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频道 >> 专题库 >> 专题新闻

老兵回忆峥嵘岁月和日本军人拼刺刀

来源: 燕赵都市报 作者:师源 2015-05-18 17:29:07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刘沛玉展示他的退伍证
刘沛玉和老伴过着普通农民的生活

  随着连续报道老兵的故事,越来越多的抗战老兵走入了人们的视线当中,也引起众多读者的关注。近日,记者跟随志愿者们来到了丰南区王各庄村,探望了一位名叫刘沛玉的老战士。老人今年89岁,1944年参加八路军后,就随着部队一起对抗日本军队。一年多的抗战经历里,他已经记不得自己参加过多少战役,只一心想要将侵略者赶出自己的祖国。如今,无儿无女的他与老伴生活在一起,过着朴实又简单的农村生活。

  年轻时热血参军保卫家园

  近日,记者跟随几名志愿者一起来到了刘沛玉老人的家,老人住在丰南区王各庄村。虽然已经有89岁高龄,但刘沛玉老人身体还十分硬朗。老人家的院子里种着一些白菜苗,用大棚塑料包裹着。因为年岁大了,老人这几年便不再下地干活,只在小院里种些菜留着自己吃。旁边是堂兄弟送来的柴火,堆在墙角供冬天取暖生火用。

  知道志愿者们前来探望他,老人高兴地合不拢嘴,连忙让大家进屋坐坐。随后,老人将自己战斗时获得的奖章拿了出来,奖章被老人用布料珍藏着,这其中包括了一枚抗战60周年纪念章,看着这些奖章老人兴高采烈地和大家说起当年的往事,“我虽然老了,但是要是让我说当年打仗的事情,我可是记得十分清楚。”

  当年,老人家中十分贫寒,年纪尚小的他就早已懂得替他人着想。“那时候年轻又十分调皮,总爱找些事情做。”刘沛玉说,抗战时期八路军都有便衣队,而每个村里都有便衣队的成员,他们也会找一些不错的年轻人动员去参军,而自己就是这样被选中的。“那时,大家都知道日本人侵略了中国,而且占领的地方越来越多,我参军也是抱着保卫家园的想法。”

  1944年,刘沛玉正式入伍,成为了一名八路军战士,从此随军征战沙场。“当时,参加战斗都是秘密进行,村里很少有人知道我是去参军的,只当是我为了讨生活远走他乡。”刘沛玉说,除了家人,没有人知道他去当兵的事情,从此便离开了家。

  从未后悔自己参军打仗

  从此,刘沛玉跟随着大部队开始了抗战生活,“当时八路军都是分片区作战,我们这个片区一共有3个团,但具体有多少人我记不太清楚了。”老人说,3个团的主要作战地点就在丰润、玉田和遵化这3个县之间,主要是打游击战。“因为当时敌强我弱,所以游击战是最有效的打法。”

  “灵活机动的作战方法肯定是引来了日本人的关注,当时鬼子对八路军的排查工作做得十分严密。”刘沛玉说,日本军队不仅在每个村庄都安设据点,而且还会控制居民出入,同时安插特务随时监视村民的一举一动。“当时,鬼子十分恨八路军,想要一网打尽。在县城设据点不说,还严控农村,实行强化治安政策。还让伪军到人家里搜刮东西,真是民不聊生。”

  老人说,由于日军把守十分严密,所以八路军每次到达一地时都不敢停留太长时间。当时部队到了村里,除了和鬼子较量之外,最主要的还是要发动群众。“有一次我们在南关村待了一天,在那里秘密地给村民开会,发动的时间不长只有一天。但还是差点被鬼子发现把我们包围,还好发现的早及时撤离,不然损失惨重。”老人说,像这样惊险的是时刻不少,但他一次都没有害怕过。

  “当时日军除了搜索八路军外,还会找出八路军的家人,让他们供出亲人在哪。”回忆起这段,老人不禁红了眼眶,因为自己的两个哥哥就曾经被日军抓到监狱去大半年才被放出来,而自己的父亲则被日军残忍的杀害了。“1944年9月23日,当时鬼子听说王各庄有八路就把全村的人都赶到了村北边的学校里去。学校的围墙上站着鬼子,好几挺机枪架在墙上随时准备向村民开火。”

  刘沛玉告诉记者,随后鬼子开始让人供出谁是八路军,但当时的村民都十分拥护八路军谁也没说出来。“当时特务不知从哪得知我家的情况,所以就把我父亲抓去给杀了。而我的两个哥哥也被抓去,拷打肯定是少不了的,还好哥哥们的性命都保住了。”虽然有过痛苦的经历,但每每想起抗击日本军,老人都有着十足的精神。他说自己从未后悔当兵,“保家卫国本就是我应该做的。”

  战场上浴血奋战拼刺刀

  “当时的八路军在装备上真的是远远落后于敌人,我们用的枪啥样的都有,而敌人都是最先进的武器,重型火炮、机关枪等等。这也是当时要运用游击战的原因之一。”老人说,为了减少损失,避免和敌人正面作战,他们往往都要趁着天黑赶路,“有时候一走就是一宿,走个100多里地都是常有的事情。当时没有累不累,只是在心里告诉自己我能行,也就这样挺了过来。”

  “1944年的冬天,我们走到一个寺庙旁,部队准备休息时突然遇到了鬼子。得知鬼子的情况后,我们开始伏击战。鬼子节节败退,开始往附近的河边撤退。”刘沛玉告诉记者,当时战士们都十分高兴,以为可以得到鬼子的武器,但没想到日军在撤退到河岸边上时在脚上套上了铁环,不久就逃跑了。“河上都冻上了冰,特别滑,鬼子脚上都穿着类似轮胎防滑链一样的铁链,飞快的逃跑了,当时觉得十分可惜。”

  老人称,因为部队的武器装备比较落后,所以经常在打仗时缴获敌人武器。“能缴获到武器是最高兴的事了,一次我们走到王各庄西边的时候遇到了日军,一场仗下来得到了他们3条机枪,全队像是得到了宝贝一样,轮着摸。”说道当时打仗的情形,刘沛玉回忆到,当时基本上都是一百多人对抗敌人的三四百人,“我们会勘察好敌情后,再做准备。如果要打阵地战,都会提前挖好战壕,选好前进路线和撤退路线。”

  “最常打的除了游击战以外,就是去突袭敌人据点。有前头兵去炸据点,随后士兵们都会冲上去和敌人厮杀。”刘沛玉说,当时战斗的场面十分惨烈,大部分时候会和敌人拼刺刀,刀枪无眼,一场战争下来免不了有同志牺牲,“当时只要是参军的根本就不会考虑生死问题,大家都说既然选择参军,就不会害怕。”

  老人回顾往昔庆幸自己活着

  虽然抗战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但对于那段岁月,89岁的刘沛玉仍记忆犹新。每次回想起来,最让他感动的就是老百姓们。“当时,部队都是东奔西走,没有固定的地方。但每到一处都能感受到老百姓的热情,我们会分散开住在老乡家里,我们跟着他们吃,有时还会吃的比他们好。说真的,当时收留我们特别危险,但老乡们从未害怕过。”

  老人说,抗战的岁月能吃上小米已经算是顿大餐,一般时候都是吃白薯过日。“那会觉得吃啥都特别香,就是有时候在野外睡觉经常被冻醒。”刘沛玉回忆称,部队转移时经常在外过夜,夏天还好,到了冬天手冻得不行,就怕遇到敌人拿不了枪。“那自己也跟自己较劲,暗地里告诉自己只要人活着哪都能动。”

  1945年抗战结束后,刘沛玉参加了解放战争,“抗日战争虽然拼过刺刀,但我命大从未受过伤。不过内战时期我曾经被大炮炸伤,现在后背还有疤痕。在锦州战斗中,攻打塔山时,腿受过伤,不过都是小事,都不攸关性命。”刘沛玉说,战争年代战斗场面都十分惨烈,每位战士都随时保持着高度警惕,在一次冀东战斗中,他所属的部队曾打了五天五夜,“最后剩下的人又重新整编了队伍,继续突围。还有一次我们一个营打到最后只剩下了四五个人,其他人都没能回来。”

  抗美援朝战争中,老人所属东北军区,负责看守鸭绿江沿线运送物资的火车。“每人管3节火车,怕有敌人突袭抢劫物资。”老人说,没过多久自己就因为肺炎带病回乡。1953年带着退伍证的刘沛玉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两年后和老伴结婚,婚后两人过着普通农民的生活,偶尔编些炕席填补生活。“我能活着回来,太幸运了,有好多战友多没能过上新中国的好日子。”

  当天,志愿者们坐在屋里,听着老人叙述当年的故事。知道老人冬天缺煤,他们联合给老人家送来一吨煤,这个举动让老两口感动不已。如今89岁的刘沛玉没有子女和自己的妻子生活在一起,偶尔堂兄弟会过来看看老两口,为他们补给一些生活用品。老人知足地说,“现在我每季度有1800元的补助,生活上还可以。”

  老人的屋子虽然有些破旧,但被收拾的十分整洁,屋里也并没有杂味,看得出两位老人特别爱干净。因为来了不少志愿者,老两口显得十分高兴,拉着手和大家说起了家常。刘沛玉高兴道,“平时,就我们老两口屋子显得冷清,你们来看看我们,感觉家里有生气了不少呢,欢迎你们以后常来。”

 

关键词:老兵,回忆,峥嵘岁月

责任编辑:李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