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邯郸>>邯郸

邯郸市张云香54年照顾胞兄 搬上银幕

来源: 邯郸日报 作者: 何旭丹 栗洁春 王健方 2014-08-18 11:15:54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张云香(中)与演员们在一起

  张云香(中)与演员们在一起

  7月25日,河北邯郸峰峰宾馆门前宾客如云,彩旗飘扬。红色拱门立柱上,一幅十分醒目的对联写道“躬身五四载含辛茹苦献大爱,诚邀八方客著书拍片扬正能”。电影《我的母亲》首映仪式在此间举行。

  该片以我市峰峰矿区义井镇山底村张云香老人的真人真事改编而成,讲述了一个柔弱女子54年照顾瘫痪父兄、含辛茹苦大半辈子的故事。

  “根虽苦,为花香,柿子红了叶已黄……寸草含泪会说话,最是春晖故事长。”一曲著名词作家索之华作词、作曲家李戈作曲、青年歌手李艳梅演唱的主题曲《甘愿美丽化沧桑》,加上演员们情真意切的故事演绎,感人肺腑。《中国电影报》记者端木晨阳女士和她的女儿走出演播大厅依然泪眼婆娑,她说“当今社会太需要这样的正能量了!”

  54年:含辛茹苦爱永恒

  张云香生于1941年,生她时母亲已经49岁,便给她取名“九子”。九子有一姐一哥。姐姐出嫁后,17岁的哥哥挑起家庭的重担。一次,哥哥和九子在村里的柿子树下玩耍,为了给九子摘下最红最甜的柿子,九子哥从大树上失足摔下,经多方诊断最终无药可医,瘫痪在床。

  哥哥刚瘫痪后,一度变得很绝望,天天摔碗、捶墙、喊叫。年仅6岁的九子开始安慰、照顾哥哥。由于年纪小,她只能给哥哥当“拐棍”,哥哥要翻身了喊她,要水喝了喊她,闷得慌了喊她。哥哥一见到她,烦躁的心情马上就平静了。

  10岁时九子就像个小大人一样开始照顾哥哥,每天给哥哥洗脸、翻身、喂饭、端大小便盆。看着懂事的九子,父母虽然很心疼,但更多的是欣慰。转眼九子长到16岁了,父母就开始为她的婚事操心。他们一致的想法是给九子招个上门女婿。为了让父母安心,在别人介绍下,九子认识了忠厚老实的柴年喜。没有排场的婚礼,没有漂亮的嫁妆,九子与柴年喜结了婚。

  新婚之夜,哥哥也在喊她的名字,刚脱衣上床的张云香又穿衣出来,给哥哥翻身、喂水、倒尿盆,盖好被子,才又回到洞房。婚后第二年,九子生了孩子,给哥哥喂饭时,一手抱着孩子,一手喂饭。三年后,她又生了女孩,再喂饭时,左腿坐一个,右腿坐一个,哥哥在对面,三个人轮流喂。喂完饭,还得洗衣服做鞋、纺线、织布、照顾老人,忙碌的九子没有半句怨言。

  天有不测风云,九子27岁时,母亲去世了,父亲伤心过度不久也瘫痪在床。从此,她开始照顾两个瘫痪病人,先给哥哥洗脸、洗手、洗腋窝,再到父亲那边喂饭、伺候大小便,直至5年后父亲去世。

  父亲刚刚去世的几年里,九子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伺候瘫痪哥哥,喂养5个孩子,还要做饭、喂猪、洗衣服、纺花织布、磨面碾米,每天累得浑身像散了架。为了攒钱给哥哥看病买药,她还抽空儿做些小生意,春天卖干豆角、干南瓜条、干白萝卜条;夏天卖杏、桃;秋天卖柿子;冬天炸麻糖卖……

  长年的劳累,九子患上了糖尿病。直到哥哥71岁离世,她整整伺候了54年,两万多个日日夜夜。期间的艰辛、委屈,难以言表。

  在电影首映式上,当记者采访她,问及是什么样的一种力量能让她坚持54年伺候重病在床的哥哥,已经因糖尿病并发症而被锯掉右腿的张云香老人,只是十分平淡的说了一句话:“都是一奶同胞的亲姊热妹,这都是应该做的。”

  30年:艰难拼搏成事业

  张云香的儿子张有堂是个孝顺的孩子,也是个能干的孩子。

  16岁的张有堂因家境贫寒告别了学校,开始跟着父亲在山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地劳作。母亲看着他瘦弱的身子吃力的样子,就花了十来块钱买来两只羊让他去放。每天在蓝天白云青山绿草之间悠哉悠哉,倒也十分惬意。羊也由两只变成了一群。这期间他还跟着别人学会了宰羊,每周宰一只羊送到王看镇上的肉摊子上卖,偶尔也能弄点羊杂沾点荤腥,改善改善生活。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风起云涌,全民经商大潮也在青年张有堂的心中掀起难以平静的波澜。他不愿再做放羊娃了,他想要下山去做生意。张云香给他借了100块钱。他每天起早贪黑的买猪、杀猪、煮肉、卖肉,虽说辛苦点,脏了点,但他干得有滋有味,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手里有了点小钱,张有堂又有想法了。他多方筹资30万元建立了有堂摩托车有限公司,经过10余年的奋斗,终于事业有成。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张有堂的经营实体也在随着市场的变化而不断转型升级发展,近几年,他又看重高端空调市场,几经运作,他又成为格力空调峰峰总代理。

  这期间,他在峰峰民营经济界名声大震,当选峰峰政协委员、工商联副主席、无党派人士联谊会副会长等。

  张有堂可以说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了,但他始终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于母亲。他在很多场合都这样说:“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母亲的福报。”他说母亲很有经营头脑,春天她把头年晒好的干菜挑到市场上卖;夏天她把将要开花的槐米采下来晒干卖给药店;秋天她早早的把柿子用梨熏好挑进城里卖个好价钱……他说母亲很有爱心,邻居家的山货卖不了,她把自己的放一边先帮着邻居卖;邻地的红薯刨了没人往回挑,她就喊父亲哥哥姐姐帮着挑;沟对岸家的孩子哭了没人看,她就去抱回家和弟弟妹妹玩……

  张有堂也学着母亲,努力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张有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深有感触的说道,是母亲的坚韧勤劳,是母亲的不屈不挠,是母亲的孝悌慈行,深深地影响了他,给了他前行的动力。他万分感谢他的母亲,他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13年:立传著说为慈母

  为母亲立传著说是张有堂多年的愿望。

  2001年时,张有堂的舅舅也就是张云香的哥哥去世了。看着坟地上撕心裂肺哭泣的母亲,张有堂暗下决心,一定要将母亲和舅舅的故事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了解母亲的伟大之处。

  他首先尝试着自己写。他在从福建厦门飞往台湾的班机上,灵感不期而至。在台湾的几天里,他每天夜里都在宾馆的房间里爬格子,废稿纸扔了一地。写到三四千字的时候,他怎么也写不下去了。他深深叹了口气:没有文化害死人呀!

  于是,他通过关系找到了峰峰的一位作者老王,老王很快就写出了五六万字的初稿。张有堂一看很不满意,太高大,太神话,这不是自己的母亲!老王也很直爽,说不行再给你找个人吧。

  时任峰峰矿区党史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的李春社,是一位作家,他的许多小说在《长城》等知名文学期刊上发表。张有堂找上了他的门,向他说明自己的意图。他说,他只想让更多的人知道他的母亲,也从母亲的故事中汲取人生的营养。李春社被母亲的故事和张有堂朴素的心愿深深感动,表示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母亲”写好。

  创作既艰难也顺利。艰难的是,张有堂自己和母亲都是农村出来的,笨嘴拙腮的,什么都不会说,挖一个细节,李春社都要像农村人深夜里掏麻雀一样,左掏掏右掏掏的慢慢找。很多时候,张有堂带着李春社回到老家,在火红的柿树下,在黢黑的窑洞里,或坐或躺,听着蛐蛐叫、喝着井洞水、吃着窝窝头,聊着找那种久违的感觉。张有堂说,在外面聊,他总是一头雾水,东西南北都找不着,不知怎么一回到老家,很多事就像放电影似的,一幕幕清清楚楚的回到眼前。说顺利也是,不到半年时间,10多万字的《我的母亲》纪实文学初稿就出来了。

  书出来了,张有堂还是不满足。2013年春节的一天,张有堂再次联系李春社,他还是那句老话,他还想让更多的人知道他的母亲,也从母亲的故事中汲取人生的营养,他想为母亲拍电影或者电视剧。

  拍影视剧?李春社也是一惊:就连小成本电影也要大几百万呢!但看着张有堂坚毅的眼神,李春社又一次被深深地感动了。他只说了一句话:“别说了。我先写好剧本,再找导演。一定拍好!”

  李春社要找的导演是河南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司玉生。之前,他因创作电视连续剧《窑火》与司玉生有过合作。司玉生还是一位和峰峰有着深厚渊源的国家一级导演。司导早年曾在峰峰当兵三年,期间在部队文工团里排演的红色剧目中,多次出演大春、洪常青等男一号,在这里,奠定了他一生从事艺术事业的坚实基础。后来他曾任河南电视台电视剧导演,曾导演影视剧300多部(集),获全国及各类奖、个人奖30余个。主要作品有电视剧《炎黄二帝》、《人往高处走》、电影《钧瓷蛤蟆砚》等。现在他在百瑞斯通国际影视文化传媒公司担任总顾问、总导演。

  李春社找到了司导,说明了这一情况。开始司玉生很犹豫,一是拍母亲题材的影视作品太多了,怕拍不出好作品来;二是一个卖摩托车的拍电影,他担心资金不够。他对李春社说先看看本子再说。几天后,司玉生打来电话,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急切地说:“我要见见张有堂。我要拍峰峰版的《我的母亲》!”

  李春社带着张有堂驱车赶往河南郑州。在司玉生家里,他们三人聊了整整一天。最后决定拍小成本电影,不请一个名角,甚至可以找业余演员,一些角色还可以让剧组的其他工作人员来客串。

  投入大小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不一定成正比

  2013年10月10日,电影《我的母亲》开机仪式在张有堂老家山底村西山举行。各界人士代表以及部分村民共计200多人参加了开机仪式。经过为期一年的紧张拍摄、后期制作,经国家广电总局审查通过后,电影《我的母亲》终于杀青首映。

  电影《我的母亲》还和广电总局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农村院线签订了五年协议,面向全国公映。

  首映式上,国家新闻广电总局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市场部主任张平女士对影片作如此评价:“张云香老人是中国广大基层女性的杰出代表,《我的母亲》是一部具有震撼力、弘扬正能量的力作。”

 

关键词:《我的母亲》,邯郸,张云香

责任编辑:靳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