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网上祭祀等新兴环保扫墓方式悄然兴起
献一束鲜花告慰先人,写一句思念的话语追忆亲人……清明节快到了,我市各大公墓、陵园都迎来了扫墓高峰期。记者获悉,相较于原先以烧纸钱、放鞭炮等方式祭扫先人,今年更多的市民朋友采用献鲜花等绿色、低碳方式,另外还有不少市民通过网络平台寄托思念。清明节越发呈现出清新文明的新气息,传递着思念、传习着文明。 鲜花祭扫蔚然成风 29日上午10时许,圣水陵园里已有上百名扫墓市民,王先生一家也正忙着祭扫。一家人先将墓穴周围的杂草和落叶清理收拾好,然后将当天准备好的菊花献上。怀想着亲人在世时的音容笑貌,全家人在墓前默默三鞠躬。整个祭扫过程简单而不失严肃。 记者采访中看到,黄菊、白菊等素色鲜花以及时令水果俨然成了最受欢迎的祭品,原先烧纸钱、放鞭炮等祭扫方式变得越来越少见。 为了引导市民绿色、安全、文明祭扫,市民政局近日开展了“绿色清明鲜花葬”公益活动,并向市民发布倡议书,呼吁市民厚养薄葬、倡导鲜花葬、树葬、草坪葬、壁葬等等绿色低碳的生态殡葬方式,受到不少市民的推崇。 据了解,为遏制市民焚烧香烛祭品的不文明现象,不少陵园和公墓连续多年为市民免费赠送鲜花。“今年我们准备了6000盆杜鹃花,目前已送出了一半,如果不够我们还将增加鲜花的数量。”圣水陵园客户服务主任杨英告诉记者,通过宣传、引导,近几年,市民对于绿色祭扫方式正逐步接受并自觉行动,目前,放鞭炮的现象在陵园也渐渐减少,鲜花祭扫、无烟祭扫开始深入人心。 网上祭祀备受推崇 在绵阳,网祭作为一种新兴的祭祀方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认可。清明节前夕,市文明办、教体局、妇联、团委和关工委等部门发起了网上祭英烈的活动,通过网上签名寄语和网下教育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引导未成年人缅怀先辈,铭记革命先烈的光荣事迹。 此外,不少网友设立了网络纪念馆,悼念逝者。记者浏览了中国文明网、央视网、炎黄祭网等一些设置“网祭”互动平台的网站发现,他们中有些准备了虚拟的蜡烛、鲜花,祭祀时只需鼠标轻轻一点;有些设立了祈福条,网民们可以通过网站留言表达对先人的哀思;还有些网站设立了纪念馆,其中中华祭祀网、炎黄祭网等专业祭祀网站更是细分为历史名人馆、烈士陵园、先主宗祠、家族陵园、网墓等多个板块。 家住解放街社区的张强告诉记者,自己老家在东北,很难每年都回去给逝去的亲人祭扫,为此,他特意在网上为逝者建了一座陵园,并为他们献了花,敬了酒,寄托自己的哀思。张强表示,网络祭祀并不悖于传统祭祀方式,而是传统祭祀方式的一种继承与延伸。 文明祭扫七步法 一、用手巾和洁净之水清洁墓碑;二、双手献花;三、集体三鞠躬;四、目光凝视,用心与逝者交流;五、由家属代表送上祝福语;六、垃圾装袋回收;七、缓步离开,全程保持肃静庄严。 专家:祭祀很严肃,应避免庸俗化 除金元宝、菊花、香烛等传统祭品外,今年祭品市场又出现了iPad、iPhone、奔驰车、按摩椅、别墅等不少“新潮品”。专家表示,祭祀文化是严肃的,应避免庸俗化,同时应倡导绿色祭祀。 “这个平板电脑是今年最流行的。”昨(29)日,圣水陵园附近的一家祭祀用品店老板向记者展示一款足以以乱真的“平板电脑”,此外,苹果手机、奔驰、按摩椅、各种等比例缩小的豪宅等都在祭祀用品的行列中,卖价多在20至30元一套。“现在的祭祀用品也跟风,每年都会有新的变化。”祭祀用品店张老板说,现在祭祀气氛比较轻松,扫墓就像举家春游。年轻人的想法更加前卫,希望以新潮的祭祀品来纪念逝去的亲人。 记者发现,这些另类祭祀品购买者以年轻人居多,而一些老人对此不大买账。对此,记者采访了一位民俗专家。该专家表示,人们应该正确地认识丧葬文化,清明节人们祭祀先人表达了生者对逝者的缅怀,这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一种文化,是“礼”的表现,所以在祭祀先人时应带着一种神圣感,要避免将仪式庸俗化。要注意掌握一个度,不能将错误的“拜金主义”价值观带到其中,破坏丧葬与祭祀文化的严肃性。他建议绿色文明祭祀,用鲜花代替烧纸,不但达到祭祀的目的,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关键词:网络祭祀,生态殡葬,祭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