搬迁后,不仅没有“伤筋动骨”,反而实现了“脱胎换骨”的产业升级,在产品上,由过去以生产建材为主,跃升为以汽车、家电板材、管线钢等高端板材为主,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社会需求高。据介绍,目前京唐公司的家电板材市场占有率第一,海尔、美的、格力等国内较大的家电企业都在使用首钢的家电板材;汽车板材,今年预计将达到90万吨,汽车结构钢中的车轮钢,市场占有率也占据第一位——在全球性钢铁行业不振的严峻形势下,首钢京唐钢铁公司历经九年从低端到中高端的转型调整,于今年5月首次实现了扭亏为盈。 与产业升级相辅相成,首钢京唐公司在资源节约、生态保护、循环经济以及大型企业搬迁等方面都发挥了示范性作用, 首钢京唐公司,无疑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引领和典范—— 以首钢京唐公司为代表,目前已有19家央企和北京企业落户曹妃甸,总投资达1446亿元。2013年,随着河北省与北京市《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曹妃甸LNG项目已向北京供气,年气化外输能力87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京津冀地区特别是北京市冬季天然气供应不足的问题; 与此同时,首钢二期正在加紧开展前期工作,中关村曹妃甸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华电重工曹妃甸海上风电产业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进一步拓展了区域之间互融共促、合作共赢的发展空间。 未来的曹妃甸还将成为北京重要的储备水源地。北控曹妃甸日产100万吨海水淡化进京项目,河北省发改委已同意开展前期工作。届时可日均淡化100万吨海水,经淡化处理后达到饮用水标准的渤海海水将通过270公里管线输送到京城。 郭金龙表示:“要以曹妃甸产业园为重点,联合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运用多种方式引导企业、项目向这里聚集,特别要深化首钢与河北的合作,统筹首钢北京地区和曹妃甸园区的发展,推动在京的加工制造业向园区转移,引导装备制造、航空、高铁零部件等要素向园区聚集,在曹妃甸形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使曹妃甸产业园成为带动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曹妃甸以北京的出海口、升级版的重化工基地、重要资源能源储备供应基地、生态旅游度假基地、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承接地为自身定位,推动与北京的合作不断向着深层次、宽领域、高水平迈进。 承接,曹妃甸进行时 -追逐渤海湾起伏的波涛,曹妃甸产业承接之船开足马力,破浪前行,呈现出千帆竞秀、百舸争流的强劲态势 2014年6月30日,曹妃甸区委常委(扩大)会议召开。市委副书记、曹妃甸区委书记郭竞坤说:“从现在起,集中力量、逐项研究这次考察领导们所提的在规划编制、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对接、生态建设合作、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等方面形成的思路观点,……尽快变成加快曹妃甸开发开放的实实在在的成果。” “天予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追逐渤海湾起伏的波涛,曹妃甸产业承接之船开足马力,破浪前行,呈现出千帆竞秀、百舸争流的强劲态势—— 作为第一批发展循环经济试点,曹妃甸把循环经济当做立区之本。首钢京唐公司炼铁和炼钢之间采用世界领先的“一罐到底”技术;干熄焦技术把焦化产生的余热全部转化为电能,企业自发电率达到98%;炼钢过程中产生的余气则根据后道工序不同要求,进行优化配置利用;公司四套海水淡化装置日产淡水5万吨,可以满足整个钢厂50%以上的淡水需求,成为国内稳定运行的最大海水淡化装置。作为国内化工行业翘楚的三友化工,循环生产涵盖了主辅业大大小小16个生产单位,集团所有装置产生的液体、固体废物都被有效利用。一条以绿色发展为基调的循环经济链条,正在为曹妃甸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港口,是曹妃甸的龙头。曹妃甸人以崇高的事业责任感和极大的工作热情,构建着把曹妃甸港建设成为综合贸易大港的雄伟蓝图。2013年,曹妃甸港区通过能力达到3.5亿吨,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2.45亿吨,同比增长23%;开通内外贸航线16条,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15万标箱,增长50%。今年以来,曹妃甸港坚持做大总量、提升实力,加快液体化工码头、综合保税区多用途泊位等码头建设,推进矿石码头三期40万吨大型船舶的进港作业,启动五、六号港池的开发建设,年内建成运营码头泊位18个,开辟内外贸航线3条。2014年上半年,曹妃甸港区货物吞吐量突破1.4亿吨,同比增长17 %,港区货物吞吐量继续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态势。作为国家重要资源能源储备供应基地,曹妃甸依托深水大港、广阔腹地和便捷交通、区位等优势,进一步加快建立中国北方“六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逐步推动曹妃甸港由集疏大港向综合贸易大港转变,着力打造重要资源能源储备供应基地。 规划决定发展的方向。曹妃甸紧紧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示范区的目标,对全区的各项发展规划进行重新审视和调整,在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城市空间、土地利用、基础设施等具体规划层面实现全面对接,为承接北京城市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提供有力支撑。 打造成协同发展的示范区,摸清家底势在必行。对曹妃甸全区人口、土地、环境、公共配套设施等各种情况开展一次全面摸底,在与北京对接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并严格按照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划引项目,科学合理地搞好项目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为北京产业项目大规模转移预留空间。 项目建设是打造协同发展示范区的重要载体。今年,全区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88个,目前已有92个项目续建和新开项目加紧建设,汉能集团薄膜太阳能光伏组件、东华能源页岩气新材料产业园、中粮集团精炼糖等96个项目正紧锣密鼓地按计划实施。尤其是以积极承接北京高端产业制造环节和一般制造业转移为重点,积极引导北京的加工制造业向曹妃甸转移,引导装备制造、航空、高铁零部件等要素向曹妃甸集聚,在曹妃甸形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聚。 基础设施决定着曹妃甸在承接北京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竞争力和发展承载力。为此曹妃甸着力打造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全面加快唐曹铁路、水曹铁路、遵曹公路、滨海公路、唐曹公路、迁曹高速等重大交通干线建设,形成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在垦区、南堡生态城、临港商务区、唐山湾生态城城市规划建设中,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努力打造精品工程;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吸引北京的高等院校、职业学校来曹独立或合作办学,促进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 弄潮搏浪,乘势而上!曹妃甸,一座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一个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示范区渐行渐近…… |
关键词:曹妃甸,京津冀,示范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