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渤海潮评

英雄需要铭记,更需要传承

来源: 长城网 作者: 韩骞 2015-07-15 08:59:38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长城网系列网评之二十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一首《英雄赞歌》,道尽了抗战英雄的血与泪,也唱出了我们对抗战英雄无尽的怀念与哀思。

  70年前的那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无数的抗日英雄高扬民族大义,舍生忘死、精忠报国,成为那段艰苦岁月里百姓心中的精神领袖和信念支撑。值此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拿什么铭记历史,拿什么警醒未来。抗日遗址已然颓败,抗日精神又显虚幻,唯有一个个鲜活的、生动的抗日英雄形象让我们始终铭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赵一曼,铁骨铮铮抗日到底的夏云杰,钢铁战士杨靖宇,誓死不当敌人俘虏的狼牙山五壮士……一个个响当当英雄名字的背后是一段段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事迹。还有那无数叫不出名字的无名英雄,是他们用汗水和鲜血为抗战胜利铺平了道路,才迎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

  铭记历史,就是铭记历史的缔造者。虽然“千古大业,征战沙场,民族豪情、救人水火”的英雄已然不在,但是留在我们记忆深处的“英雄作为”依然鲜活。“英雄作为”昭示和张扬着一种震动灵魂的感动,由英雄精神感知时代的跳动,由豪杰感知人格的魅力,由强者感知生命的力度——这就是英雄留给我们的风骨和证明。

  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我们已经许久不用“英雄”这个字眼了。有人说“英雄乱世生,盛世无英雄”,笔者却不敢苟同。诚然,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刘胡兰、王若飞是英雄,难道铁人王进喜、公仆焦裕禄就不是英雄了吗?难道我们每一个普通人见义勇为、拾金不昧、无私奉献就不是英雄了吗?英雄只是大众心理的一种概念诠释,我们现在思维定势的英雄人物大都定格于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显赫人士,反而忘了滋生英雄的泛泛人群,英雄衍生于世俗。既然英雄可以不问出处,那么英雄也可以不分作为,只要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带着英雄感的自我超越,恪尽职守,践行道德,我们何尝不是自己的“英雄”。

  今天,“英雄”并未离我们远去。殊不知,我们举办的“感动中国”,“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寻找最美村医”,“优秀县委书记评选”等等一系列活动,树立的先进人物、榜样、标杆不也是我们身边的“英雄”吗?

  英雄需要铭记,更需要传承。虽然每个时代对英雄的解释不同,但“英雄所见略同”,英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一个社会的价值标杆。在这个价值多元、观念多变的当下,我们急需英雄的风向标引领,争做新时代的英雄!(韩骞)

关键词:抗战英雄,历史,民族

责任编辑:纪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