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笔记,不必迷茫
“返乡的交通不再那么拥挤,故乡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却有失落;青年打工者的婚姻受到物质的压迫,而知识在乡村显得无力……”春节期间,上海大学博士研究生王光磊的“返乡笔记”在微信上热传,并随即引发节后舆论场的广泛争论——很多微信公众账号里出现了版本各异的个人化返乡笔记;许多网站以专题的形式推出;纸媒也从不同角度纷纷加入讨论。 因何引发广泛共鸣 以一个城市返乡者尤其是从乡村出来的知识分子的眼光衡量乡村,自然会生发陌生感与迷茫:乡里人际关系、生活习俗、情感伦理都已不复儿时的记忆;留守空巢、婚丧养老等新问题越来越成为乡村难以承受之重。“风景已然变小,宁静变成了寂静,商业正在侵蚀曾有的淳朴……”《北京青年报》微信公众账号“团结湖参考”的主笔蔡方华如此感性地描述许多人的共同感受。 “从返乡笔记里所记述的内容看,诸如交通、房子、车子、走亲戚、婚姻等各方面的细节,以及作者的感受,均是现实中国的真实记录。虽然只是个人的视角,却具有普遍性意义,各地都有类似情况,自然会引发网友的共鸣。”珠江新闻网网友江德斌认为,“返乡笔记”的走红并不意外。《人民日报》的“人民时评”栏目对这种共鸣感叹说,“返乡笔记中的所思所想,竟能在‘红包雨’、‘摇一摇’的夹击下,引来如此广泛的共鸣,正说明很多人都有‘回不去故乡’的感受、都有‘记得住乡愁’的诉求。” 春节假期可谓城乡之间最生动、也最深刻的互动。羊年春节,这样的互动因为一个博士生的返乡笔记,有了更丰富的色调。 走出情绪的泥沼 “返乡笔记”中有几个细节让人印象深刻,一是缅怀当初“绿皮车”里那种陌生人互相交谈、打牌的生活气息,这种缅怀像极了“唯有旧日子带给我们幸福”的那句诗。对比之下,动车车厢里的安静,似乎透着人与人之间的淡漠。二是知识的无力感,“你童年那些伙伴都衣锦还乡了,而你连自己的问题都不能解决,你还能做什么呢?没有人信任你的知识。” 该如何认识文科博士王光磊笔下的农村种种现实? 中国青年网网评员王海认为,王光磊的“返乡笔记”无视农村的活力与希望所在,“虽有田野调查的一点点意思,但顶多算是一篇抒发愁绪的散文。”并强调,王光磊“把握不住城乡改革大势,焉能不迷茫?”“现在出路多了,打工、创业,出去和在家,都能致富。农村人自由了,出路多了,改变命运、实现梦想的机会多了、机会均等了,这是时代的进步,而不是知识分子的悲哀。” 又比如,对“绿皮车”里的热闹场景,澎湃网网友古鱼认为,“这种不怕影响别人的行为,本质上是权利边界模糊催生的,是让多少人抱怨过的不文明现象,却被诗意地美化成具有‘人间生活的那种氛围’。这种说法,让坐过绿皮火车、饱受噪音体臭香烟烟雾折磨的人情何以堪啊!” 蔡方华在“团结湖参考”中批评这种“知识分子式”的想象说,“他们愿意整个世界滚滚向前,唯独留下一方净土作为精神的故乡。他们想要享受凤凰的繁华,却要保留鸡窝的素朴和宁静。这样的一厢情愿,不仅是对社会转型的徒劳抵抗,其实也与现代乡村发展的节奏相背离。” 对王光磊博士笔下的农村,是以对“不变”的依恋进行无尽缅怀,还是将其置于变革、流动、发展的背景下看待,这实际上是一个观念的分野。 “博士不必迷茫” “不曾认识梁庄,我们或许就不曾认识农村;不曾认识农村,何以认识中国?”几年前,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在《人民文学》刊发之时,著名文艺评论家李敬泽曾做如是评论。以此评语看待“返乡笔记”的走红,新华网网友戎国强说,“关注家乡,就是关注中国”。《人民日报》的评论将这种共同的关注喻为“情感共同体”:“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在想象的故乡与现实的故乡之间,形成了一个情感的共同体。” “返乡笔记,也是一道转型中国必须面对的考题。”问题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为农村的发展“寻路”?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建华说:“王博士不必迷茫。社会总是在不断发展的,我们的农村不会往回走。”《人民日报》的评论说,“即便仍有困惑,但也不会有太多人想要回到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所描述的那个‘熟悉而陌生’的社会。” 何以解忧?唯有深化改革。中青网网友王海在历数改革开放带给农村的活力与生机后说,“没有三十年改革,不可想象。对于深化改革,农村有着稳稳的自信,满满的希望。” 《光明日报》的评论则将改革聚焦到农村自身的建设上,“农村的现状,靠城市的现代化覆盖不住,而必须靠农村建设本身来解决。缺少农村建设议题的经济增长,忽视农村现实的发展规划,忽略农村社会结构的社会治理,其结果都必然是退回到原点的事倍功半的折腾式前行。” |
关键词:返乡,催婚,学历,金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