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印·新貌]前南峪继承抗大精神 人民生活换新颜

来源: 长城网 作者: 王培炎 石柳月 张明皓 2015-08-31 09:34:21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血印》大型专题报道之七十二

  长城网8月30日讯(王培炎 记者 石柳月 张明皓)前南峪位于河北省邢台县西部的浆水镇,据邢台市区60公里,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由延安辗转迁址到浆水镇前南峪,留下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邓小平、刘伯承、罗瑞卿及抗大学员生活、学习、战斗的峥嵘岁月。日前,“血印”——河北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长城网特别报道组走进了邢台县前南峪,一同感受了老区人民自改革开放以来日新月异的变化。

前南峪村全景

  前南峪村全景。长城网 张明皓 摄

前南峪村新貌

  前南峪村新貌。长城网 张明皓 摄

  记者来到前南峪,映入眼帘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一望无垠的林海。7平方公里村域内,8300亩山场,83个山头,72条沟谷,疏密相宜地种植着480万株树木。全村1340人,人均拥有3600棵树。森林覆盖率达到90.7%,植被覆盖率达到94.6%,山地利用率达到98%。

  勤劳的前南峪人,不仅追求绿,而且向往美。村口绿色长廊两侧的花园内,彩色斑斓的鲜花多姿多彩,赏心悦目。花园附近有两个大小不同的人工湖,碧波荡漾,波光粼粼。离湖面不远,是一座930亩的大果园,栽植着从国内外引进的时令水果。大果园连接着山场上5300亩的更大果园。果园周围,青山巍巍,峡谷幽深,瀑布高悬,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

  在林海和花园之间的山脚下,坐落着一座富有城镇化气息的村庄。笔直的柏油路两旁,整齐地排列着两层别墅式小楼。红色的屋顶,乳白色的墙面,颇为别致。每座小楼建筑面积186平方米,有一间宽敞的客厅,五间舒适的卧室。厨房里置放着秸秆燃气灶具,用于做饭、取暖。

  在前南峪,设施齐全的幼儿园、小学校、医务室,商品丰富的便民超市一应俱全。文化广场经常开展村民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寓教于乐,陶冶情操。健身广场置放着各种健身器材,开展各种体育活动。据当地村民向记者介绍,村里的生活条件比城里一点不差,生态环境比城里好得多。以前村里人想往城里搬,现在城里人想来村里住。

  前南峪的第一产业,主要是林果业。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全村板栗树已种到13000棵,但长势不旺,产量很低,每棵平均产量只有一公斤。为提高板栗产量,当时的村党支部书记带着干粮,千里迢迢把位于冀东昌黎县的省果树研究所专家请上山。在专家的指导下,村民对板栗管理采取一整套改革措施:改自由生长为实膛修剪,改实生繁殖为优种嫁接,改稀疏种植为适当密植,使每棵板栗平均产量达到17公斤,质量也明显提升。接着,他们又引进优良品种,从单纯种植干果扩展到种植鲜果。而今,全村果品年收入由原来的4万元增加到686万元,而且呈现持续增长的势头。

  前南峪的第二产业,是从矿产加工业起步的。利用山上的矿藏,村里先后办起了12家企业。有些企业在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带来对环境的污染。三家效益最好的化工企业,都是污染最严重的企业,天天冒黑烟,流黑水,排黑渣,放臭气,污染空气、水源、土壤。是要金山银山,还是要绿水青山?干部和村民经过反复讨论,终于痛下决心,关掉污染企业。随后,他们利用当地资源,办起具有现代设施的板栗加工厂和冷藏库;与天津科技大学合作,开发出板栗小包装系列产品,正准备开发板栗糕、板栗饮品;利用丰富的蜜源,办起了蜂产品加工厂……目前,前南峪农产品加工业收入已达上千万元。

  前南峪的笫三产业主要是旅游服务业。前南峪既是全国百佳红色旅游景点之一,又是全国百佳绿色旅游景点之一。他们利用红绿两种旅游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农村旅游景区。红色旅游,利用抗大旧址,修建抗大纪念碑、抗大陈列馆、抗大碑林,让游客在这里感受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绿色旅游,则利用村内外的自然资源,打造在城里难以见到的各种景点。如今,全村旅游业仅门票就收入860万元。前南峪被国家旅游局授为“全国AAAA级旅游风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前南峪随着一、二、三产业的长足发展,特别是二三产业的崛起,全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增长。2014年同1978年相比,总收入从16万元增加到19860万元,增长1241倍。公共积累从24万元增加到9800万元,增长408倍。人均纯收入从57元增加到10600元,增长185倍。

关键词:血印,新貌,抗大,前南峪

责任编辑:纪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