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秸秆变身“植物炭”走出国门
位于吴桥县的港资企业振华发植物炭有限公司,用棉花秸秆、辣椒秸秆以及树根等原料生产植物炭,曾经令人发愁的秸秆焚烧问题,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而且,他们生产的植物炭,销往瑞典、美国和英国等,赚取了外汇。棉花柴做成“植物炭” 10月10日,在吴桥县于集镇徐王杨村南的振华发植物炭有限公司成品车间,约200吨植物炭经过精美包装,等待发往瑞典。“这些植物炭的原料,是普通的棉花柴、辣椒秸秆以及树根,它们被打碎,烧制成木炭,然后再经过粉碎、成型、烘干、包装等,就成了可以出口赚外汇的植物炭。”公司生产负责人潘盛国说。 据了解,再生资源发展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原来烧制一吨植物炭需要3吨树木,也就是需要消耗大约6棵树,树木资源浪费严重。“我们选择用棉柴等农作物废弃物烧炭,4吨棉柴就能烧1吨炭,而且炭质一点不比木炭差。”潘盛国说,棉柴炭节能环保,使棉柴等农作物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还成功打开了国外市场。 早在2006年,振华发植物炭有限公司就在英国成功注册了“棉柴炭”品牌,与英国第二大超市S a i n s b u r y’s成为合作伙伴,并成功通过了全球市场的木材及木制品F S C认证,成为了全世界第一家拥有“公平贸易”标识的炭球生产商,这些都为棉柴炭产品提高了身价和知名度。在瑞典、美国和英国的很多城市超市里,都有振华发植物炭有限公司生产的炭产品。“像这款带托架、托盘的套装炭产品在国外尤其受欢迎。”潘盛国拿起一款产品自豪地说。 目前,振华发植物炭有限公司员工达80余人,年生产棉柴炭5万吨,消耗棉花柴20万吨,连年成为于集镇的利税大户。 秸秆成农民增收新途径 “过去把棉花柴当柴火烧,烧不完的不是乱堆乱放,就是一把火烧掉。现在可舍不得了,因为棉花柴也能卖钱了。”梁集镇邵庄村村民邵明君告诉记者,去年,他的10亩棉花柴全卖给了振华发植物炭有限公司。 振华发植物炭有限公司门前是偌大的一片场地,公司采购杨春杰告诉记者,这是用来收购秸秆的。“很快又要到收购旺季了,收购季最忙的时候,场地堆得满满的。”杨春杰说,为了节约场地,公司广泛设立收购点,安排技术员前往提供技术服务。收购点就近收购村民的秸秆,经过粉碎、烧制,按照每吨800元的价格卖给振华发植物炭有限公司,利润达到每吨300余元。 梁集镇北徐王村村民李扬投资10多万元,建成一个较大规模的棉柴炭加工点,一年时间就收回了成本。“秸秆做炭不仅为棉农增加了一项收入,也给我们提供了一条致富渠道。”李扬说。 据了解,这样的炭加工点最多时达到60余个,遍布吴桥、东光等地。 再生资源发展前景广 “我父亲是香港人,早先在南方做环保型竹炭生意。我们四个兄弟留学海外,父亲上了岁数,就把企业交给了我们。”振华发植物炭有限公司经理何志明说,公司以前在南方,因为原材料采购遇到瓶颈,开始把目光投向北方。 2005年,他们最终将公司地址定在吴桥县于集镇,当地政府给予很大的支持和帮助。“我们最初的想法,是把这里作为一个收购点。经过一年多的试运行,最终将这里建成了一个加工厂。”潘盛国说,因为吴桥县是产棉大县,有着丰富的秸秆资源,这也是公司的钟情所在。 何志明说,做环保一直是振华发植物炭有限公司坚守的发展理念。一方面,公司回收农作物秸秆做炭产品,将它们转化成对人体、环境无毒害、无污染的绿色再生能源,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和产品利润;另一方面,公司在北京、天津等城市设收购点,将烧烤店、烤鸭店里面的碎炭收集起来,进行精细深加工,把它们变废为宝。 |
关键词:秸秆,植物炭,国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