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 毕业生青睐冀企
-毕业生在寻找中意的企业。本报记者郄磊摄 2015年“河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昨日在石家庄学院南校区开幕。本次招聘会入场招聘企业为2147家,提供就业岗位大约4.1万个,首日的进场求职人数约8万人次,截止到昨日下午3时河北人才网浏览量达50万次。记者发现,2015年河北省非师范类毕业生人数约为31.7万人,比2013年、2014年都有所减少,这对于正在求职的河北高校毕业生来说应该是个好消息。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节奏不断加快,2015年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开始关注河北的企业。多数毕业生都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将会是河北的重大机遇,选择留在河北的求职者也越来越多。 招聘现场 京津冀一体化后坚信河北前景辉煌 毕业于河北工程大学自动化专业的郜同学,希望能在家乡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其实也想去北京发展,可又一想那里的生活成本太高了,光房子这一项就是一笔很大的开支。”郜同学说,现在都在提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未来的前景应该非常不错,机会也更多。加上自己是河北人,因此还是希望在家乡找到一份发展空间大的工作。 在埃意(廊坊)电子工程有限公司的展位前,郜同学停住了脚步。在他看来,工作地点在保定、廊坊的企业都是自己理想的选择。“廊坊距离北京近,整体环境也不错,能在那里工作发展空间应该不错。对于我们的专业来说,找工作也许不是太难。大家考虑更多的还是有没有发展空间、离家近不近,生活压力是不是会小一些。” 其实不光是郜同学,在招聘会现场记者发现很多热门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找工作时都将目光停留在了河北,选择去北京天津的比之前少了一些。对于河北的毕业生来说,能够在北京工作是很好的机会,但是高房价、生活节奏快,也让他们意识到留在北京不过是暂时的选择。“家乡发展越来越好,即使选择在北京就业,也是希望积累一些经验后,再回到更适合生活的家乡。”一位已经工作了3年的求职者说道。 招聘企业纷纷在河北设分支机构 求职者看好河北家乡的企业,那么招聘企业又有什么想法呢?记者在招聘现场注意到,京津冀招聘专区和以往相比,北京、天津的企业招聘岗位的工作地点开始向河北倾斜。“我们的企业总部虽然在北京,可这次所招聘的高校毕业生将来的工作地点将在石家庄,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我们在石家庄的业务也会越来越多。”北京一家文化传媒公司的招聘负责人说道。除了石家庄以外,廊坊、保定等地也成为了北京、天津企业设立分支机构的首选之地。“我们相信公司在河北省的发展会越来越好,也相信河北省的高校毕业生能成为企业的栋梁。”天津市美信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说道。 专家观点 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人才回流明显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京津冀三地将共同推进人才互通互融,互准互认,共享共建。在不久的将来,职业资格证书、职称聘任证书等有望实现互认,人才在京津冀区域流动无需重新申报、换证。宏观政策影响着每个人的选择,记者了解到,受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影响,让那些原本选择“北上广”就业的河北人才,也开始逐渐青睐河北的企业,并选择在此就业创业。京津冀一体化后河北人才回流将明显。 河北搜才职业指导师魏建艺说,京津产业正向河北迁移,这将给河北毕业生提供更多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预计今后几年,人才回流河北的趋势可能会变明显。如果户口、职称、社保将来实现了区域内无障碍流动、互认,无疑将会更促进人才在京津冀区域内的流动。 省人社厅相关人士表示,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北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京津是人才高地,“高端岗位一直是京津企业在我省招人时的一大亮点,河北很多行业的优秀人才都被北京、天津的企业吸引走了。”省人才相关负责人说,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不少行业的优秀人才似乎开始回过头来关注河北了。 现场观察 招聘企业更加注重求职者综合素质 在昨日(2日)的招聘会上,记者发现了一个和以往招聘会不同的现象。那就是,到场的招聘企业中,对于求职者的要求有所降低,尤其是不再要求应聘者非要有工作经验。记者注意到现场多数企业均推出了招聘应届生的岗位。 对此,河北四方通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与工作经验和学历相比,他们更看重求职者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观。“其实和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相比,应届生的可塑空间更大。我们企业每年都会有100多个管培生的位置,这些管培生不少人很快便成为了企业的骨干。”该负责人说,在他们看来管培生更能和企业文化对接。 记者归纳了企业当前最注重毕业生的几个方面:1、基础素质,主要看求职者的沟通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2、求职者的心态,看他心态是否平和,对自己的优劣势及发展方向是否有清晰的认识,千万不能好高骛远。3、最后则是求职者的就业观是否明确。 就业报告 我省2014年师范类高校毕业生 动物科学、科学教育等五个本科专业就业率100% 记者昨日从省教育厅了解到,我省日前发布了2014年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根据统计,截至2014年9月1日,我省师范类高校毕业生32610人,比2013年增加2478人,其中毕业研究生1461人,本科毕业生19300人,专科毕业生11849人。已就业人数25528人,初次就业率为78.28%,其中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53.80%,毕业本科生就业率为78.93%,毕业专科生就业率为80.25%。就业率总体比去年有所下降。 据了解,此次统计涵盖河北省2014年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培养院校共计17所。按性别统计,我省2014届师范类毕业生中,女性毕业生占师范类毕业生总数的80.23%,男性毕业生占师范类毕业生总数的19.77%,女性毕业生人数大大高于男性。根据统计,2014届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排在前五位的专业是动物科学、科学教育、水产养殖教育、园林、植物保护,就业率都为100%;就业率排在后三位的专业是舞蹈学、特殊教育、体育教育,就业率分别为55.17%、69.57%、74.52%。 我省2014届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就业率排在前五位的专业是生物教育、历史教育、语文教育、化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就业率排在后三位的专业是初等教育、美术教育、数学教育,就业率分别为62.75%、76.52%、80.41%。 在毕业去向方面,我省2014届师范类毕业生已就业人数为25528人,其中签就业协议、劳动合同就业4481人,占已就业人数的17.55%。据省教育厅介绍,我省师范类毕业生初次就业时,协议就业、劳动合同就业人数较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受宏观经济形势、人事制度改革影响,又与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特点紧密相关。当前,事业单位实行凡进必考政策,各地市录用考试时间与毕业生毕业时间不同步,这使得毕业生在毕业前无法参加入编考试,也就不能和中小学签订就业协议。同时随着学龄人口下降,中学师资整体规模紧缩态势的形成,多数地市教育局对市内中学招聘毕业生的自主权进行了严格控制,更加剧了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从河北省各地市吸纳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数量方面看,石家庄市位于榜首,吸纳3323人就业,就业吸引力指数(就业吸引力指数=某一地区吸纳毕业生就业人数/生源毕业生人数,该指数反映某一地区对毕业生的就业吸引力)为1.08。其余各地市吸纳师范类毕业生人数均小于本地市生源数。 相关新闻 为找工作 大学生一个月花掉3000元 提醒:不要过分包装自己,要提升综合素质 春节过后,迎来了毕业生求职的又一个高峰期。记者了解到,许多应届毕业生为了找工作不惜重金为自己置办行头,省会一高校一名大学生更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一个月花掉了3000元。高校就业指导老师提醒,找工作不要过分增加经济成本,更应该提高自身能力素质。 河北经贸大学的学生小李告诉记者,去年11月份为了获得一份好工作,一个月的时间她花掉了3000元。为了显示自己对这份工作的足够重视,小李在面试前花了1000元为自己购置了一套正装。“如果竞聘成功,工作以后也是要穿正装的嘛,所以就买了一套比较贵的。再加上一双皮鞋,总共是1500元。”小李说。 为了面试,小李又花500元买了一整套的彩妆产品,学起了化妆。简历上的照片小李也是让照相馆专门照的,再加上简历的打印,也花了不少钱。“我算了算,差不多一个月花了3000元。最后通过我的努力我应聘上了这个工作,现在就等毕业去公司工作了。可钱花得也是心疼啊。”小李告诉记者。 就此,河北经贸大学就业服务厅贾老师说,找到好工作其实不取决于付出的经济上的成本,他不支持毕业生为了找工作重金投入在形象包装上。对于面试官来说,穿合适的衣服体现出礼貌尊重和品位就好,不取决于服装的档次。找工作成本的重头应该放在简历上,一份好的简历是对自己的一个宣传,投简历的时候不要过于盲目,要有效更要节约。简历上的照片要尽量真实,不要过于美化,如果简历照片和真实情况有很大出入,面试会大大减分。 为此,记者采访了15名2013年和2014年毕业的大学生,其中有8人找工作花费在2000元到5000元,3人在5000元到一万元之间,1人在一万元以上,只有3人在2000元以内。从花费比例上来看,占比重最大的是服装费,其次依次是交通费、住宿费和简历费用。
|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青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