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楷模】“拼命书记”范振喜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 李建成 2015-09-08 09:07:38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开栏的话

  弘扬榜样精神,凝聚前行力量。

  为全面展示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实践、新成果,今天起,本报推出“燕赵楷模”专栏,集中宣传一批典型人物、典型群体和典型单位。他们作风上坚守原则、严于律己,工作中脚踏实地、敢于担当,是践行“三严三实”的榜样;他们攻坚克难、抢抓机遇、扎根基层、无私奉献,是发展、团结、奋斗的榜样;他们在落细落小落实上有思路、有举措、有行动,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

  他们引领风尚,他们是燕赵楷模。

  这些典型有的是新近培树的先进标杆,有的是老典型又有新作为,从他们身上我们能感受到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和奋发有为的斗志。我们希望这种精神和斗志能够广泛传播开来,不断激发全省干部群众抢抓新机遇、建设新河北的信心和热情,为全省上下加快形成“树正气、讲团结、聚合力、促转型”新局面作出新贡献。

  9月5日,刚刚受中组部邀请到北京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归来,滦平县周台子村党委书记范振喜就将自己所看、所感向全体村民作了汇报。多年来,每次外出参加重大活动回来,范振喜都会第一时间讲给村民听。在他看来,他代表着周台子,村里的大事小情应该让村民知晓。

  今年53岁的范振喜,身患血癌、脑梗塞、干眼症等疾病20余年,做过3次大手术,每天吃16种药。虽几经生死,他却以超乎寻常的毅力和一心为民的追求,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将“一穷二乱人心散”的周台子村,建设成为生活富裕、村风文明,被誉为“中国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典范”的“承德第一村”。

  秉持一颗公心干事,良心不亏、底气才足、看得才准

  周台子村曾面临三次重大抉择,每一次,范振喜都顶住压力,冲破阻碍,引领全村走上正确发展道路。

  1987年,周台子村人均收入不足400元,村集体欠外债8万元。村党支部书记没人愿意干,党员和群众将信任给了25岁的退伍军人范振喜。

  范振喜深知,集体经济是强村之本。当时村里有几个零散矿点,镇里都承包给了个人,村集体一点收入没有。范振喜的二哥范振礼是村里的开矿大户,一年收入有8万元左右。

  范振喜思来想去,决心拿二哥“开刀”,收回矿点归集体管理。

  “别人当干部,我都能包矿;你当干部却先坑自家人,我没你这个亲兄弟!”范振礼一听范振喜要收回矿点,火冒三丈。

  范振喜一次次往二哥家跑。“我是你亲弟弟,但也是村支书。你多挣钱只是咱家的福,可大伙儿把我推到支书这个位置上,我就得为全村人谋福。”

  面对义无反顾的范振喜,二哥最终交出了矿点,由村里统一管理,但也从此不再认他这个弟弟。

  其他矿点见范振喜秉公办事,都主动完善了合同,理顺了承包关系。这次收矿,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奠定了第一块基石,用这“第一桶金”,村里栽果树、垒大坝、翻盖学校,周台子村开始变了模样。

  2004年,坐落在周台子村的国有启星矿业改制,许多人找到范振喜,动员他以个人名义买下来。

  这是难以抗拒的巨大诱惑!每年至少有几千万元的纯利润,几年下来就是亿万富翁。可这也是村集体经济获得更大发展的一个机会。

  面对选择,范振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通过改善经营,到2010年,周台子村年生产总值超4亿元,实现利税8000多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

  2013年,周台子村铁矿年产值近3亿元,而范振喜却决定把矿卖掉。尽管范振喜在村里颇有威望,但对于这个决定,仍有不少村民骂他是“败家子”。

  彼时钢铁行业还未进入“寒冬”,但经常外出考察、坚持学习的范振喜敏锐地意识到,单纯靠铁选业,发展不能持久。为了统一思想,他一次次组织村民代表大会,帮村民分析经济形势,梳理发展脉络。

  最终,经村民表决同意,铁矿以3.6亿元的价格被成功拍卖。靠着这笔收入,周台子开始对外金融投资,现在每年稳定收入1500万元以上。

  事实证明了范振喜的眼光。铁矿拍卖不到半年,铁精粉价格暴跌,现在更是跌破成本价,每生产1吨赔100元。对于范振喜当时的决定,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

  “秉持一颗公心干事,良心不亏、底气才足、看得才准。”范振喜说。

  秉持一颗廉心做人,才能真正赢得群众信任

  在周台子村廉政教育展室,保存着一张发票。村里买一个56元的插线板,发票上签着村“两委”5个人的名字。

  周台子村的“家底儿”越来越厚,但花钱“抠”得越来越紧。范振喜和村“两委”班子研究制定十几项规章制度,做到“大事村民代表说了算,小事由理财小组监督,不瞎花群众一分钱”。为了让财务更加公开透明,村里由一支笔签字改成五支笔签字。只要是村里的工程,无论大小,村“两委”班子的亲戚一律不允许沾边。

  范振喜常说:“我是党员,又是村里的当家人,必须走得正,行得端。”

  村里有十几亿元集体资产,范振喜的福利与普通村民一样。他妻子是家庭妇女,儿子在外地工作,亲属没有一人在村办企业和村班子工作。

  按照滦平县1995年出台的有关规定,这些年他应得的提成上亿元,可范振喜一分钱都没有要,全部归了村集体。

  一个外地老板曾拿出30万元存折给范振喜,希望按本村内部价承包经营矿点,并许诺挣多少两人平分,被范振喜当场回绝。最终经过公开竞标,这个矿点由村集体和本村14户村民搞了股份合作制经营。

  20多年来,他没在村里报销一分钱医药费,外出也不领补助,每年还主动向村里交纳汽油费、电话费、陪餐费。

  秉持一颗廉洁之心做人做事,范振喜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当村党支部书记28年,他干的事多,得罪的人也多。但是历届选举,即便因病住院不在选举现场,范振喜每次都是全票当选。即便是和他有过摩擦的村民也明白,把村子交给他放心。

  1991年秋天,范振喜为村办企业考察项目时,不小心接触了有毒化学原料,得了白血病,必须做骨髓移植手术,但光押金就得10万元,这对范振喜来说是个天文数字。

  “振喜是个好支书,我们得救他!”乡亲们开始自发捐款。短短五六天时间,全村人凑齐了10万元。同范振喜几年都不说话的二哥,到医院给他捐献了骨髓:“我不认这个亲弟弟,但认这个好支书。”

  乡亲们的帮助,让范振喜在死亡线上挣扎了4个多月后回来了。按照医生嘱咐,范振喜因免疫力低,为避免感染需静养3年。但不到3个月,他就拖着虚弱的身子,戴上洒了酒精的口罩,四处奔走。

  秉持一颗爱心为民,带领百姓走共同富裕路

  范振喜对自己、对干部抠,对村民却很大方。1991年末,村里集体收入还不高,就开始给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两元零花钱。如今,60-70岁之间的老人每月领300元,70岁以上老人每月领500元。

  “这些年我们村走的是一条共同富裕之路。”村民杨国兴介绍说,早在1996年,村里就在全省率先实施了义务教育、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等多项村民福利制度。如今,周台子村民的福利待遇已经增加到10种。

  村民各项税费全部由村集体统一支付;中小学生免费上学,考上高中和大中专院校的,每年奖励1000—4000元;村民住院治病,“新农合”报销后村里再给补助;村民住楼取暖村里给补贴。

  周台子村还着手对村庄实施城镇化改造。从2001年开始,他们用时10年,建设新民居、水上公园、中心广场、村民公园、科技培训中心、老年公寓、卫生院,新修了标准化环村公路。如今,全村600多户村民全部住进新楼房。全村70岁以上老人免费住进老年公寓,实现了护理有专人、生活不便有人帮、家用电器全免费、子女同村不同住。

  物质生活提高了,范振喜又倡导实施包括村民道德、文化、技能、法律素质在内的“素质提升工程”。村里建起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内设千人大礼堂、多媒体培训室和科技培训中心、党团员活动室、图书室、健身房,努力用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健康生活。

  如今,光环下的范振喜,步履走得依然扎实。他正在推动周台子村进行“二次创业”。他说:“尽管我是个病秧子,但只要活一天,我就要为百姓奋斗一天。”

关键词:燕赵楷模,范振喜,拼命书记

责任编辑:纪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