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野老兵尹景洲:连续两月日行军40里内不休息
借着河边一个破败茅房的掩护,我把身子藏在墙后面,伸出右胳膊端着马步枪向对面的敌人开枪射击。从小我就觉得我的爷爷和别人不一样,比如我的爷爷特别艰苦朴素,他穿的衣服一次次打补丁,袜子破了自己动手补。 ▲尹景洲老人描述他受伤时正在端枪射击。 老兵档案 姓名:尹景洲 年龄:91岁 住址:北京市丰台区海户西里 讲述·老兵 15岁参军抗日藏身百姓家 我叫尹景洲,河北博野县东章村人,今年91岁了。我是1939年9月参军的,是冀中九分区三十三团(后改为九分区三十四地区队)一连六班战士。我在部队里当过副班长、班长,还有政治干事。那时候我年纪小,行动敏捷,论跑的速度我们班没有人跑得过我,所以指挥员的命令下到哪里我就打到哪里,战场上我不知道害怕,打起来速度比别人快。 参军的时候,我是村里的积极分子,主动报名参军起“干部带头作用”。1939年从我参军那会儿开始,战争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部队就进山化整为零。比如,一开始我所在的冀中九分区,主要集中在河北任丘、博野、蟊县等8个县范围内活动,但是化整为零后,就由九分区改成地区队了。平时我们穿着便衣,生活在老百姓家里,有句话说“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所以我们基本都生活在遍布敌人岗楼的村子里。我们在暗,敌人在明。白天,是敌人的时间;晚上,是我们的时间,我们和敌人打起“秤砣战”、“门帘战”。 “秤砣战”指的是,我们因为缺枪少弹,就乔装打扮,比如化装成做小买卖的生意人,用秤砣为武器去夺敌人的枪弹。“门帘战”指的是,我们平时就生活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白天养精蓄锐“猫”在藏身之地,只要敌人不发现我们,我们就不会主动掀“门帘”现身,除非是让敌人发现踪迹了。有一次,有个战友被进屋的日伪军发现了,他立即打死对方,然后成功突围,沿着村里的河和日伪军展开斗争。 老百姓豁出命来保护我们 那时候,我们打仗的日子是真的苦。最开始当兵的4年,我都是和衣而睡,有时就是打个盹而已。有一次,连续两个月每天都是行军,40里内不休息。现在回想起来,部队化整为零我们穿着便衣在村里生活时,真是得到了老百姓的照顾和维护,他们和我们完全一条心,和我们拧成一股绳,是豁出命来保护我们,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当时寸步难行。比如我自己,当时我藏身在一个叫景庄的村子里,白天就躲在一个村民家的地下室里,他们按时送饭给我吃,照顾得非常细心。还比如,有一次,汉奸队在村里发现了伤病员的痕迹,就折磨村民让他供出来,可汉奸队把村民的腿刮得都露出骨头了,村民咬紧牙关就是不说。 至今让我想起来最觉得痛心的一次战斗发生在1940年6月的一天,我们冀中九分区三十三团出动了几个连,用“运动战”方式,在敌人经过的地方狙击他们。那场战斗是从清晨四五点开始打响的,一直打到下午三四点,虽然是大平原,但我们借着道沟子等地形掩护,消灭了100多名敌人,而我们自己伤亡极少。就在我们大获全胜,准备撤离时,从保定赶来增援的日军到了,他们弹药充沛,而我们多的人手里也就五六发子弹,并且我们已经打了大半天了。后来的战斗中,我们伤亡惨重,仅我们连,除我们六班只有班长牺牲外,四班、五班全没了。 突围战手臂留下四个弹孔 子弹从右手虎口打入,从手腕处飞出,再由小臂处飞入,最后从肘部飞出。这颗子弹,瞬间在我的右胳膊留下4个弹孔,当时是我在战场上距离敌人最近的一次,双方仅隔着只有两三米宽的护城河,时间是1943年3月26日清晨。 前一天,按照部署,我们所在的部队赶到河北省蠡县南玉田村附近,准备伏击即将途经此地的一股日伪军。不过,当天敌人并未出现。休整一天之后,部队决定于3月26日清晨四五点拔营离开时,却被路过的另一股日伪军包围了。 借着河边一个破败茅房的掩护,我把身子藏在墙后面,伸出右胳膊端着马步枪向对面的敌人开枪射击。突然,我趔趄了一下,右胳膊耷拉下来了,当时也没觉得疼,就觉得胳膊不管用了,地上全是血。战友接过我的枪接着射击,我自己用一个卫生包简单包扎了伤口。这时,部队开始突围,我用左手托着右手腕冲了出去,跑出几里地在其他村子藏身之后,就陷入昏迷了。 因为缺医少药,子弹留下的贯通伤反反复复始终不能痊愈,甚至伤口里一度爬满蛆。治疗了一年多后,伤口终于痊愈了,但是胳膊短了一截,留下坑坑洼洼的枪眼。我于1945年5月重新回到部队,但因右手端不了枪了,抗日战争结束后便回到老家村里工作。 讲述·女儿 父亲常跟我说干活别偷奸耍滑 我叫尹素瑞,是尹景洲的二女儿,我今年58岁了。爸爸参加抗战时的经历不怎么和我们说,我们小时候知道得也不多,但就觉得爸爸对我们的教育和别人家不一样,他总是要求我们姐弟仨要上进,上学时要认真努力,工作了要认真负责,积极入党。 1983年开始,我在全聚德和平门店工作。那时候我是餐厅班长,每天早来晚走,提前半小时到岗做准备工作,下班根本就没个点儿。父亲常常和我说,干活别偷奸耍滑,要高标准要求自己,向党组织靠拢,所以我在工作中绝不偷奸耍滑,不但自己认真做好每天每项工作,还要求服务员都高标准做好自己的工作。如果遇到客人投诉服务员的服务质量,我一定会专门上门去道歉。 从2004开始,10年来我专职照顾老父亲。现在,我的父亲心态很好,生活作息特别有规律,尽管已经91岁了,可是人很精神,耳不聋眼不花,气色红润,思维清晰,每天下楼要和老伙伴们聊个天。我就觉得,我现在最大的任务就是照顾好我的老父亲。他们那一辈的精神,我们以及后代子孙都会铭记在心,并传承发扬下去。 讲述·外孙女 我会把爷爷的故事告诉下一代 我叫陈静,今年32岁,是尹景洲的外孙女,尹素瑞的女儿。我从小跟随姥爷姥姥生活,平时称呼姥爷为“爷爷”。小时候,我听过爷爷的故事,但并不是很多,爷爷并不是一个擅长表达的人,他提起得不多,但他胳膊上留下的枪伤,对我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个故事。 从小我就觉得我的爷爷和别人不一样,比如我的爷爷特别艰苦朴素,他穿的衣服一次次打补丁,袜子破了自己动手补。爷爷有一件老头衫,穿得旧得都透明了,还不舍得扔掉。小时候的我,对此不以为然。有一次,我把运动鞋穿坏了,就想扔掉再买一双新的,结果爷爷悄悄给我补好了,我还找理由说补的地方穿着不舒服,坚持买了一双新的。现在想起来,特别后悔这件事。我长大之后,发现自己在这一点上深受爷爷的影响,日常生活中,我非常注意节约用电用水,在单位里节约用纸,可能会让一些90后看不惯,就像当年我无法理解爷爷一样,可是我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继承了爷爷的一些精神。 我大学毕业后,进入新华社工作。和爷爷一见面,他就对我说:“工作上一定要认真负责,不要想着多得到一些什么,应该是想着多付出一些。”我觉得爷爷就是这样的人,他没有强求得到更多的待遇。 爷爷让我自豪,其实现在爷爷也为我自豪。他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很为我高兴,总是鼓励我好好工作。我想,爷爷的精神不仅我会继承下去,我也会把他的故事讲给我的孩子听,让老一辈的精神一代代传下去,发扬光大。 |
关键词:老兵,博野,尹景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