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香河大孝女照顾四老十六载:娘家婆家都不离弃
何凤娟一家。廊坊市妇联供图
何凤娟为公公洗脚。廊坊市妇联供图
长城网廊坊9月21日电(记者张世豪)父亲66岁,母亲63岁,公公79岁,婆婆73岁。这是41岁的何凤娟的一张家庭清单,她与四老住在一个屋檐下; 四老的情况是这样的:1998年到2006年,何凤娟的父亲、母亲、公公、婆婆先后患病,现在公公和婆婆生活不能自理,父亲和母亲曾多次患病; 2003年春,何凤娟唯一的哥哥因车祸去世,随后嫂子带着孩子改嫁。 身为女儿和儿媳的何凤娟肩负起了娘家与婆家四老的担子,至今已经16年。 大孝女感动外省人:儿媳胜似亲闺女 1998年,何凤娟的父亲大病一场,诊断为肾病综合症; 1999年,何凤娟的母亲得了糖尿病; 2003年,何凤娟唯一的哥哥出车祸去世,随后嫂子带着侄女改嫁。 何凤娟担负起了照顾二老的担子。 2004年秋,何凤娟的公公因心脏病做介入手术,安放两个支架,花费十余万元; 时隔一年,婆婆左半边身子无知觉,医院诊断为脑血栓,经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但婆婆的生活仍不能完全自理。 婆婆刚出院三天,何凤娟母亲因脑血栓住院;经治疗后,母亲恢复得不错,没留下什么后遗症。 2006年5月27日,何凤娟的公公因出现脑血栓症状住进县医院,后来又到北京急诊,后来又在北京住院。 夫妻俩在医院陪护的日子都睡在楼道里,这样可以省下一笔钱,还可以随时看护老人。公公住院一段时间后,何凤娟返回家中照顾不能自理的婆婆和年幼的孩子,丈夫在北京陪床。 住院期间,病区的病友和家属都以为何凤娟是老人的女儿。当知道是儿媳后,一位来自山东的大娘说:“这几十年来,我老伴做了九次介入手术,全国的大医院我们走过了不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好的儿媳妇!” 照顾四老:家里少了谁也不能少了凤娟 老人出院后,何凤娟便同公公和婆婆住在一起。 每天旱上5点钟,何凤娟就起床做饭、洗尿垫,为老人洗脸刷牙;中午依然如此;晚上还要给公婆洗脚、擦背。 为了让老人身体能恢复得更好,夫妻俩借钱将两位老人送到县医院康复科进一步治疗,而且还雇保姆陪护。 后来,何凤娟为了更方便照顾老人,她搬到单位家属楼。家属院条件比较艰苦,里外只有两间屋子,还要做饭,她将老人安排在里间,自己和孩子睡在做饭的屋子里。 何凤娟每天夜里都要起来为公公换尿湿了的垫子;天还没亮,何凤娟就早早起床,帮婆婆穿衣服,为公公洗刷夜里换下来的床垫子,然后还要为他们洗脸刷牙、做饭、帮孩子洗漱;吃饭时,何凤娟需要把饭端到老人床头;等把孩子送到学校,何凤娟才跑着去上课。有几次一个晚上起来了七次,结果第二天她发现自已的血压高了。 但是,她未曾上课迟到一次。 很多人难以理解她以儿媳的身份做了女儿的事情,她只是说:“老人病了,需要我们,别的都不重要,只要他们能少受点儿罪。” 多年来也使得老人对她产生了依赖。逢人就说:“谁不在家都行,只要我们凤娟在家。” 中国式儿媳:孝顺与敬业两兼顾 “我家是典型的‘中国式家庭’: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采访中,何凤娟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一套房子,三间卧室:阳面的带卫生间的卧室留给了生活很难自理的公公和婆婆;北面靠近卫生间的卧室留给了父母;剩下原本是儿子的房间现在住着何凤娟夫妻;儿子在餐厅支了一张床居住。 四个老人一套房,请保姆很难。 第一个保姆在两位老人出院时就辞职不干了。她和丈夫用了各种办法找保姆,可是保姆换了八、九个,总也不能稳定。“县城里找保姆本身就很难,更何况是照顾老人的保姆。”何凤娟说。 何凤娟现在是县二中的老师,她担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教授两个班级的课程;2007年调到县城学校工作前,她担任班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 2006年5月公公生病,何凤娟和丈夫送公公到北京急诊,控制住病情随即返回;到了7月份,学校暑假期间,再安排公公住院治疗。 何凤娟的丈夫在县一中工作,早上六点左右就需要赶赴学校;何凤娟也要在七点前要进班。从未因照顾四老而上课迟到。 工作中,何凤娟是学生和家长争相传诵的好老师,她的成绩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多次获得嘉奖奖励,师德标兵和骨干教师称号,在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中获二等奖,她的课件、论文和课题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县级的奖励。 “照顾四老,我们没有更多的休息娱乐时间,比别人要更累一些,遇到老人们的抱怨,受委屈后,我们要更宽容。”何凤娟说。 |
关键词:香河,孝顺,娘家,婆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