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生山间四季流——走进鹿泉水峪村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 韩莉 2015-09-07 08:39:39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水峪村一角。 田瑞夫摄

  水峪,顾名思义,水意充盈的山谷。水峪村,位于鹿泉城区西南10公里的山区,东南西三面环山,村中及周边山涧中泉眼众多,走在蜿蜒村路上,时时能听到汩汩水声,历代文人墨客对其多有美赞,更有“群山苍翠,岭峪起伏,泉生山间,四季长流”的赞誉。

  水峪村有百余栋历经百余年风雨依然保持原有韵味的红石房。蒙蒙烟雨中,随老乡沿山路到山顶,远眺水峪,一条据说是太平河源头的小溪穿村而过,将村子隔开,南侧为充满时尚气息的新村:砖房、阔路甚至小楼,而溪北则是由上街、下街、后边巷、庙巷、武巷、下武巷、四巷和十字街口组成的老村,巍巍拱门,寥落小院,斑驳红砖墙掩映在绿树中,错落于坑洼小路尽头,古朴而静谧。

  老村的数栋深红色石块建造的房屋依山而建,映衬着深色天幕,散发着神秘的气息。据说,这些石头房都是就地取材,基本上是上下两层的“板楼”。所谓“板楼”,就是用木板将房子隔成上下两层,类似城里的“跃层”。一栋北屋之外,往往还要修建东西厢房,厢房也是“板楼”。北屋和厢房的屋顶,都是用粉煤灰打过,很结实,使用多年也不会漏雨。

  村民们说,石头房子在建造中,尽量不用泥浆,一些拱门纯系“干插”而成,不用任何泥浆粘连,但由于排列有技巧,十分精致坚固。村里的房子普遍都是“百岁高龄”,最古老的一处院落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如今依然可以正常使用。不过很多村民因为感觉老屋采光等方面不如意,陆续告别老宅,去新村盖起了砖房,如今精通盖屋技术的石匠们越来越少,因为砖比石头平整亦好操作,盖出来的房子看着也整齐。走在老村中,除了纳凉的老人,很少遇到年轻人,让人心中未免生出几分寥落。78岁的刘兵书老人说:“俩儿子4个闺女都在外头上班,很少回来,就我和81岁的哥哥舍不得离开老宅子。”

  据传,早在隋唐时期,就有人在水峪垦荒、游猎、搭茅屋居住。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窦建德曾在此地点兵,留下“立石洼中巨石栽,本是窦王点将台”的民谣,其站立过的巨石至今依然还在。到了明代,村民们纷纷就地建窑烧石灰,采掘附近红石,修建房屋。

  听老乡“说古”,无不提及村里东姓举人。同治年间,水峪村东纪武,习文练武,曾在正定府乡试中,考中秀才,后在直隶保定府会试中中举。现在还有他当年练功时用的耍石两块,大的重三百五十余斤。东瑞亭为东纪武后人,我们跟随他来到村正中老宅,门口高高青石阶上荒草没膝,房门砖雕被风雨摧残已经模糊,细辨是石榴与鱼,寓意应是多子多福、连年有余,而房檐两边则刻有“甲”、“子”字样。东瑞亭说,这里原是二进宅院、大瓦房、宋式门窗,二层木板楼,系同治三年(1864年)建,清末翻修改成平房。红石砌墙、青砖加垛。屋子的房顶和墙壁等都用红色石块建成,石块的大小和形状不尽相同,显然经过认真挑选,精心布局。

  水峪,泉多石多碑也多,在一块写有“皇清显考登侍郎赵公之墓志”的碑前,东瑞亭说,“清朝道光十七年,这里闹蝗虫和干旱,百分之八十人家没有吃穿,饿殍遍野,一姓赵的善人带头号召大户人家捐东西救济穷人,老百姓觉得是义举,上报官府请求赞誉,特给予登侍郎称号。由此,也可看出我们这里民风的淳朴。”

  穿行村中,有鸡鸣狗吠声,有牲畜粪便味道弥漫。一挑担老汉抓一把新打的核桃塞给我们,真有采菊东篱、古风悠悠的意境……

关键词:板楼,东姓,四季,东瑞,水峪村

责任编辑:张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