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京津冀协同发展>>环境

京冀联手种下万亩林 构建一体化生态屏障

来源: 长城网 作者: 侯宝中 2014-10-17 15:06:05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

资料图。

  近日,《2015年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合作项目实施方案》近日通过专家评审。按照该方案,2015年,京冀两地将合作建成10万亩水源保护林,远期规划造林100万亩,以保障首都用水安全,改善京冀生态环境。

  过去“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将原本相邻的区域割裂开,你搞你的,我搞我的,规划不同,政策不同,资金扶持相差悬殊,造成区域之间发展水平的差距。有些工作可以分开来搞,但有些工作关系区域整体发展,没有办法,也不可能分开来搞,如人为硬要分开,就会成为发展的壁垒,阻碍发展进程,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就是如此。

  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持,任何的发展规划都是纸上谈兵。在过去十几年内的发展中,京津冀三地高速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索取、甚至是破坏过分严重,生态危机已出现端倪,地下水污染、雾霾等恶劣天气都显示出生态环境超负荷,如果下大力气治理,就谈不上京津冀今后的发展。

  在过去的发展中,京津冀三地并非没有进行过生态环境的治理,三地都制定了自己的治理方案,效果欠佳的原因在于没有协作,没能形成合力,造成了治理层次的偏差。北京资金雄厚,在北京周边地区,特别是水源地实施了大规模的保护措施,或是植树涵水,或是退耕还林,当地农民都等到了政府高额的生态补偿,让农民在失去耕地、山林的同时也能享受到发展所带来的红利。在相邻的河北,农民同样为了保护生态,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放弃工业的发展机会,得到的补偿确是微乎其微,致使数百万农民生活在贫困中。

  京津冀一体化成了破解北京、河北农民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待遇不同的法宝。《2015年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合作项目实施方案》是在治理区域生态环境的总体规划,打破了区域划分的界线,同一片山林,同一片水域,本就应该整体规划,整体保护,让祖辈生活在保护区域中的人们同等享受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而不是仅仅一河之隔,补偿款就相差几倍之多。

  京津冀一体化让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看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此次京冀两地联手种下10亩水源地保护林,将为一体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环境支撑,为协同发展构建新的生态屏障。(侯宝中)

关键词:水源保护林,生态,环境

责任编辑:王培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