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行政流程成为改革“中梗阻”
“我们出台的许多政策,中央和各部门已经研究了很长时间,经过详细测算,并制定了非常具体的执行方案,但却常常因为繁冗、拖沓的所谓‘会签’,让一些好政策迟迟落不了地”。1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严斥一些部委和地方文件运转流程繁冗、拖沓,亟需进一步简化流程,加快简政放权进程。(4月16日新华网) 会签是撰拟公文的过程中,主办单位主动与有关单位协商并核签的一种办文程序,本是一种行政流程。部长都已同意,把关的处长为何胆敢贻误?还是其手握了某一方赋予的尚方宝剑?不签的背后有何硬道理在撑腰? 既然会签有主办单位和相关单位,必然涉及不只一名处长在把关。所谓相关单位,多有职能交叉,彼此之间的分界线也已模糊不清。在其位谋其政的各位处长遵循着自家制度“按规定办事”,若有不同意见自然更容易出现一家拒则多家卡的现象,最终不知被哪位处长“把关”无法完成流程。不签的硬道理瞄准的正是会签制度中的弊端和漏洞。 针对如何破解这一“顽疾”,一是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 一部分签不了的文件源于权力寻租。心揣敛财之念,手握吸金之笔,权力不舍下放,行政无法精简。在中央强力反腐下,整治权力寻租已颇有成效,权力行使已经不再“任性”。但应看到,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是一场政府的自我革命,目的是改革行政体制中不利于发展的部分,从这一方面来讲,这场革命任重而道远。二是要主动作为,狠抓政策落实。李克强总理说,“中国经济是干出来的,不干,什么都谈不上”。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铮铮在耳,依靠的是全体公职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离不开在其位谋其政者的认真落实。只有这样,才能破除改革的中梗阻,中国梦才能扬帆起航。 |
关键词:流程,精简,权力下放 |
责任编辑:纪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