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攻坚如何精准?王海波委员:选对人、做对事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波接受本网记者采访。长城网 张天虎 摄
长城网北京3月6日电(特派记者 张天虎)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时间结点的临近,扶贫攻坚工作逐渐进入深水区,如何科学推进脱贫攻坚,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波认为,征服贫困需解决好两方面问题:一是解决好做事问题;二是解决好用人问题。 “这里说的做事,是从物质方面解决贫困,是变‘输血’为‘造血’。”王海波委员认为,毫无疑问,产业扶贫是首选,但需要注意特色化布局、差异化发展、适量化生产和多元化覆盖。 王海波委员表示,扶贫产业选择要因地制宜,尊重市场规律,避免出现相同地区因产业雷同而导致恶性竞争。“任何产品,不管多么优质,不管当时多么卖钱,都不能简单地算乘法,都不能盲目地扩展规模,都不能超出市场需求。” 另外,从做事上来看,百姓增加收入只是一种致富的表征,更本质的是提升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王海波委员解释说,现在个别地区贫困群众住进了好房子,但是却舍不得花钱,舍不得买肉吃,营养缺乏导致健康水平降低,“老百姓因病致贫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打赢脱贫攻坚战,人是主体,扶贫必须先扶人。在用人方面,王海波委员建议着重做好“配强基层组织”、“做实帮扶力量”、“提升群众自身”、“顺应时代要求”等工作。 王海波委员指出,扶贫工作要高度重视贫困地区干部队伍的建设,特别是要配强乡镇领导干部和村里的干部,尤其是要培养、造就出好的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成员时,需看他们是否有解决深度贫困这类“瓷器活”的“金刚钻”。 与此同时,王海波委员特别指出,发展产业、扶贫扶人是扶贫工作的关键与核心。科学推进脱贫攻坚需要产业的兴旺和人的自强,只有做对事、选对人,才能真正拔掉穷根,摘掉穷帽子,全面完成“十三五”脱贫攻坚任务。 |
关键词:两会,扶贫攻坚,王海波 |