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县一老人自费整理小村抗战史《小村之魂》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 李永建 2015-06-03 11:35:3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景县老人佘智坤奔波5年,走访26个省、市、自治区,精心搜集整理的口述抗战历史实录近日完成初稿。这部《小村之魂》记述的是景县郑古庄在抗日战争期间的历史,共20余万字。

  佘智坤是景县司法系统一名退休干部,今年69岁,老家郑古庄。抗战初期,郑古庄村是景县县委、抗日民主政府的驻地之一,是著名的抗日堡垒村。这个当时仅有三百余人的小村子,抗战时期涌现出了三十多名以地委书记王泊生烈士为代表的抗日英雄人物。1940年10月,日寇在郑古庄制造了惨绝人寰的郑古庄惨案,凶残的敌人用机枪扫射刺刀挑刺,22人惨遭杀害,犯下滔天罪行。

  “我从小听着父辈的抗日故事长大,一直想把他们英勇无畏、誓死抗日的历史记录下来,让后人不忘国耻,发愤图强。”佘智坤说。

  从2010年起,佘智坤就开始自费走访调查,搜集历史资料。5年来,他到国家图书馆、河北省档案馆、河北省图书馆及各级党史部门查阅资料近百次,查阅原始资料万余份,采访老干部130多人次,行程50余万公里,足迹涉及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

  “我曾进京11次,去天津和武汉6次,2次去洛阳、济南,5次到保定、南宫,4次赴石家庄,3次到沧州,衡水所有县市区的党史研究室我全部走访过……”佘智坤说,5年来,他共采访80岁以上的革命老人90多位,让他极为感动的是,其中很多老人是在医院或家庭的病床上接受采访的。

  甄别历史事件中某个细节的真伪,是佘智坤感到最棘手的。“这些历史事件距今年代久远,加之被采访人年事已高,回忆时可能出现误差,必须广泛查阅地方志等资料,反复比对。”佘智坤说,他共拍照15000余张,整理出有价值的照片3000多张,录音、录像16000余分钟,并搜集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前拍摄的老照片600多张,对存疑的内容进行了仔细甄别。“我不是要写一本普通的书,而是要留下那段历史,所以要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

关键词:景县,革命老人,小村抗战史

责任编辑:纪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