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学院党员志愿服务队的志愿服务特色

来源: 长城网 作者: 2015-06-24 16:04:5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邯郸学院教育学院党员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06年9月,现共有师生党员志愿者59名。在上级组织领导下,教育学院党员志愿服务队赤心奉业、团结一心,圆满完成美化校园、美化城市、扶贫助困、矛盾化解、社区服务等任务,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并结合学科专业优势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志愿服务特色。

  一、以服务人民为宗旨,建章立制,形成党团志愿服务体系,实现了党员志愿服务的系统化管理

  1、注重制度建设,明确服务目标,规范服务行为,确保志愿服务效果。在学校党委组织部和校团委的指导下,逐渐建立完善《邯郸学院教育学院党员志愿者服务章程》、《邯郸学院教育学院党员志愿者服务工作指导意见》等文件,建立组织机构,党总支书记总负责,规定志愿者的权利与义务,明确志愿服务的目标任务,严格工作纪律以及量化考核办法,确保党员志愿者服务能够完成任务、达到实效。

  2014年9月,成立教育学院解困理事会,制定工作程序,专题解决教职工日常困难。真挚关怀广大教职工,组织人员慰问病、产、婚、丧职工,把温暖送到教职工的心坎上。

  2、注重队伍建设,严格选拔程序,开展培训学习,弘扬志愿服务优良传统。党总支高度重视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在充分宣传基础上,本着自愿的原则鼓励全体党员和广大要求进步的青年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选优配强,严格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强化队伍的战斗力,发挥党员志愿者的堡垒作用。坚持选择有党性、有觉悟的党员参加志愿服务队伍。

  学院每年两次利用业余党校培训活动,对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党性教育、党史教育、时事政策和热点问题教育,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信念,坚定科学发展的理念,坚定立足岗位、服务社会的奋斗目标;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宣传志愿者服务先进典型,教育全体志愿者秉承志愿服务优良传统,发扬时代创新精神,进一步做好工作,共同维护个人、团队、学院良好的社会形象。

  3、注重服务创新,构建服务平台,拓展服务渠道,丰富志愿服务形式。近年来,顺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针对多元思想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冲击,教育学院党总支以“心”文化为统领,开展了“用心读书、用心育人、用心回报社会”的系列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统一思想认识,创新工作思路,主动服务社会。教育学院分别与中国残联、邯郸市残联、邯郸市教育局、邯郸市成安县教育局、涉县民政局、邯郸市明仁医院、邯郸市庞大汽车贸易公司等行业、事业、企业单位合作,搭建项目建设平台,开展多种形式合作,为深度推动基础教育、学前教育、特殊儿童教育康复、心理健康教育等社会服务做出了贡献。

  二、以学科专业为依托,发挥优势,建立特色志愿服务队伍,实现了党员志愿服务的科学化管理

  1、打造学前教育服务团队。1989年学前教育专业建立之初,便成立了邯郸市军区干休所志愿者服务小分队。二十多年来,学前专业的学生毕业了一届又一届,小分队的成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是无论春夏秋冬,每周去干休所志愿服务的习惯却坚持到了今天。同学们打扫卫生,听革命前辈讲故事,陪老人们聊天,遇到传统节日,则献上精心准备的文艺节目。

  为了推动县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教育学院选派骨干教师为成安、广平等县开展学前师资培训,不定期利用节假日到县区的幼儿园开展活动课指导。

  2、打造特殊教育服务团队。2009年建立了儿童教育康复中心,邯郸学院成为全国拥有儿童教育康复机构的三所高校之一,同年与中国残联合作,开始承担“国家贫困智障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2012年开始承担国家“七彩梦”自闭症康复项目,截至目前已对400余名智障儿童、自闭症儿童和脑瘫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康复效果达到了98%。接待咨询服务100余人次;选派专业教师到各县区跟踪培训指导300余人次。得到了特殊需要儿童家长和上级行业部门的充分肯定。

  2009年以来,以教师党员为代表的师生志愿团队,无偿为武安市特殊教育学校的盲童开展艺术教育,参加了河北省春节联欢晚会和全国特殊儿童艺术节目展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4年以我院教师团队为原型的电影《非常王者》已经完成拍摄,国内一些知名艺术家公益演出,《燕赵都市报》、《邯郸日报》、人民网等多家媒体报道了我院的先进事迹。

  2010年开始,教育学院与邯郸市明仁医院脑瘫康复中心结成志愿者服务关系,特殊教育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提供康复帮助。

  3、打造心理学服务团队。2010年11月,承办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和邯郸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指导中心。完成邯郸学院《大学生心理咨询指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手册》;与校学工部联合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培训47名学生管理者获得高级心理辅导员国家级资质,培训班级学生心理委员300余人。开展学生个体心理咨询300余人次,开展团体心理辅导30余场,受众达1800余人次;开通12355心理咨询热线服务,面向社会接听电话10000余人次,举办了20余场校内外主题的宣讲活动,直接受众人数达5000多人次,为学校师生心理健康工作和邯郸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了力量。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区发生强震,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教育学院党第一时间组织全体党员捐款,并派出心理干预志愿小分队,为支援灾区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4、打造教育学服务团队。2011年,成立假期支教志愿服务小分队,连续四年利用暑假时间赴广平县、临漳县等教育相对落后的边远村庄开展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支教活动,得到了农民朋友的充分肯定。

  此外,各专业还利用爱眼日、爱耳日、助残日、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等特殊节日,组织师生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宣传有关知识、接受咨询服务,推动了学科专业文化知识的进一步普及。

  三、取得的成绩

  2009年荣获邯郸市“优秀志愿服务集体”荣誉称号;2011年荣获河北省“志愿助残示范基地”荣誉称号;2013年荣获河北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14年荣获河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15年荣获河北省“扶残、助残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2年朱一老师荣获河北省“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2013年张丽娟教授荣获“感动邯郸教育十大人物”荣誉称号。

  在长期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中,教育学院党员志愿服务队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广大师生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专业思想更加牢固,工作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上级主管部门、行业部门也给予了教育学院很多鼓励和支持。教育学院党员志愿服务队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继续为区域社会经济建设和地方文化事业繁荣做出更多贡献。

关键词:邯郸学院,志愿服务,事迹

责任编辑:李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