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刻字留名”,还旅游景区一片清风

来源:长城网 作者:芦静 2015-10-11 10:14:13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导语:北京景区竹林成游客刻字重灾区,有人刻长篇游记,调查发现,在北京的景山公园、中山公园、天坛、颐和园、恭王府等多个热门景区,大片竹林成了游客刻字的“重灾区”,甚至有竹林被“刻”得体无完肤,惨不忍睹,甚至有的竹子上被刻上40个名字。

  北京多片竹林被毁容 颐和园惊现泗县游客刻字

  近日,一组名为“蒋学健,蒙山喊你来洗山”的微博在网上热转,事件起因是一名游客在蒙山旅游时,在多座山石上喷涂了“蒋学健”和“宁东君”两个大名。这一不文明的游客行为被曝光后,蒋学健遭到了众多网友的谴责,被喊话要求“回来洗山”。而这一极端事件,也再次引起公众对文明旅游行为的关注。记者就“乱刻乱画”等不文明旅游行为在京城部分景区进行调查。

  有记者调查走访了景山公园、中山公园、天坛公园、颐和园、恭王府等多个热门景区,虽并未发现需要回来洗山的“蒋学健”,但发现了更多人应被叫回来“重建竹林”。孟冠宇、申杰、李子明、郝和倩、陈俏丽、徐波、张宇、郭志鹏、辛世伟……一串接一串的名字,被刻在了众多景区内的竹林里,数量之多堪比“百家姓”。众多景区的大片竹林已成游客刻字的“重灾区”,甚至有竹林被“刻”得体无完肤,惨不忍睹。据景区管理人员介绍,竹林一旦被刻字将永不可能再修复。

  旅游景区频遭“签字留名”,折射了啥?

  丑态百出,目不忍视

  出外旅游到处“签字留名”,其实是丑态百出。难道说你这样一写,就真的成为名人了吗?是不朽了吗?否!一个游客在外留名,是不遵守旅游法规的可耻行为,是让人愤怒的行为。旅游景区是自然的美好风景,信手涂画,等于破坏风景,增添污点。有些游客以为自己留名了,他人不知道,挨骂了也听不到。殊不知,有了网络,发现拍照后上传到网上后,你的签名就会是臭名远扬了。

  旅游是愉快的活动,看到美好的风景赏心悦目,看到不好的现象就会横眉冷对,闷闷不乐。保护自然风景,是每一个游客的应尽义务。遵守旅游秩序,争当文明游客,以高素质的形像展示在社会公众面前,做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用诚信友善来衡量、约束自己的旅游言行。如此,才是最美丽的“签名”,没有后顾之忧。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风景是公共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属于社会宝贵财富,应该保障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人来欣赏观光,不是自己欣赏了就撒手不管了。破坏这样的天然风景,就是破坏他人他乡的经济发展,就是破坏下一代的生存发展条件,于心不忍!(罗立志)

  是种挑衅行为

  “青山留名”也好,“栽赃陷害”也罢,从文明出行的角度讲,这并不重要。关键是,出现的这一挑衅公众视听和公众意愿的行为,其性质却与众不同。一来,将醒目的大字喷在景区的最醒目处,“肇事者”可谓处心积虑、煞费苦心;二来,在国家相关部门三令五申、公众一致声讨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大背景下,如此无视公众感受,实属明目张胆;三来,在国庆这一重大“节点”,客流量超乎平常的情况下,其负面影响显然比平时要大得多。所以说,这一景区胡乱喷画的不文明行为,本身就是一次对公共利益、相关制度规定的严重挑衅。我们相信,事件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相关部门一定会严查这一不文明行为的“肇事者”,让其付出应有的代价。然而,更重要的是,相关部门、机构要对此事进行反思:为什么三令五申的情况下,仍有人“以身试法”?是付出违规成本太低,还是没有触及某些人的痛点?是平时的教育引导没有到位,还是监督监管形同虚设?这些都需要认真反思。

  我们期待,相关部门、机构通过认真反思,找到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的问题实质,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对症下药、辨证施治,从根本上避免类似事件发生,切实赢得旅游景区一片清风。(桑胜高)

  道德缺失的拷问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经过便留下痕迹,已成为很多人潜意识里的行为惯性。这种举动也许只是轻轻一挥笔,给历史带来的却是重重一印记,看似是浅浅一痕,却给国人素质抹上了一道浓重的黑。不管写下的是多么情深意切的豪言壮语,也掩盖不住此种行为最本质的道德缺失。

  每一处古迹都凝聚着古人的智慧,饱含着时代的印迹,是历史年轮留下的最深刻的车辙,他们是无比崇高和神圣的。旅游景点的开放并不代表着国家允许我们肆意妄为,感悟过去才能够展望未来,这也是祖祖辈辈教予我们的真理,历史只有一次,而历史留下的东西也弥足珍贵,它属于祖辈,属于我们,更属于后辈,我们有观赏的权利,更有珍惜的责任。

  每到我国的法定假期,各地的古迹景点必定会成为最主要的人源集聚地,我们欣慰于人们将更多的目光聚集于历史,我们也惶恐于经过那么多人来人往后古迹遗物的面目全非。旅游景点刻字等类似的事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不仅仅是因为如今网络技术的发达,更显露出新时期我国民众对国民素质和国家形象的新期待。(丁佩)

  呼吁国人公共意识的觉醒

  实际上,除了游客自身素质低下的直接因素之外,景区“刻字留名”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还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客观因素。从本质上说,旅游是一种文化活动,是一种审美体验,但各景区在经济利益的驱逐下,过多地强调了景点的旅游价值,大多是娱乐项目、美食节之类的宣传,而忽视了对景点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造就了“中国式旅游”——“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了景点疯狂拍照,回家一问啥也不知道!”从这一点来看,一些游客正是由于对景区相关历史文化的没有更多了解,心里少了对景区设施和文物的一份尊重,也就多了一份景区随意“刻字留名”的不文明之举。要想让“刻字留名”彻底消失,根本在于国人公共意识的觉醒,这是值得我们注意和深思的。

  世界那么大,都想去看看。对鄙陋之举多一份拒绝,世间就会多一份美景。

  (据新华网、荆楚网、齐鲁网、东北新闻网等)

关键词:刻字留名,旅游景区,文明

责任编辑:次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