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印·寻访]沧州老人帮父亲写回忆录重现烽火岁月
《血印》大型专题报道之四十八
王月波老人。长城网 吕晓红 摄
王青梅向记者讲述帮父亲写回忆录,重现烽火岁月的始末。长城网 吕晓红 摄 长城网7月30日讯(记者 吕晓红 王培炎 见习记者 石柳月 张明皓)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在抗日战争时期,燕赵大地硝烟滚滚,英雄儿女同仇敌忾,前仆后继,谱写了一曲曲威武壮人的乐章。近日,“血印”——河北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长城网特别报道组来到沧州市,走近抗日老兵王月波,聆听他的女儿王青梅向记者讲述帮父亲写回忆录,重现烽火岁月的始末。 今年94岁的王月波,1922年出生在河北省武强县乐郊村。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抗日游击队,经过八年抗日战争和三年解放战争,至今已有近70年党龄。 说起帮父亲写回忆录这事,王月波的女儿,今年70岁的王青梅告诉记者,随着年龄增长,父亲内心怀旧的思想也日渐增长,特别是200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以来,各报刊、影视、媒体刊登播放了有关抗战的文章、影片,更引起他对那段生活的回忆。当时,王青梅的脑海里萌发了一个想法,劝父亲把这段烽火岁月写成回忆录,以便教育后人,珍惜现在的生活。“当时说完也没太在意,便搁在脑后。” 王青梅说,真正促使她付诸行动是父亲的一次次惊梦。她说,有段时间,父亲夜里经常做梦,并且有时候大喊大叫,还踢脚伸胳膊的,动静很大,常常把别人吵醒。更有趣的是,深夜曾两次从床铺上滚了下来,把家人吓得够呛。问他怎么回事?他说:“跟鬼子又打起来啦!”王青梅觉得,跟日本鬼子打游击的历历往事在父亲心中挥之不去,他的思绪又回到了抗日战争的岁月中。 王青梅说,有一位友人曾告诉她,老人的亲身经历是一笔宝贵财富,随着父亲年龄的增长,她有了种紧迫感,要抓紧时间把父亲的这段亲身经历整理出来。 王青梅告诉记者,其实写回忆录的过程也并不是一番风顺。她说,听父亲王月波说得很动人,可是,写出来就缺味道,来龙去脉交待不清,总觉得不是那么回事,自己跟自己着急,写了撕,撕了又写,不知浪费了多少稿纸,在别人眼里是极简单的事,可对她来说却成了老大难,有时心里还打起了退堂鼓。 克服了各种困难,经过多半年的时间,王青梅终于完成了父亲的回忆录《烽火岁月》。她说,既然做为史料就要力求真实可靠,曾担心老父亲的回忆是否有差错,为此她还认真地查阅了“泊头市志”,经核实,父亲叙述的献交县抗日期间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基本相符无误。 “书里讲述了父亲如何由一个普通人在革命的烈火中成长为一名革命战士。”王青梅说,书中记录了父亲第一次见到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齐家庄突围脱险、马庄地道战、接受敌工培训等许多故事。 王青梅说,父亲对烈士(战友)有着很深的革命情结,和他一起的战友都牺牲了,父亲总是告诫孩子们,今天的好日子来之不易,是多少人牺牲了宝贵的生命换来的。他们为了什么?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下一代,所以我们活着的人不能忘记他们,要感激他们,怀念他们。 |
关键词:血印,烽火岁月,回忆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