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频道 >> 专题库 >> 专题新闻

写在电视剧《太行山上》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之际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闻理 2015-08-05 10:17:1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巍巍太行山,绵延八百里。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毅然决然扛起了抗日救亡的大旗。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八路军一二九师将士,在红色太行上挺起了中华民族最坚强的脊梁,谱写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今天,在全国上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河北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隆重推出电视剧《太行山上》,这是我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精神,推动河北文艺繁荣发展的又一重大成果,对于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共筑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电视剧《太行山上》,秉持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严格尊重历史真实,以广阔的视角、宏大的叙事,全景式展现了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团结带领太行山军民,同仇敌忾、患难与共、不畏艰险、浴血奋战,建立赫赫功勋的光辉历程。全剧通过真实再现首战阳明堡、出击神头岭、再战响堂铺、伏击香城固、百团大战等著名战役,叙写了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老区人民英勇抗战的英雄史诗。咀嚼作品,体味意蕴,有几点感受,与观众分享。

  感受一:艰苦卓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始终牢记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牢记中国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和自由、捍卫祖国主权和尊严建立的伟大功勋,牢记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伟大贡献。从1937年7月7日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到1947年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发动鲁西南战役、挺进中原,电视剧《太行山上》时间跨度达十年,囊括了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全过程。在八年抗战中,日寇拥有飞机、大炮、坦克等先进武器,装备精良,而八路军只有小米加步枪,粮食弹药更是极度匮乏,甚至连保暖的衣服都无法得到基本保障。剧中刘伯承率领的部队在开赴前线时,大部分战士拿的是大刀、钉耙,连步枪都很少,小战士粮袋中只有草根,没有一粒米一把粮。即使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我们党领导的八路军,没有屈服,没有放弃,以机智的战术、顽强的斗志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夺取了阳明堡、响堂铺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日军的一次次“扫荡”,取得了歼灭日伪军42万余人、解放县城109座的辉煌战果,缔造了“9000将士进涉县、30万大军出太行”的不朽传奇,真实反映了中国东方主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伟大贡献。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明白,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艰苦卓绝的抗战,就没有我们的民族独立和国家强盛。今天,我们要时刻铭记革命先辈付出的艰辛、做出的牺牲,继续发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不懈奋斗。

  感受二:中流砥柱。“砥柱中流障怒涛,折冲千里独贤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电视剧《太行山上》生动展现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立即奔赴太行山区与日寇展开了浴血奋战。在敌后抗战中,八路军始终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剧中陈锡联指挥阳明堡战斗,一举摧毁日军飞机场,有力地支持了忻口战役;七亘村两次设伏,打击日军的辎重队,解救了娘子关被日军包围的国军部队。正是八路军战士“人在阵地在”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才筑起了我们民族坚不可摧的抗战长城。特别是当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时,在面对国民党消极抗战、积极反共,阎锡山停止对八路军武器、弹药供给的情况下,八路军仍主动发起震惊全国、闻名世界的百团大战,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与日寇血战到底的信心和决心。数据显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抗击着约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主战场。在那个内忧外患的年代,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自觉担起历史使命,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维护民族利益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最勇敢。正是中国共产党着眼大局积极倡导、诚心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才创造了“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义无反顾投身抗战洪流”的全国抗战有利局面;正是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抗战路线、持久战战略方针和敌后游击战争的灵活战术,为全国军民指明了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正是中国共产党以自己富于献身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在中华民族的危亡时刻,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这一中流砥柱,才力挽狂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感受三:人民战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抗战胜利最深厚的伟力。人民战争是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重要法宝。《太行山上》的主题曲唱到:“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千山万壑铜壁铁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山的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纷纷拿起武器,踊跃参军参战,积极参加生产,倾心倾力支援抗战,使猖獗一时的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在这部片子中,既有为了保护受伤的战士不暴露,捂死自己哭泣孩子的妇女主任李才青,也有誓死不说出八路军战士藏身地的老百姓,更有前赴后继参加八路的父子兄弟。这些感人事迹,充分体现了老区人民与子弟兵血浓于水的鱼水深情。在太行山艰苦的战争岁月里,我们党始终坚持依靠人民、发动人民、把人民放在第一位。正因如此,老百姓才把“最后一把米拿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拿来做军装、最后的亲骨肉送去上战场”,正是有了人民无私的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才得以凝聚起全民族的力量,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这一切无不印证出“兵民是胜利之本”、“民为邦本”的真谛。70年过去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始终没有变,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始终没有变。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一如既往地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让我们的党永葆生机,才能使中华民族永远强盛。

  感受四:伟大精神。“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电视剧《太行山上》在塑造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光辉形象的同时,还不惜笔墨,刻画了一批普通人物的英雄形象,如率先冲锋而牺牲的772团团长叶成焕,面对敌人军刀英勇赴难的女战士,冒着枪林弹雨支援前线的老乡等,让广大观众感受到了中华儿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心。“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正是在这一伟大精神的引领下,我们的民族摆脱了列强的压迫,获得了独立;正是在这一精神的引领下,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伫马太行侧,十月雪飞白。战士仍衣单,夜夜杀倭贼”。一部《太行山上》,一曲英雄壮歌。回首过去,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展望明天,我们要珍视和平、警示未来。伟大的抗战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将激励着我们为实现“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前进、奋斗不息。

关键词:太行山上,中央电视台,播出

责任编辑:纪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