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共建保护碧水蓝天 京津冀打造生态环境示范区

来源:长城网 作者:王嘉禾 2016-02-26 14:44:48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导语:几年来,京津冀加强联防联控,不断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领域的合作机制,携手打造生态环境示范区,共同保护碧水蓝天,生态共建的底色日益亮丽。

河北2020年初步建成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长城网记者摄

  京津冀生态建设成果显著

  早春,万物萌动。京津冀三地防治大气污染同时传出好消息,刚刚过去的2015年——

  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2年下降15.8%;

  天津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27.1%;

  河北省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28.7%。

  过去5年,京津冀生态建设实现突破,三地林业部门不仅建立了生态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完善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联防联控机制,还加强了生态建设项目区域合作,累计投入资金6亿元,重点实施了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森林防火基础设施等联防联治项目。其中,在张家口及承德地区官厅水库、密云水库上游,已建成60万亩生态水源保护林。

  一系列专项规划密集推出,京津冀协同治污力度空前

  北京携手张家口举办冬奥会,推动京津冀环境协同治理进入“快车道”。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已经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张家口市力争2022年前崇礼区用能基本使用可再生能源,并逐步在示范区内推广。

  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整体定位中包括“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生态环保被列为率先突破的三大重点领域之一。

  推动三省市协同治污,《规划纲要》明确:到2017年,三地在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到2020年,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到203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两年来,三地完善合作机制 加强治污联动

  成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建立京津冀水污染突发事件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京津冀环境执法联动工作机制。签署《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共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从协同防治大气污染,到保护区域水环境,再到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在协同发展“一张图”总体布局下,三地联防联控力度空前,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为永续发展奠定坚实根基。

  三地携手,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力度空前

  京津冀生态建设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正在建设。京津冀协同防控植物疫情框架协议签署,重大有害生物防控力度正在加强。三地建立重要信息交流通报制度,提升了灾情联合应对能力。2014年底,承德与北京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探索利用市场手段推动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补偿。

河北2020年初步建成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长城网记者摄

  京津冀三地携手打造生态环境示范区

  今年京津冀将携手打造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启动京津保森林湿地群建设,并加大京津冀西北部生态涵养区建设。

  2016年北京将协同构建京津保森林湿地群,以通州马驹桥和大兴新机场周边、地下水严重超采区为重点,完成造林绿化任务1.5万亩,并在房山、大兴、通州、顺义等北京、天津、保定毗邻地区,恢复湿地900公顷,新增湿地500公顷,建设两处湿地公园。北京、廊坊、保定的景观生态林合作项目也将启动,将在廊坊、保定毗邻北京的地区开展重点生态廊道建设和荒山绿化,构建京廊保城市群大规模森林湿地板块。

  京津冀三地跨区建生态屏障

  北京平谷区、天津蓟县、廊坊北三县,一个已经建成的生态合作机制,将分属三省市的三地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据介绍,今后,三地要共同治理泃河及流域周边环境污染,解决向河流倾倒垃圾和排污的问题,将在农村加强污水处理等方面的合作,实现节水治污区域联动,提升区域协同管水治水能力。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几年来,京津冀生态共建实现良好开局。乘着协同发展的东风,生态环境更加美丽的京津冀前景可期!

  (据新华网、河北日报、长城网等综合)

关键词:京津冀,生态环境,示范区

责任编辑:次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