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玉海解读河北省机动车检验改革工作[图文访谈]
本期嘉宾:郑玉海 河北省公安厅交管局党委副书记、政委。
据统计,全国平均每年检验汽车7000多万辆次,及时发现严重安全隐患车辆300多万辆,对保障车辆安全性能、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挥了重要作用。河北省在用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以下简称安检机构)共计220家,各类检测线452条,承担着全省1615万辆机动车的安全技术检验工作,为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做出了积极贡献。
——长城网记者 宿馨元 文/图
主持人:请您首先介绍一下此次河北省车检改革的背景情况。 郑玉海: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激增,检验供需矛盾日益加剧,检验工作中的问题日益凸显,一些地方存在检验机构数量不足、检车排队积压严重、巧立名目乱收费、只收费不检车、检验流于形式等问题,引发群众不满,社会影响恶劣。 主持人:在《意见》中,检验机构审批制度和以往有了很大不同,具体体现在哪里? 郑玉海:审批制度改革的重点是,严格资质管理、推进检验机构社会化。 首先要加快检验机构建设。经过省公安厅和省质监局协商,决定取消规划控制数量,质监部门不再通过规划设置来控制检验机构的数量和布局。同时,为避免重复投资,防止一哄而上,各设区市及辛集、定州市质监部门会同公安交管部门向社会公布了在用的和已批准的安检机构名称、检测能力和汽车保有量等信息。 其次,还要严格执行政企脱钩规定。《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对机动车安全检验实行社会化,公安机关、质检等政府部门及下属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一律不得开办检验机构,公安民警、质监部门工作人员及其子女、配偶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检验机构经营。 主持人:那么公安机关和检验机构如何做到各司其职,公安机关对检验机构的监管职责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郑玉海:各司其责的关键在于规范检验行为,推行规范化建设。要理顺公安机关和检验机构的职责定位,将公安交管部门核发检验合格标志时的职责定位,由“查验机动车”调整为“检验监督”,角色定位由“运动员”转变为“监督员”,发现通过检验的车辆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不仅不予发放检验合格标志,还要依法对检验机构进行处罚,切实发挥监管职能。 同时,在检验合格标志上标明检验机构名称。调整检验合格标志式样,在合格标志上标注检验机构的名称,通过法定证件体现检验机构的责任,促使检验机构接受社会监督和责任倒查。 此外,要转变对检验机构的监管方式。由传统的驻站民警监管模式转变为远程核发检验合格标志模式。自今年5月1日起,全部撤回驻站民警,实行远程核发检验合格标志,通过远程审核、现场抽查、档案复核等方式进行监督检查。从参与检验、事前监督转变为事中、事后监管,更好体现检验机构主体责任。 主持人:此次车检新政在机动车检验上有什么创新的举措吗? 郑玉海:9月1日起,我省试行非营运轿车(含大型轿车)、非营运小型和微型载客汽车6年内免检政策。在此期间,车主每2年向公安交管部门提供车辆交强险、车船税、行驶证、申请表即可申领检验标志,无需到安检机构进行安全技术检验。公安交管部门不再查验车辆,只审核有关凭证并确认交通违法、事故处理后,直接核发检验标志,并在行驶证上签注。 自9月1日起,全省实施机动车异地检验便民措施。除大型客车、校车外的机动车在全省范围内异地检验,无需办理任何委托检验手续。属于6年免检的车辆可以在异地直接申领检验合格标志。 另外, 主持人:推出新政的意义是什么呢? 郑玉海:车检制度改革的重点简政放权,确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通过推行政府部门与检验机构脱钩,让监管部门回归角色定位,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权力和权利边界,更公正地行使监管职责。 车检改革工作集中于社会关注、百姓关心的问题,是政府积极回应民众呼声的重要举措,是政府对人民的坚定承诺,进一步便民利民,简化手续,节约事件和成本,对保障车辆安全性能、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挥着重要作用。 |
关键词:河北省,交管局,车辆年检,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