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全景河北>>科教文卫

蔚县剪纸的坚守与隐忧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 周晓枫 2014-08-22 09:21:05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二)

  文如其人。与陈越新交流,颇见知识的积累和领悟的慧心,他的创作一如其人。甚至样貌亦如此,陈越新的国字脸型,太像他自己刻画的那些戏曲古人,只差一个髯口,就成为重情尚义的古代的老英雄。

  早在他曾是乡野少年的时候,就迷恋残庙里的壁画和神像。他从戏曲,从泥塑、木刻、砖雕中吸收营养。从漆彩剥落的造像,到留着麦香气息的月饼模子……他有一双万花筒后面孩童般好奇而渴望的眼睛,发现隐藏在碎屑中的魔法。

  陈越新的视野绝不局限,他还研究国外的剪纸艺术,而非一味拒绝和排斥。如果没有足够的眼界和胸襟,永远只满足于来源单一的食物,无论我们把这种食物表述得如何珍贵,它不过相当于一种不换配方的高级饲料。像鹰一样,飞得更高,看得更辽阔,才能保持翱翔的从容与野性的犀利。

  真正的敬畏传统,是尊重与理解之后的责任担当。陈越新对传统的捍卫与对创新的渴望,使这位笃信者的脚印成为一条方向清晰的开垦道路。严谨而自由,他的作品气息如此独特。我们知道,艺术家的成就以其巅峰来判定,任何创作者在过程中,水平都会有起伏的动荡与调整。我看过一些冠以盛名的剪纸大师,状态不稳,有令人赞绝的神工,也有令人叹息的匠气。陈越新的整体表现,难觅失准之作。一方面,因为自律,他会废掉不满意的作品;另一方面,是由天赋、教养、见识和审美所提供的保障,使他不会出现失控与失态。

  为人虽谦和,骨子里是有清傲的。这是一个沉潜者,争名夺利对他来说,构不成吸引。他心境淡泊,强烈的,是对艺术标准的坚持。剪纸制作上,刀工和色工普遍按计件收费,而陈越新为了保证品质,不计件,他按时间支付工资,他希望工人们能够不焦躁,平心静气,把每张剪纸做到趋近完美。一刀是一刀的活儿,一厘是一厘的活儿,质量第一的情况下,数量该是多少就是多少,他不追求多快好省的利益极限。

  在陈越新身上,有种气定神闲的东西。他非常纯粹。所谓纯粹,包含着沉迷艺术的无悔,抵御诱惑的坚定,不擅经营的笨拙,以及,对处事原则的不妥协。在民间艺人和坊间商人的阵营中,我久已习惯失望,难得一见这样的纯粹:专注于创作本身,他身怀一腔忘我的热爱。即使许多在造诣上不能与陈越新比肩者,如今声名鹊起,陈越新不急不躁,不愤不怒,他的内心,拥有艺术家的静气与尊严。

  不被声名和利益所累,不被传统和地域所限,陈越新出入从容。手艺人的诚恳与学者的境界,才能产生陈越新的剪纸艺术,他真正具备手艺人的品德。说到品德,应该被拆解为品与德。品是趣味和审美,德是态度与操守。只有双重的保证,一个创作者才能穿越平凡,抵达极境。

  (三)

  陈越新,让我对蔚县剪纸产生了格外的尊重。此前,我在这个市场活跃的著名剪纸之乡,也发现了一些隐忧。

  随着剪纸的发展,有些早期纹样现在难以刻镂,这和刀工水准的下滑有关。一个好工人,刀法凝练精湛——在外行的我看来,叹服他们执握毛笔般的悬腕动作,又像在细密的缝纫,几近刺绣。但早年的剪纸许多都是小尺寸,通常是八乘十,最大不过二十乘三十。由于小尺寸制作比例很大,刀工需要经受更为严苛的训练。有若微雕,不能走神和咳嗽,需要绝对的耐心与专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戏剧脸谱,要求刻出的胡子为五十根,即使细腻地刻到肉眼难以轻易区分的四十九根,也算为废品。正是这种责难式的要求,使蔚县剪纸厂多年享有出口免验的声誉。后来,时代变迁,人们不愿再把精力消耗在利润相对低廉的小尺寸剪纸上。剪纸尺寸变大了,对精度不必那么讲究,使工人得不到苛刻与频繁的训练,手底活儿自然生疏。其实,所有花费的笨功夫往往不会被浪费,我们因为偷懒或贪利所省略的内容,可能正是最为宝贵的本质。

  近年来,蔚县出现大量电脑剪纸,算是一种创新手段。电脑对知名画作或照片进行分色与叠层处理,然后大批复制,造就一种丰富和立体的效果。它们可能带来新鲜别样的视觉冲击力,作为艺术尝试和驱动市场的手段,无可厚非。但若以此大量侵蚀手工剪纸市场,有如外来物种消灭本土生态,是令人扼腕的。这类剪纸所用是绘画的底板、雕塑的材质,是取巧的中和。我想,一种艺术门类的存在价值,在于它不能被其他门类所替代。我们不能只靠传统产生的利息过活,需要注入新资本与新活力——但那种注入,必须是天然的补给。

  电脑替代,是一种科技进步,是提升产能的妙方,甚至在视觉印象和评价体系上,看起来比传统剪纸更“逼真”。但不能忘记,作为一种平面造型的艺术,剪纸有其独特魅力。剪纸甚至和文字相似,力求在平面限制中达至非凡的承载能力。文字要求画面感,像剪纸般要求运笔如刀、入木三分,所谓的栩栩如生,是通过这些笔画和句段的组合,感知事物与事件的轮廓、色彩乃至声音、气息。文字的形式看似简朗,却意态万千;然而文字不是摄影,否则仅就“还原”来说,一张外行的照片也能击毁你所谓的“栩栩如生”。剪纸同样,它需要人的气息和味道,需要大脑、心脏和手的配合,需要人所创造的奇迹,甚至包括需要人所产生的偏差。就像,手书和电脑集字是不一样的。就像,当我们从电视节目里的头脑风暴,惊叹于人类的记忆和潜能——其实这些所谓的复杂运算,是一台普通计算机轻易得出的结论,只是它不会令人喜悦和激动。

  手艺活儿,这个词概括得一语双关——手艺是活的,活的是有生命的,有生命的一定是有变化的。艺术的生动,并非因为它是肉毒杆菌作用下焕然一新的脸,恰恰在于,它带着独特而真实的皱纹存在。

关键词:蔚县,文化遗产,剪纸

责任编辑:王培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