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次对接京津 张家口重点打造40条扶贫产业带
7月10日凌晨4时,在距首都北京140公里的宣化县马圈村,已是一派热闹繁忙景象:一箱箱刚从大棚里采摘的茄子、彩椒正被装车起运。上午9时左右,这些新鲜蔬菜将出现在北京物美、家乐福等大型连锁超市里。村民们说,村里建起了800个蔬菜大棚,一个棚年均收入1.5万元,带动500多户村民摘掉了“贫困帽”。这仅仅是张家口市通过与京津产业对接帮助农民脱贫的一个缩影。 “加快扶贫开发是一项硬任务,我们要尽快消除环首都贫困带,削平发展‘落差’。”张家口市委书记邢国辉介绍,张家口是全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截至2013年底,全市13个扶贫开发片区县、重点县有贫困人口94.76万人,其中扶贫对象54.08万人,低保、五保40.68万人。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今年该市将加速与京津产业互补对接,深化京张两地全产业链布局,力争通过产业拉动实现20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张家口处在世界公认的“黄金奶源带”和“黄金葡萄种植区”。对此,该市把建设北京“绿色农副产品直供基地”作为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突破口。今年以来,该市投入各类资金60亿元,围绕洋河河谷集中发展轴、环首都快速发展带、中西部纵向发展带和涿蔚、阳赤、张沽、尚察四条发展线,建设蔬菜大棚和养殖基地,打造40条扶贫主导产业带,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脱毒马铃薯、鲜食玉米、特色食用菌、燕麦、杂交谷子六大高效农产品生产基地,以及安全奶源基地、优质牛羊肉基地和京津地区商品猪生产基地。目前,该市已规划现代农业园区21个。今年预计供应北京市场蔬菜250多万吨,7、8、9三个月销售量将占到北京市场的40%。13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北京30多家超市、8大蔬菜批发市场和20多所高校成功实现产销对接。 作为北京的后花园,该市充分发挥京张联合申奥这一优势,把旅游作为扶贫攻坚的主导产业来抓。重点打造旅游产业的“黄金三带”,即以坝头草原天路为主体的中国最美风景带,以泥河湾、三祖、元中都、民俗等为主题的历史文化旅游带,以滑雪、温泉、葡萄(酒)品游为重点的休闲体验带。集中开发了蔚县民俗游、张北草原游、赤城温泉游等一批乡土气息浓厚、自然环境独特的新景点、新景区,形成“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新型农家乐”等类型齐全、区域布局合理的旅游接待网络。瞄准京津消费市场,发展阳原皮毛、蔚县剪纸、怀安柴沟堡熏肉等特色产业及旅游产品。阳原县对有能力的贫困户每户扶持一台缝皮机,形成了以碎皮加工为主,结合服装设计、服装加工、成衣销售、皮毛硝染、动物养殖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全县有6个皮毛业重点乡镇,30多个皮毛加工专业村,皮毛企业和加工户达到1500多家,年可加工1000多吨各类皮毛材料,年可生产裘皮服装服饰50多万件,产品远销欧、亚、美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让2万多贫困户近5万人走上脱贫致富道路。 瞄准京津劳务市场需求,加快劳务输出和农民素质提升。该市大力实施“雨露计划”和“阳光培训工程”,搞好定向、订单培训,组织农民实用技术培训9.2万人次。完善市、县、乡三级劳动力就业服务网络,赤城县“司炉工”和“家政服务”两大品牌走俏京城,并在北京等劳务输出重点城市设立服务公司,目前已有6万多赤城籍农民工受益。目前,全市已转移农村贫困劳动力10.14万人次,劳务创收6.9亿元,吸引3万多人回乡投资创业。 在把经过培训的农民送出去的同时,该市不断引进高科技人才、项目,向北京“借智”,让更多科技成果在张家口落地、开花、结果。目前,京张两地开始全产业链布局,涉及云计算、集成电路、通用航空、高端装备、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将有力地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
关键词:京津冀,张家口,扶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