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暑未尽 进补别急“贴秋膘”
立秋是夏秋之交的重要节气,立秋后天气逐渐转凉,而且经过一个夏天的消耗,适当进补调理身体是很有必要的。不过,虽然已经立秋,但尚未出末伏,暑热未消,所以不能急着进补以免加重脾胃负担而致病。此外,秋令主燥,专家提醒秋季进补宜从个体情况出发,在调理好脾胃祛除湿邪的基础上,以清淡滋润之品润肺养肺,而不能过服滋腻之补品。 “贴秋膘”有理,但不急 时已立秋。许多人在立秋后就开始着重进补,特别是侧重动物类饮食的补充,美其名曰“贴秋膘”。这样做有没有道理呢?对此,中医专家表示,所谓“贴秋膘”,其实就是秋季进补的意思,立秋后天气逐渐转凉,且夏天由于天气较热,往往消耗大、胃口差,所谓“一夏无病三分虚”,因此秋后进行适当的营养补充和身体调理是有必要的。不过,虽然已经立秋了,但现在仍在末伏中,暑热未消,天气可能还会热上一阵子,因此不急着进补,尤其是不提倡“大补”或过度补充肉类饮食,以免加重脾胃负担,影响消化,甚至导致腹泻、腹胀等其他不适。在立秋后一个月内,最好先调理下身体,排排暑湿,扫清障碍后再来进补。 先调脾胃再润肺 从立秋到深秋,自然气候由热转凉,一直在变化,因此,秋季进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根据季节具体环境及个体情况来分阶段调整。首先,在刚刚立秋后的初秋时期,天气仍然较热,而且历经一个夏天的消耗以及暑湿困脾,再加上过食冷饮等,人们往往脾胃较差,出现脾气虚的表现如食欲较差、不愿动、精神不振易劳累、舌苔较厚等,体内湿气较重。因此,这一时期的进补,就应该以祛湿健脾为主,即调理好脾胃功能,祛除体内湿毒,她建议可适当多吃些有健脾祛湿作用的药食同源之物,例如红小豆、薏米、山药等,可以用这些食材煮成粥来健脾养胃祛湿。 其次,在秋意渐浓尤其是中秋后,秋高气爽,湿度下降,气候较为干燥,更易秋燥伤肺,出现口鼻干燥、皮肤干燥、口干唇裂、咽痒干咳等症状,也较易出现感冒发烧、气管炎、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对此,专家建议这一时期应侧重润肺养肺,除了饮食上偏于清淡、少食辛辣刺激之品,可以多吃些有滋润作用的白色食品,如梨、百合、银耳、荸荠、莲藕、茭白等。 除了根据季节气候变化调整保健,田主任提醒还应结合自身身体特点来调整“进补”。例如经常熬夜的人一般体内有热,多为阴虚火旺体质,这样的朋友可以多吃些冬瓜、丝瓜等食物,以助养阴清热;爱出汗的朋友由于汗出较多易伤阴而出现胸闷、长出气等不适症状,此时应偏重益气养阴,可适当服用黄芪、当归、黄花菜等药食。 |
关键词:秋补,立秋,秋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