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秀英:爱心馒头店 专送贫困人群

来源: 长城网 作者: 2015-06-30 17:35:52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一家名为“爱心馒头”的馒头店在南宫市开张,但这家馒头店开张却不盈利——馒头只送不卖,专送贫困人群。这家爱心馒头店是南宫市民政局退休干部贾秀英创办发起的,并专门成立了爱心基金,接受社会各界捐赠。

  “虽然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但共产党员身份永不退休。”从民政局退休后的贾秀英总觉得余热未尽,多年的工作经历,使她将注意力放在了弱势群体身上。每当流浪者从垃圾箱拣拾充饥时,她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寝食难安。夜深人静之时,她反复思索,如何尽自己绵薄之力,担负起一名党员应有的责任,回报党多年的教育和培养,让困难群众吃饱、穿暖。几经思考后,她萌发了开“爱心馒头店”的想法。

  一、克服困难,开办爱心馒头店

  万事开头难。没有资金,她四处筹措;没有场地,她多处寻觅,没有技术,她谦心求师。凭着信念的力量,一个个困难迎刃而解。2012年9月10日,秉承“爱心馒头,只送不卖”的宗旨,“爱心馒头店”开张了。但是,一些冷嘲热讽也随之而来,“你放着瘫痪的母亲不照顾,还有心思管那些不想干的人”,“‘爱心馒头店’是以爱心为诱饵,过一段时间后再卖”,“不要没事找事,领馒头的人出现意外,吃不了兜着走” ……,她没有时间理会这些闲言碎语,全身心地投入到“爱心馒头店”工作中去。每天4点钟起床开始蒸馒头,8点钟微笑着迎接络绎不绝领馒头的人。

  二、只送不卖,弘扬社会正能量

  爱心馒头店自成立以来,凡是60岁以上生活困难、老弱孤寡人员,困难下岗职工、收入微薄贫困家庭,医院治病人员陪护家属,残疾人员、流浪者、拾荒者,农村及外地来本地办事、务工人员,均可到这家从小事做起并寄望能够发扬雷锋精神的馒头店免费领取“爱心馒头”,不仅从生活上为他们解决困难,更是从精神上给予他们温暖。

  爱心馒头店不仅为贫困群体免费发放爱心馒头,并且制定了文明用语,礼仪待人,微笑服务,不歧视任何领取馒头人员,用感恩的心接待每一位前来领取馒头的人员,每天在发送馒头前,全体义工在店前列队向前来领取馒头的群众鞠躬,用温暖的心接待每位领馒头的人,做到来者点头祝福您走好,走者招手欢迎您再来。

  爱心馒头店还为城镇低保户、农村低保五保户、社会残疾人员及家庭生活困难户办理“爱心馒头领取卡”,并登记了姓名、性别、年龄、居住地址及家庭状况,建立起台帐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根据各人的困难情况给予帮助。

  三、主动上门,服务特困群体

  通过“爱心馒头店”,贾秀英与一批孤寡老人、残疾人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春节期间,文前街年近90岁的孤老杜世群,摔倒扭伤了脚,无儿无女没人照顾,贾秀英得知情况后,不仅送去了馒头,还为老人洗头、洗脚、洗衣服、拆洗被褥,用三轮车带着老人去医院看病,老人激动的热泪盈眶,逢人便说:“秀英比亲闺女还孝顺”、“党的好干部又回来了”。

  东街曹德柱老两口是聋哑残疾人,行走不便,无儿无女;南关刘文俊是孤寡老人,春节前老伴刚去世。像这样情况的困难老人有20多口,贾秀英每天按时送馒头上门。为使他们过好春节,还为他们送去米、面、油、煤、衣服、棉被、棉鞋等生活必需品。老人们都说:“没有好党员贾秀英,我们连个春节也过不好”。

  四、感恩社会,传递爱心服务链

  虽然“爱心馒头店”在成立之初受到部分人质疑,可随着每天热腾腾的馒头持续送出,质疑声慢慢消失了。贾秀英通过馒头这样的载体,把自己的爱心传递出去,而那些领到馒头的人再将爱心扩散。许多领馒头的老人都早早来到馒头店,帮着义工们打扫卫生。还有的老人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前来,有邻居获悉后就赶来代领。

  “爱心馒头”犹如一颗颗爱的种子,在受助者的心中生根发芽。受助者吴女士在自己领“爱心馒头”的同时,还主动帮两位行动不便的邻居领取并送到家中;受助者盖立水受到“爱心馒头”的熏染,主动把哥哥接到城里的出租房,毅然挑起了照顾哥哥的重担……。

  在职干部、大学生村官、在校学生、个体老板等社会群体纷纷前来当义工,帮助贾秀英搬运面粉,打扫卫生,分发馒头……。他们说“贾秀英的事迹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我们也要以实际行动把这种精神传递下去。”

  两年8个月来,爱心馒头店共做了31万斤馒头,耗资47万元,送出馒头134万余个,受益人数达29万余人。爱心馒头店更是成为了南宫市的“爱心中转站”:社会上的很多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都依托爱心馒头店,两年来,组织开展针对孤儿生活、贫困学生和偏远农村残疾特困等群体的资助活动30多次,受助人员上千人次,捐送各种物资达15万多元。 “爱心馒头,只送不卖。”这句温暖人心的口头禅在南宫广泛传颂。

关键词:贾秀英,南宫,爱心馒头店

责任编辑:郭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