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娟:我愿为河北艺术体操项目崛起而努力

来源:体育生活报 作者:张月霞 2015-11-30 17:06:25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河北的艺术体操项目崛起于近年来,从之前全省连一名业训队员都没有,到现在不但在国内国际比赛中屡次获得好成绩,还向国家队输送了杨玉清、刘佳慧等一批优秀运动员,这一切,缘于一个人27年来的不懈努力和默默奉献,她就是我省艺术体操队主教练刘亚娟。

  痴心不改逐梦艺术体操

  刘亚娟1966年出生于体育之城保定,她6岁开始在市体校开始体操训练。1977年进入省队,1983年,她参加了第五届全运会,并获得了全能第五名的好成绩。全运会后,她选择了退役,“我的身材比较高,尤其年龄大点以后,感觉训练的时候做动作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所以只好选择了退役。”退役后,仍然放不下体操的她留在了省体操队做教练。

  刘亚娟与艺术体操的接触是在做了体操教练的5年后,1988年,搞艺术体操的王秀荣教练从北京体育大学回到河北,开始组建河北艺术体操队。因为年轻好学,刘亚娟便在有空闲的时候帮着王教练做些工作,如帮队员压腿、盯着队员训练等。一接触这个项目,刘亚娟就喜欢上了,便跟着王教练虚心的从头开始学起,一直到1992年,王秀荣回到北体大。此后,由于各种原因,河北艺术体操队解散了,而刘亚娟则在体操队带出了范晔等一批优秀的体操运动员,但她心里始终放不下艺术体操,2001年的下半年,体操队让刘亚娟负责招收体操业训队员,她就以此为契机,开始开展艺术体操队业训工作。

  “万事开头难”,当时,刘亚娟面临的状态是:一无训练场地,二无队员,器材、服装等都是一无所有。最开始是在省体工大队院里的老武术馆,她争取到了一块场地,高度也不够,地方就那么一小块,但不管怎么说,是有了训练的地方了。有了场地,却没有人,艺术体操项目别说在那时,就是现在都算一个新兴项目,加之省队已经解散这么多年,全省根本没有业训。“干脆我自己做业训吧。”说干就干,刘亚娟是个雷厉风行的人,为了方便训练,她开始在石家庄的小学里面挑选队员。

  披荆斩棘誓造体操沃土

  她先印制了一批宣传单,在小学校里发,然后根据报名情况,再当面挑选。为了让看好的苗子参加业训,她费尽心思,做了非常多的工作,为了打消家长的顾虑,她和家长先交上朋友,让家长信任她。“我有个习惯,在马路上走着,就会习惯性的去看小女孩的两条腿,这是我多年选材养成的‘职业病’。”有一次,她走到超市里,发现了一个小孩外形条件非常符合她的选材条件,她马上上前跟家长搭讪,家长用怀疑的眼光看着我,她赶紧自我介绍,说自己是省队教练,看中了她的孩子。就这样,她又选到一棵好苗子。刘佳慧在小的时候,身材条件不是很好,长相也不是很出众,但是在选材时不多的接触中,刘亚娟看到了她聪明、机敏特点,“从这点看,我就能断定她能练好。”

  喜欢艺术体操这么多年,除了跟王秀荣教练学习,刘亚娟还经常与国家队教练进行学习沟通,并学习了艺术体操项目水平最高的俄罗斯选材标准,根据这些,她制定了河北艺术体操项目的选材标准,依据这个标准去进行选材。正是有了严格的选材标准及独到的眼光,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她选出了一批条件很好的孩子,几年后这些孩子在国家队都占有了重要的地位,也证明了她的选材标准是非常适宜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刘亚娟真的把业训队伍给拉起来了。虽说只是业余训练,但队伍一直练的很专业,动作规范,基础功很扎实,就这样抓苗子,抓普及,练了一年以后,这批孩子居然开始有模有样起来,队伍开始有了初形,于是她和中心商量,组织了一次全省比赛,此后,把年龄稍大点的6名在外省训练的孩子,与参加业训的孩子一起,组建了河北艺术体操队。此后,她更忙碌起来,白天带这几名专业队员训练,下午四点钟以后带业余训练。最多的时候,她带着一百多名业训的孩子训练,每天分三拨,一个半小时一堂课,一直持续到晚上9点多钟她才能回家。训练中,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好的理解,她不停的说,不停的做示范动作,一天下来,她累的都要瘫倒了,但是第二天,她又生龙活虎的站在孩子们面前。

  为了管理好队伍,她几乎是没日没夜的和孩子们在一起。大负荷运转,让她早就患上了心肌炎、心脏早博等疾病,她经常感觉胸闷气喘,但是责任心让她放不下艺术体操,放不下她的这些孩子们。“事业才刚刚起步,孩子们需要这样的教练,需要我全方位的付出,别的我也没多想,就觉得既然做了,就应该尽我所能的把这件事情做好。”

  场地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她,“这么多年来,最让我闹心的不是有多辛苦多累,而是又没地儿训练了。”后来,她想到了一个方法:见缝插针。白天她带着队员在自己的那块小场地做基本功训练,晚上趁体操队不练的时候,刘亚娟带着孩子们去条件好一点的体操馆训练,有时候甚至从晚上七点练到12点,有一段时间,她还在中午借用石家庄市体校训练,也是趁人家业训的队员不用的间隙。 2008年,为备战十运会,她带着队员们来到唐山体校进行训练。孩子们住在学校宿舍,她则在外租房子;2010年,为备战十一运会,她带着队员到霸州训练。借来的训练馆,仅仅是因为场地够大,高度也够,但夏天热冬天冷,条件非常艰苦。夏天最热的时候,馆内的温度达到四五十度,冬天实在太冷没法训练了,就转战到其他地方。此外,邯郸、沧州,也都留下过她们的足迹。

  苦尽甘来事业开花结果

  虽然条件非常艰苦,但是孩子们的训练作风一直很好,这得益于她从训练的第一天起就抓训练作风。“除了中心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我还给队伍制定了非常严格的队规,如熄灯时间、吃饭、训练时间,都有严格的规定。就是从细节抓,让孩子们从一点一滴做起,养成良好的作风。”

  和训练场上的严师不同的是,在场下,刘亚娟却像个慈母一样,她把每个队员都当做是自己的孩子,生活上十分关心照顾,同时,她还非常注重加强对她们的品德教育,让孩子先做好人,再做好事。“都是女孩子,要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信念,就得多进行价值观的教育。”

  坚持不懈的努力,换来的是成绩的突飞猛进,她带领的河北艺术体操队不仅在全国比赛中屡次获得好成绩,队中的尖子队员也陆续进入国家队。2005年,她首次带着孩子们参加了全国比赛,在全国青少年艺术体操锦标赛上,她的队伍获得了集体项目的冠军;此后的江苏十运会,她的队员获得了大团体的第三名;2009年,她带领队员参加了在山东举行的第十届全运会,取得了大团体第六集体第七名的成绩;2013年,她带领队员参加了辽宁十一运会。杨玉清获得了个人全能的铜牌,刘佳慧获个人全能第五名,大团体进入前六名,超额完成了全运会任务。自2002年起,她培养的8名队员还陆续进入了国家队。她也于去年借调到国家队担任教练,同时仍兼任河北艺术体操队主教练。

  目前的河北艺术体操队,年龄结构非常适宜:老队员杨玉清退役后,刘佳慧成为成年组的尖子队员,并代表国家队参加了亚运会、世锦赛,今年9月份的世锦赛上,刘佳慧在个人全能项目以49.941分排名第30位,获得第四替补进决赛的机会,为中国赢得了明年里约奥运会测试赛个人赛资格;2003年出生的栗慧琳是少年组的尖子队员,是全国少年组冠军。此外,还有丁子怡、王子怡等一批优秀队员。

  放眼这一切,刘亚娟的事业可说是已经很成功了,但她看到的是未来。“全省各市的业训虽然逐渐开始普及,但还是暴露出缺亮点,缺乏尖子苗子的问题,虽然现在国家队河北籍队员也不少,但‘精品’还是太少了,这是我特别担心的一个问题。这么多年以来,我抓业训,抓苗子,抓队伍,河北艺术体操从无到有,并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可以说,我积累了很多非常成功的经验。目前的河北艺术体操项目,仍然算是走在崛起的路上,我愿意为河北艺术体操项目真正崛起继续付出努力。”

  人物小传

  刘亚娟:1966年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1977年进入省体操队,1983年退役后在省体操队任教练。1988年,她开始接触艺术体操,此后的27年间,为了这个项目的崛起,她独自一人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培养出杨玉清、刘佳慧等获在国际国内比赛中获得好名次的运动员,并带领队伍屡次在近三届全运会上取得好成绩。

  记者手记:

  在当运动员的十几年里,刘亚娟勤学苦练,认真学习体操技术,当了教练以后,她更是精益求精,不断提高执教水平。自爱上艺术体操,她便立志投身这个项目,近三十年来,她抓业训,抓苗子,抓队伍,使河北艺术体操从无到有,并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体育人勇于拼搏奉献的精神。

关键词:艺术体操,崛起,努力

责任编辑:纪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