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新闻排行

京津冀顶层设计蓝图:未来生活 异地“同城”

来源: 长城网 作者: 2015-07-10 14:49:35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近期诸多连接京津冀三地的轨道交通规划,已经让人们看到三地同城的可能性。

历经一年时间的沉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通过审议。这意味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层面的战略,已经绘就出顶层设计蓝图。自去年起,京津冀三地在政府和企业层面的合作层出不穷,现如今更是进入加速阶段。

随着细则落地的临近,相比于产业转移等战略层面的动作,三地居民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将会为生活带来的颠覆性转变更为关心。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三地生活同城化,三地居民将会收获怎样的利好,不仅是业内专家关注的焦点,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

以大带小,三地均衡化发展

众所周知,京津冀三地的差异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更反映在居民的生活中。在业内专家看来,如何更好地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仅是北京非核心产业疏解,更是三地的均衡化发展。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但因为各区域之间发展落差比较大,疏解难度很大。北京有产业转移需求,但其他地方未必具备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因此要实现协同发展,另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要补齐区域之间的短板。”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刘伯正认为。

在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看来,研究区域发展问题,核心就是城市之间的关系。他表示,三地协同发展一定要解决基础设施的投入问题,尤其是特大城市30公里的半径辐射圈。同时,要改善三地关系,必须要形成高密度的郊区立体交通网络设计和建设。

“三地的差距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方面,如何解决北京与河北之间的公共服务差距,是一个核心问题。虽然通过市场、引导和规划可以找出清晰的思路,但是这其中涉及难以协调的利益关系,也是目前三地协同发展中的难题。”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也表示。

他同时还指出,未来要更多地依靠产业转移,引导人群疏解,这样首都功能疏解才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应。

三地同城,城际轨道先行

实际上,近期诸多连接京津冀三地的轨道交通规划,已经让人们看到三地同城的可能性。京唐高铁、密涿高速等交通干道的开工和加速建设,将会更加便捷地连通京津冀三地,为三地同城奠定基础。

“现在每天上下班,基本上只有通燕高速和京通快速路,由于人多车多,平时50分钟不到的车程就需要1个半小时。”家住河北、工作在北京的孙先生在提到通勤情况时表示,每天往返两地的通勤让京通快速路“苦不堪言”。

但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逐步推进,未来居住在环北京周边的居民们将会享受到更为便捷的交通条件。

在连接京津冀三地的城际铁路中,京唐城际将于年内动工,出京首站定点香河。据了解,京津冀之间更早规划的京张城际铁路也即将启动。

同时,北京地铁已确定直通河北。而北京与河北间公交线路的互通以及公交卡的连通,更为居民的同城生活提供了便利。

刘伯正透露,在公路网络方面,京津冀地区也将打通高速公路的断头路,消除国省干道的瓶颈路,未来京津冀居民出行将会越来越方便。

协同发展,公共服务是关键

“能否提高河北的公共服务水平,弥补京冀两地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肖金成在近日举办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上表示。

在国家行政学院经济部主任张占斌看来,除了交通条件的进一步改善,推动京津冀三地资源重新配置,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是推进三地协同发展的必然趋势。“很多人不愿自动疏散,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能够在北京享受好的公共服务,而到了别的城市都没有。”

更为重要的是,相比于交通条件,教育、医疗等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则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居住质量。

“从日、韩的首都经验来看,一定需要政府带头。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最大变化就是政府已经开始调整包括交通、医疗、卫生、教育,甚至文化在内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区位。”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杨开忠表示。

目前,不仅政府层面在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河北多地已经在尝试与北京医疗机构和学校展开合作,提升当地的居住环境,以此吸引产业、人才落地。

据权威媒体报道,5月以来,已经有北京中医医院、首都儿研所与河北相关医院达成合作意向。北京卫计委已赴河北考察,深化京冀医疗合作相关事宜。而未来医保在京津冀三地的流通,也成为了必然趋势。

未来伴随着京津冀医保互通等机制体制的转变,公共资源将会在三地更为顺畅地流通,更为彻底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产业落地,三地同城的长久支撑

实际上,相比于异地奔波的上班族,能够在居住地解决就业,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在不少业内专家看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将表现为以北京为核心,多个副中心环绕发展的格局。在副中心这个区域里,将形成以特色产业为主导,居住、生活配套齐全的宜居区。

其中,产业转移和发展将成为拉动河北经济增长的关键。而对于已经拥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区域更有可能吸引人口、商业、医疗等配套落地。

“未来北京将呈市郊化发展趋势。不仅将拥有通州一个副中心,在六环周边,将形成多个各具区域特色的城市副中心。而对于这些副中心来说,需要将人口、住宅、商业等统筹完备,努力实现资源均衡,只有这样才会带来美好的都市生活。”杨开忠如是说。

肖金成也认为,拥有体制创新、基础设施完备和一定优惠政策的产业新区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受益。而从区域方面考量,香河、燕郊、大厂的“北三县”具备显而易见的优势,一定会受到市场的青睐。

关键词:同城,顶层设计,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疏解,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

责任编辑:逆时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