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百姓低碳环保过大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放鞭炮是春节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过节的一种标志。不少市民习惯于燃放烟花爆竹烘托节日的喜庆氛围。然而,随着我市烟花爆竹禁限放规定的深入人心,记者在街头巷尾对一些市民进行采访却发现,很多人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倡导低碳环保过春节。 2月16日,正在准备年货的李先生收到了市公安局发来的烟花爆竹禁限放规定的短信提示,“烟花爆竹禁限放的规定,体现了政府施政更加理性,既彰显了环保理念,维护了公共安全,又尊重了民俗文化。限定燃放品种、区域和时间等,降低了鞭炮的危害性,让它只给我们带来欢乐。”李先生对政府的烟花爆竹禁限放规定非常赞同。 春节期间,震耳欲聋的鞭炮和绚丽绽放的烟花,烘托了喜庆热闹的节日气氛,然而大量的鞭炮碎屑却增加了环卫工人清扫作业量,可今年的炮屑明显减少了。2月24日早上,正在富丽花园清扫炮屑的环卫工人告诉记者:“今年炮屑比往年可少多了,说明人们的观念转变了。” “小时候没条件放,所以就老想放炮,现在年年都放,感觉也就那么回事儿。”30多岁的市民刘先生说,自己以往花几百块钱最后也就听个响,实在有些不值得。“物价都上涨了,还是少买点爆竹,多买点吃的、穿的更实用。再说燃放鞭炮容易带来视觉和噪音污染,所产生的垃圾增加了环卫人员的工作量。此外,如果我们在埋怨雾霾天的同时,就应该少放鞭炮。” 家住石洞子沟的张先生对燃放烟花爆竹持否定态度,他今年只是象征性地买了些鞭炮,“每年叮叮当当的就这么回事,年三十晚上听着就跟楼房要倒了似的,有那个钱还不如给孩子们买点好吃的好喝的,不比放鞭炮强?” “爆竹声中辞旧岁”一直是春节的传统习俗,中国人的鞭炮情结延续了几千年,直到今天还在传承。禁放、限放鞭炮,也倒逼着民俗文化创新,但是低碳环保的过节方式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认同和响应。 |
关键词:低碳,环保,鞭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