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也要成为新常态【长城时评】
在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我想,与之相适应,精神文明建设也应成为新常态。 众所周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身就包含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这两个方面存在紧密联系,互为条件、互相配合、相互促进。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精神文明建设对物质文明建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精神文明建设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在当前经济发展已成为新常态的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也要在理念、内容、手段、载体、方法等方面,积极适应并创新发展,成为新常态。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坚定理想信念,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理想信念是干部群众的精神支柱,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支柱发生倾斜,就会失去方向、目标和追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态度和观点,“三观”正则作风正,“三观”扭曲则人生必然走上邪路。十八大以来,所查处的“大老虎”、“小苍蝇”违法犯罪,其思想根源就在于“总开关”出了问题,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导致世界观偏差、人生观迷失、价值观错位。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加强党性修养和思想改造,牢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清除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条件,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保证,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教育文化科学事业,在全社会大兴学文化、学科技之风,对学生、工人、农民、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劳动者广泛进行政治、文化、科学、技术、业务的教育,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掌握现代化生产所必需的劳动技能和管理方法,同时大力培养科技人才,运用科学文化技术进行发明创造,为建设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诚信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如果诚信缺失、不讲信用,必然会破坏市场环境和社会秩序。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少,如有的钻政策空子,投机经营,靠投机和胆大赚大钱,发大财;有的不履行合同,欠钱不还,甚至诈骗失联逃匿,成为“老赖”等。鉴于这种情况,必须以诚信建设为抓手,推动发展软环境建设上水平。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法律和政策,堵塞各种漏洞,加大对不讲诚信“老赖”的打击治理力度,挤压投机者的空间,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氛围。另一方面,要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和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提能增效。坚持依法行政、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提高工作透明度和效率。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和要求也越来越高。物质需求是有限的,精神需求则是无限的,也是多元多样的。精神文明建设要适应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新期盼,就要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塑造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以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来激励人,要深入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把广大公民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深入推进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窗口和文明户创建活动,推动区域文明建设整体上水平;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用先进文化滋养心灵、陶冶情操,提升群众生活品味;加强以水生态保护为重点的生态文明建设,落实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让百姓喝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看得见青山,记得住乡愁,真正使精神文明建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发挥更大作用。(李忠勇) |
关键词:精神文明建设,新常态,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