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星,1962年出生,阜城县人,现任阜城县农业开发扶贫办主任。自2002年任县农业开发扶贫办主任以来,为全县152个村发展起稳定增收的致富项目,使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00多元提高到5000多元。阜城县设施瓜菜从无到有,到目前已发展面积达21.6万亩,创造销售效益18多亿元。2008年9月,中央电视台《革命老区扶贫行》摄制组专题采访了阜城县创建的扶贫“细胞工程”先进经验。李双星先后被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授予“中国扶贫开发典型人物”称号,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扶贫开发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被市委、市政府评选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2009年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将李双星等60个“中国扶贫开发典型人物”塑成铜像在全国各省会城市巡回展览;阜城县连续9年被评为河北省“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县”;县扶贫办连续9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单位”,并获得“突出贡献奖”。

  献身扶贫,忘我工作。担任扶贫办主任12年来,他以单位为家,平常人一年240多个工作日,而他加上节假日和晚上工作的时间,累计可达400个工作日,成为典型的“白加黑”、“5+2”干部。他还利用业余时间走遍了全县610个村庄,对每个村的情况了如指掌。为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每次出差,只要是当天能办完,不管到几点,总要赶回县里。为挤出更多的时间工作,他把一切家务都推给了妻子。妻子身患乳腺癌治疗期间,他都是委托亲戚照顾;妻子化疗时,他把扶贫工作会议开到了病房里。

  为不影响农民生产生活,他常常占用自己晚上时间为农民群众讲解棚菜种植技术和收益行情,有时还把课堂开到大棚里,被农民朋友亲切地称为“夜晚扶贫会”。十几年来共讲课300多场,参加人员达3万余人次,全县152个大棚种植村处处都有他夜晚讲课的足迹。棚菜种植户都有他的手机号,不管什么时间给他打电话,他都随叫随到。每逢刮风、雨雪等恶劣天气,他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帮助,成为农民的主心骨。一提起李双星,老百姓都热情地称他为“李扶贫”。

  产业扶贫,星火燎原。阜城县2002年贫困农民年人均收入不足千元,面对广大群众“盼致富、缺资金、少技术、没门路”的实际,他把工作的立足点放到致富项目筛选上。为此,他北上东北,南下江南,东到山东,西至陕西考察市场,最后确立具有投入少、见效快、市场前景好、技术易掌握的设施瓜菜作为贫困群众最适宜发展的项目。首先在三里铺村作试点,仅用两年时间从无到有发展起冬暖式大棚170个,春秋棚230个,总面积900多亩,达到全村耕地的70%,使这个人均收入不足千元的“穷村”,一举成为户均4万元的“富裕村”。

  有了三里铺村的成功经验,为发动更多群众参与棚菜生产,他经常沉下去,深入到贫困村做思想工作,用效益说话,引导改变传统种植结构;走出去,组织群众外出参观学习,促使贫困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解决资金“瓶颈”,他多方跑办,争取财政资金补贴、棚区设施建设、信贷等方面的扶持。为降低群众种植风险,聘请了山东寿光的专业技术人员长期驻村进行技术指导。为破解销路难题,积极与省电视台农民频道等各类媒体联系,发布销售信息。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又解决了后顾之忧,生产热情进一步高涨,设施瓜菜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县迅速膨胀起来。10年来,全县共投入瓜菜扶贫资金1.13亿元, 6.7万余贫困人口人均增收5000多元。目前,阜城县被确定为“国家级蔬菜生产重点县”,漫河乡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乡镇,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多家国家级主流媒体对阜城县产业扶贫经验进行了专题报道。

  创优扶贫,产业升级。产业有了规模,如何提高效益便成了李双星又一新的课题。他从调整种植模式入手,解决最初一年一季棚室大部分时间闲置难题,先后尝试了“瓜棉间作”、“瓜菜间作”等多茬种植模式,提高棚室利用时间和种植收益。针对该县西瓜棚菜户多的特点,又经过反复对比、实验,最终确定了“两西”种植模式,即春季种植西瓜,秋季种植樱桃西红柿,实行轮茬间作,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棚室内空间、时间的有效利用,一亩大棚的纯收入由以前的4000元提高到现在的20000多元。他引导工商资本介入,创办农业园区,实现“非转农”、“工转农”,增强产业集约化经营,河北汇杰科技种植园、亿生农业科技种植园、衡水德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相继成立,提升了扶贫开发工作整体水平。目前,全县工商企业投资的瓜菜园区已达31家,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2万亩。创新农业技术,降低产业成本。引进了蜜蜂授粉、水肥一体化滴灌、土壤改良有机肥料等多项技术,确保了瓜菜品质,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人工投入。引进“光伏大棚发电”新科技项目,用以减少建棚户的投资和完善新型棚体结构模式,保证棚室一年四季都有瓜菜生产。他从资源整合入手,拓宽销售渠道。整合阜城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立了阜城现代化农业协会,与北京新发地和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签订了长期销售合同,实行订单销售。通过中国市场学会,阜城瓜菜已走进军营校园。如今,“漫河”牌西瓜、“伊强”牌樱桃西红柿已深受消费者欢迎,去年阜城县5万吨西瓜销往长江以南地区,成功打入了南方市场。

  清廉扶贫,为民务实。李双星工作和生活上处处廉洁自律,克己奉公。虽然常年工作在田间地头,但每次下乡他都要求自己做到“不抽群众一颗烟,不喝群众一杯酒,不吃群众一顿饭”。儿子出国留学缺少学费,他拒绝了一些投资商的资助,而是在银行贷款,并嘱咐儿子在外勤工俭学。王集乡前金村发展棚菜生产缺少一眼深井,村支书金明成报着试试看的想法与扶贫办电话联系,没想到很快得到落实。金明成找到扶贫办,一直等到中午想宴请李双星,最后反被李双星自费请了一顿饭。李双星进村入户时,常常听到百姓的一句话就是:“你能不能在我们百姓的家里吃上一顿饭,我们不会让村里拿一分钱。”

  李双星同志十年如一日,清正为民,深入务实,开拓创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崇高追求,体现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体现了一名基层扶贫工作者心系群众、服务人民、创新实干的道德情怀,是新时期基层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典型性和代表性。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我们 | 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